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恻的拼音是:rén cè。
仁恻的注音是:ㄖㄣˊㄘㄜˋ。结构是:仁(左右结构)恻(左中右结构)。引证解释是:⒈仁爱怜悯。引《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三国志·魏志·陈群传》:“臣父纪以为汉除肉刑而增加笞,本兴仁惻,而死者更众。”《南史·孔琳之传》:“汉文发仁惻之意,伤自新之路莫由,革古创制,号称刑厝。”。网络解释是:仁恻仁恻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réncè,是指仁爱怜悯。综合释义是:仁爱怜悯。《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三国志·魏志·陈群传》:“臣父纪以为汉除肉刑而增加笞,本兴仁惻,而死者更众。”《南史·孔琳之传》:“汉文发仁惻之意,伤自新之路莫由,革古创制,号称刑厝。”。7、网友释义是:仁恻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réncè,是指仁爱怜悯。8、汉语大词典是:仁爱怜悯。《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三国志·魏志·陈群传》:“臣父纪以为汉除肉刑而增加笞,本兴仁恻,而死者更众。”《南史·孔琳之传》:“汉文发仁恻之意,伤自新之路莫由,革古创制,号称刑厝。”。9、其他释义是:1.仁爱怜悯。
仁恻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 【点此查看仁恻详细内容】
⒈仁爱怜悯。引《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三国志·魏志·陈群传》:“臣父纪以为汉除肉刑而增加笞,本兴仁惻,而死者更众。”《南史·孔琳之传》:“汉文发仁惻之意,伤自新之路莫由,革古创制,号称刑厝。”
二、网络解释
仁恻仁恻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réncè,是指仁爱怜悯。
三、综合释义
仁爱怜悯。《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阿母常仁惻,今何更不慈?”《三国志·魏志·陈群传》:“臣父纪以为汉除肉刑而增加笞,本兴仁惻,而死者更众。”《南史·孔琳之传》:“汉文发仁惻之意,伤自新之路莫由,革古创制,号称刑厝。”
四、其他释义
1.仁爱怜悯。
五、关于仁恻的成语
六、关于仁恻的诗句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