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工程项目危机怎么处理

工程项目危机怎么处理

来源:欧得旅游网

工程项目危机管理是一个关键环节,它可以帮助项目组织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根据危机发生的过程,工程项目危机管理可以分为4个阶段:危机因素的识别、危机征兆信息的捕捉、危机的处置、危机后的恢复和总结学习。

1. 危机因素的识别:项目组织应树立危机意识,加强危机来源的识别。根据工程项目的实施内容和生命周期可以把项目分为前期决策、设计、项目施工、项目运行和维护等阶段。不同的阶段涉及到的因素不同,这样的划分有利于危机来源的识别。但由于人认知能力的局限和信息失真现象,真正做好危机来源的识别还有待于危机管理的不断探索和发展。

2. 捕捉危机征兆信息: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尽可能捕捉危机信息。由于工程项目危机来源并不是那么容易识别,所以要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对不断变化的危机征兆进行监测,能在各种信号显示工程项目危机来临之际及时地向项目组织发出警报,提醒项目组织对危机采取行动,尽可能将危机消除在爆发前。要建立能够提供真实可靠信息的信息网络,对工程项目系统的内外环境进行监控。对监测到的信息进行鉴别、分类和分析,使其更有条理、更突出地反映出危机的变化,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类型及其危害程度做出估计。

3. 危机的处置:

(1)制定应急计划:对危机的监测和预防不能保证万无一失,因此,在工程项目各阶段实施前根据其涉及到的不同内容和要素,事先制定出防范和处理危机的计划。应急计划是危机管理的基石,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抗偏差能力,并在危机发生后的使系统迅速恢复功能,并使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一个具有较强实用性的计划,一般包括3部分内容,即主导性总则、针对具体情境的计划和不同管理层次的部门行动计划。应急计划可以使项目参与方做到心中有数,一旦发生危机,可以根据计划从容决策和行动,掌握主动权,对危机迅速做出反映。

(2)应急管理:关系到工程项目的命运,由于危机的不确定性强,危机管理中的事前预防并不能做的很理想。通常所看到的危机管理是在突发事件后矛盾激化才让人们意识到事态的严重,而采取的应急管理。此时,工作重点主要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对工程项目的损害,尽可能地控制危机进一步扩大。

4. 危机后恢复和总结学习:恢复就是从危机状态中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及时地恢复系统正常的运行;及时地采取补救措施,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并尽可能地弥补损失。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总结学习旨在总结经验,接受教训,采取亡羊补牢的措施,减少或防止类似的事件再度发生。危机事件造成的损失和灾难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它的发生却能促使人们反省、总结经验教训、检讨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实践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任何危机的发生都是有根源、有一定规律的。我们只有善于学习总结才能逐步认识危机,使得工程项目的进行更顺利。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