刍狗的相关词语是:土龙刍狗、已陈刍狗、瞽言刍议。
刍狗的拼音是:chú gǒu。注音是:ㄔㄨˊㄍㄡˇ。结构是:刍(上下结构)狗(左右结构)。
刍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点此查看刍狗详细内容】
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刍狗,典故名,典出通行本《道德经》老子第五章,郭店简本《老子》无此句。郭店简本仅有本章中“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文义与通行本同。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在祭祀之前是很受人们重视的祭品,但用过以后即被丢弃。
二、国语辞典
古时用草编结成的狗形,供祭祀用,用完即丢弃。后比喻轻贱无用之物。刍狗[chúgǒu]⒈古时用草编结成的狗形,供祭祀用,用完即丢弃。后比喻轻贱无用之物。引《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周宣传》:「刍狗者,祭神之物。」
三、辞典简编版
古时结草为狗形,以供祭祀之用,用毕则弃之。后借以比喻无用之物。 【造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第五章》)
四、其他释义
1.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魏源本义:'结刍为狗﹐用之祭祀﹐既毕事则弃而践之。'《庄子.天运》:'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陆德明释文引李颐曰:'刍狗﹐结刍为狗﹐巫祝用之。'后因用以喻微贱无用的事物或言论。
五、关于刍狗的成语
六、关于刍狗的诗句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