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益出生时间:885年。字号:号无相。所处时代:唐代。出生地:浙江余杭。去世时间:958年。主要作品:《睹木平和尚》《金屑眼中翳》《改令·措大吃酒点盐》《题法云寺双桧》《隋堤词·尝忆江都大业秋》等。主要成就:“法眼宗”创始人。
关于文益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文益的诗词 点此查看文益的详细内容
《睹木平和尚》、《改令·措大吃酒点盐》、《金屑眼中翳》、《定西番·苍翠浓阴满院》、《浣溪沙·花榭香红烟景迷》、《赠华山游人》、《浣溪沙·春暮黄莺下砌前》、《女冠子·碧桃红杏》、《何满子·寂寞芳菲暗度》、《浣溪沙·碧玉冠轻袅燕钗》、《题法云寺双桧》、《隋堤词·尝忆江都大业秋》、《何满子·无语残妆澹薄》、《女冠子·修蛾慢脸》、《赠华山游人·曾折松枝为宝栉》、《与琳法师》、《浣溪沙·晚起红房醉欲消》、《酒泉子·钿匣舞鸾》、《浣溪沙·一只横钗坠髻丛》、《酒泉子·闲卧绣帏》。
二、生平
文益(885年~958年),俗姓鲁。七岁出家淳安智通院。廿岁受戒绍兴开元寺,后至育王寺从希觉学律。文益通大乘佛教各宗派,且涉儒家经籍,希觉视之为佛门的子游、子夏。时南方兴禅,文益便南下福州长庆院向慧稜禅师学习。尔后,文益在地藏院,得桂琛禅师点化觉悟佛法,终成一代宗师。
三、史籍记载
文益在地藏院与同行者洪进、休复、绍修等投依桂琛禅师,虔诚参谒,勤奋修学,皆得契悟,成为桂琛的弟子。文益在桂琛的点化下觉悟佛法,终成一代宗师。文益在地藏院得度后,又与众人行历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以西地区),州牧招请文益主持崇寿院,在临州崇寿院弘扬佛法。开堂说法之日,上堂答时,深受众僧诚服。因而四方传开,前来向文益请益受教者甚多,常以千计。文益晚年深受南唐烈祖李升的敬重,先后在金陵(今江苏南京)报恩禅院、清凉寺开堂接众。由于金陵在五代宋初战乱较少,百姓文化水准较高,其思想得到较大范围传播。文益在金陵三坐道场,四方僧俗竞向归之。李升赐号“净慧”。文益禅师宣讲禅要,总以眼为先。他认为万物以识(即认识)为先,而识物者是眼睛。他曾有一首《三界唯心》歌,题标为心,实际指眼。其歌词是: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识唯心,眼声耳色。色不到耳,声何触眼。眼色耳声,万法成办。万法非缘,岂观如幻。大地山河,谁坚谁变。因此,后人称其为“法眼宗”之祖,其所开禅宗法系,因称法眼宗。
四、轶闻
某时,文益遇大雪阻途,经地藏院歇脚。烤火取暖时,该院方丈桂琛禅师便问他:“你去那里”?文益:“只是行脚罢了”。桂琛:“什么是行脚”?文益:“不知道”。桂琛:“不知最亲切”。雪停后,文益辞桂琛,桂琛送他到门口并问:“你曾说三界惟心,万法唯识,现在请告诉我庭下的那块石头是在心内,或是在心外呢”?文益答:“在心内”。桂琛说:“你这位行脚之人,为什么要把这样一块大石头放在心中呢?”这话把文益说得窘极了,他便放下行李,决心留下来,向桂琛讨教。每天他提出新见解时,桂琛都说:“佛法不是这样的”。最后,文益只得对桂琛说:“我已经辞穷理绝了”。桂琛便说:“以佛法来论,一切都是现成的”。听了这话,文益才恍然大悟。“一切现成”一语,后来成为法眼宗徒参禅时的重要“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