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
伪证罪主观上必须来自直接故意。即行为人知道其虚假陈述与案件有重要关系,但为了陷害他人或者隐瞒罪证。
如果行为人不是出于陷害他人的意图或者隐瞒罪证,就不能以伪证罪论处。如果行为人粗心大意,工作不认真;或因知识、业务能力低而得出错误的鉴定结论,记录、翻译,或因错记、漏记、错译、漏译等而无法反映原意,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零六条 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失实,不是有意伪造的,不属于伪造证据。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