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长尾穿山甲_黑腹穿山甲_背鼓状穿山甲_黑腹长尾穿山甲百科图片_饲养繁殖_雌雄鉴别

长尾穿山甲_黑腹穿山甲_背鼓状穿山甲_黑腹长尾穿山甲百科图片_饲养繁殖_雌雄鉴别

来源:欧得旅游网

长尾穿山甲:别名黑腹穿山甲_背鼓状穿山甲_黑腹长尾穿山甲,为贫齿目、穿山甲科、长尾穿山甲属哺乳动物,原产于非洲西部、中部热带地区。野生于河流两岸、沼泽森林、灌丛、草原、农田,在潮湿的地方挖穴而居。1766年命名。非洲分布较广、数量较多的树栖穿山甲。爪长,尤其是前足中趾爪特长,用以挖掘白蚁类洞穴。雌性通常只产1个后代,断奶前在母亲的尾巴上携带约3个月。2019年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

全球仅存八个穿山甲种类中,尾巴最长、身体最短成员。长尾占总长2/3,适于抓握。地栖性,像同类其他哺乳动物一样,长尾穿山甲具有强壮的弯曲爪,专门用于挖掘蚁巢。尾部有46-47个尾椎,是脊椎动物中的最高纪录。

科目分类:贫齿;生存环境:灌丛;颜色分类:黄色_棕色;性情分类:温和;最大体型:115cm;毛型长度:无毛;寿命年限:20年;适宜温度:26℃±4℃;食物饲料:昆虫

长尾穿山甲形态特征:

头尾总长95-115cm,体长35-45cm,尾长60-70cm,重2-2.5kg。体形狭长,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长,背面略隆起,体表被角质鳞甲。头骨呈筒状,吻尖长,无牙齿而舌甚发达。身体覆盖着大的重叠的鳞片,深棕色,带淡黄色的边缘,形状像朝鲜蓟叶。和亚洲穿山甲不同,鳞片的基地没有毛发。除了脸、喉咙、腹部、内臂和腿以外有鳞片,在尾部的下面有一个小的裸斑块。这个裸露的部分包括一个感觉垫,用于在攀登时寻找搁置。

长尾穿山甲生活习性:

昼伏夜出,栖于洞穴内。白昼常匿居洞中,并用泥土堵塞,傍晚出外觅食。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坚硬的硬壳令猛兽难以咬碎或下咽,当狮子等大型食肉动物试图去咬缩成一团的穿山甲时,穿山甲也会利用肌肉让鳞片进行切割运动,割破敌人的嘴巴,试图吃掉穿山甲的动物会被割成重伤。

长尾穿山甲饲养方法:

食量很大,还能上树去寻食白蚁,上树时用锐爪钩住树干,再用强大的尾抵住或卷住树干。舌细长,能伸缩,带有粘性唾液,觅食时,以灵敏的嗅觉寻找蚁穴,用强健的前肢爪掘开蚁洞,将鼻吻深入洞里,用长舌舔食。主要食物为白蚁,此外也食蚂蚁及其幼虫、蜜蜂、胡蜂和其它昆虫幼虫等。食量很大,一只成年穿山甲的胃,最多可以容纳500克白蚁。

长尾穿山甲雌雄分辨:

雄性略大于雌性。

长尾穿山甲繁殖方式:

夏末秋初发情交配,随之入洞内妊娠,妊娠期约为140天,幼仔通常在11-3月之间出生。分娩与哺育后,翌年初春,幼仔即由母兽携带出洞,有时可见母兽背着幼仔活动,甚至有3只幼仔争先骑到母背上的有趣情景。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