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个人隐私泄露是否违法?

个人隐私泄露是否违法?

来源:欧得旅游网

个人信息保护法缺失,个人信息泄露不应被认定为犯罪。防范个人信息泄露的方法:1.谨防钓鱼网站;2.妥善处理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3.身份证复印件注明用途;4.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5.不在社交平台透露个人信息;6.慎在社交软件中晒照片;7.慎重参加网上调查活动;8.使用无线wifi时设置手动连接。

法律分析

透露个人信息属于违法行为,属于侵犯个人隐私行为。我国尚未制订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如果国家法律、法规或者规章中没有相关的针对公民个人信息收集、管理的单位及工作人员的义务性规定,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也就缺乏了成立本罪的前提性法律义务。因为修正条款要求“违反国家规定”,因此,即便前述存在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严重行为,也不宜将其认定为犯罪。

个人信息泄露的如何进行防范

1、网络购物要谨防钓鱼网站。登录购物网站时要核实网站的域名是否正确,审慎点击商家从即时通讯工具上发送的支付链接,以防陷入钓鱼网站骗局。

2、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对于已经废弃的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一定要妥善处理好。不经意扔掉,可能会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导致个人信息泄漏。

3、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在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要在含有身份信息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用于××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复印完成后要清除复印机缓存。

4、简历只提供必要信息。简历中不要过于详细填写具体信息,尤其是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

5、不在社交平台、群聊中透露个人信息。

6、慎在社交软件中晒照片。晒照片时一定要谨慎,不晒包含个人信息的照片,要通过设置分组来分享照片。

7、慎重参加网上调查活动。参与此类活动前,要选择信誉可靠的网站,认真核验对方的真实情况,不要贸然填写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8、免费wifi易泄露隐私。使用无线wifi登录网银时,可以通过专门的app客户端访问。为了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最好把wifi连接设置为手动。

结语

个人信息的泄露对于个人隐私是一种侵犯,但在我国目前尚未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如果国家法律、法规或者规章中没有相关的义务性规定,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也就缺乏了成立本罪的前提性法律义务。因此,即便存在严重的个人信息出售或提供行为,也不宜将其认定为犯罪。为了防范个人信息泄露,我们应当谨防钓鱼网站、妥善处置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明确身份证复印件的用途、仅提供必要的简历信息、不在社交平台透露个人信息、慎重参加网上调查活动以及谨慎使用免费wifi。保护个人信息,关乎我们每个人的隐私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一章 总 则 第五条 国家采取措施,监测、防御、处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免受攻击、侵入、干扰和破坏,依法惩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和秩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一章 总 则 第十三条 国家支持研究开发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依法惩治利用网络从事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国家制定并不断完善网络安全战略,明确保障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提出重点领域的网络安全政策、工作任务和措施。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