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狗的简体是:刍狗。
刍狗的拼音是:chú gǒu。注音是:ㄔㄨˊㄍㄡˇ。结构是:刍(上下结构)狗(左右结构)。
刍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刍狗详细内容】
古时结草为狗形,以供祭祀之用,用毕则弃之。后借以比喻无用之物。
二、引证解释
⒈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引《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魏源本义:“結芻爲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庄子·天运》:“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齊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陆德明释文引李颐曰:“芻狗,結芻爲狗,巫祝用之。”后因用以喻微贱无用的事物或言论。晋刘琨。《答卢谌》诗:“如彼龜玉,韞櫝毁諸。芻狗之談,其最得乎?”唐李颀。《裴尹东溪别业》诗:“始知物外情,簪紱同芻狗。”明唐顺之。《读东坡诗戏作》诗:“掃除李杜芻狗語,出入鬼神傀儡門。”康有为《屠梅君侍御谢官归索诗为别敬赋》之六:“雜學與夷學,視儒若芻狗。”
三、综合释义
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魏源本义:“結芻爲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庄子·天运》:“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齊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陆德明释文引李颐曰:“芻狗,結芻爲狗,巫祝用之。”后因用以喻微贱无用的事物或言论。晋刘琨。《答卢谌》诗:“如彼龜玉,韞櫝毁諸。芻狗之談,其最得乎?”唐李颀。《裴尹东溪别业》诗:“始知物外情,簪紱同芻狗。”明唐顺之。《读东坡诗戏作》诗:“掃除李杜芻狗語,出入鬼神傀儡門。”康有为《屠梅君侍御谢官归索诗为别敬赋》之六:“雜學與夷學,視儒若芻狗。”
四、辞典简编版
古时结草为狗形,以供祭祀之用,用毕则弃之。后借以比喻无用之物。 【造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第五章》)
五、关于刍狗的词语
六、关于刍狗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