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美马鹿_加拿大马鹿百科图片_饲养繁殖_雌雄鉴别

北美马鹿_加拿大马鹿百科图片_饲养繁殖_雌雄鉴别

来源:欧得旅游网

北美马鹿:别名加拿大马鹿,为偶蹄目、鹿科、鹿属哺乳动物,原产于北美洲西部亚热带至温带地区。野生于海拔3000m以下的开阔林地。1758年命名,共8个亚种。与欧洲马鹿十分相似,曾一直被认定维其亚种。2004年通过DNA检测,认定为不同物种,2015年独立为新物种。自然界天敌有熊、豹、豺、狼、猞猁等猛兽。鹿肉比牛肉和鸡肉更为精瘦、蛋白质含量更高。在亚洲的部分地区,其鹿角与鹿角上的绒毛状皮会被使用于传统医学中。被我国列为2级保护动物(仅限野外种群)。

大型鹿类,因体形似骏马而得名,它的鸣叫是自然界中最有特色的叫声之一。性情机警、奔跑迅速、听觉和嗅觉灵敏,而且体大力强,又有巨角作为武器,常能与捕食者进行搏斗。北美文化十分崇敬加拿大马鹿,并将其作做为心灵上的力量。

科目分类:鹿科;生存环境:丛林;颜色分类:褐色_红色;性情分类:野性;最大体型:220cm;毛型长度:中等;寿命年限:18年;适宜温度:22℃±6℃;食物饲料:植物

北美马鹿形态特征:

体长170-220cm,肩高110-130cm。头与面部较长,颈较长,约占体长1/3,颈下被较长的毛。有眶下腺,耳大,呈圆锥形。鼻端裸露,其两侧和唇部为纯褐色。额部和头顶为深褐色,颊部为浅褐色。颈部较长,四肢也长。蹄子很大,尾巴较短。夏毛短,没有绒毛,通体呈赤褐色。冬毛厚密,有绒毛,毛色灰棕。臀斑较大,呈褐色、黄赭色或白色。成年东北马鹿可能会在夏季外套的背面保留一些橙色斑点,直到它们长大。

北美马鹿生活习性:

集群生活,鹿群由一头雌鹿控制,成员包括雌兽和幼仔,成年雄兽则离群独居,或几只一起结伴活动。清晨和傍晚觅食,白天和夜晚不活动,大部分时间都在反刍。特别喜欢灌丛、草地等环境,不仅有利于隐蔽,而且食物条件和隐蔽条件都比较好。但如果食物比较贫乏,也能在荒漠、芦苇草地及农田等生境活动。雄鹿的角会保留半年以上,一旦鹿角脱落,雄鹿往往会形成单身群体,使它们能够合作抵御捕食者。

北美马鹿饲养方法:

在针叶林、沼泽、白杨阔叶林和针叶阔叶林中生活。反刍动物,有四腔胃,以草、植物、树叶和树皮为食。在夏季,马鹿几乎不断进食,每天消耗4-7kg的植物。夏季以草、莎草和杂草为食,冬季以木本植物为食。最爱吃的食物包括蒲公英、紫菀、鹰草、紫罗兰、三叶草,偶尔也吃蘑菇。常饮水,在多盐的低湿地上舔食,甚至还吃其中的烂泥,夏天有时也到沼泽和浅水中进行水浴。寿命为16-18年。

北美马鹿雌雄分辨:

雄鹿体型较大,成年雄鹿体重约200kg,雌鹿约150kg。角很大,只有雄兽才有角,而且体重越大的个体,角也越大。角最初生长时,外表覆盖着一层绒质,由自身的血液供应给神经。一旦长大,角就会变硬,绒质就会脱落。繁殖季节结束时,蜕去鹿角,来年长出新的鹿角。雌鹿仅在相应部位有隆起的嵴突。角通常6-8个叉,个别可达9-10叉。在基部即生出眉叉,斜向前伸,与主干几乎成直角。小鹿生来就有斑点,这在许多鹿种中很常见,夏末就会失去斑点。

北美马鹿繁殖方式:

3-4岁时性成熟。发情期9-10月,此时雄鹿很少采食,常用蹄子扒土,频繁排尿,用角顶撞树干,将树皮撞破或者折断小树,并且发出吼叫声。初期时叫声不高,多半在夜间,高潮时则日夜大声吼叫。发情期间雄兽之间的争偶格斗也很激烈,几乎日夜争斗不休。取胜的雄兽可以占有多只雌兽,发情期一般持续2-3天,性周期为7-12天。妊娠期225-262天,在灌丛、高草地等隐蔽处生产,每胎通常产1仔。初生的幼仔体毛呈黄褐色,有白色斑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