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斑獛:别名非洲獛_虎斑獛,为食肉目、灵猫科、獛属哺乳动物,原产于亚洲南部,中国(云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等省区)、尼泊尔、印度、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地。野生于海拔2700m以下的丛林、灌丛。1776年命名,共19个亚种。
身形小巧、体型细长、行动迅捷,在美国,也被引进作为宠物饲养。因其半树栖的生活习性,在野外不易被发现。雌雄在会阴部均有发达的芳香腺囊,分泌灵猫香,雄兽产量比雌性多1倍以上,常擦抹在小树桩或石块上作为领地标志。
科目分类:狸科;生存环境:丛林;颜色分类:黑色_灰色;性情分类:野性;最大体型:45cm;毛型长度:中等;寿命年限:11年;适宜温度:22℃±6℃;食物饲料:杂食
大斑獛形态特征:
体长38-45cm,尾长33-38cm,体重0.6-0.8kg。体形纤小,颈部和头部硕长。毛被乳白色到浅黄色,在脊背处有大型深色横带斑,体侧的斑块首尾相连,形成多条平行排列的纵纹。足与狭相似,爪可以全部伸缩。面部狭长,吻鼻部凸出。四肢短小,趾垫发达,爪能伸缩自如。尾呈圆柱状,接近于体长,有8-11道黑色环纹,环问多呈黄白色。全身被黄褐色、柔软而细密的短毛,白头顶沿颈背至肩部有2道黑褐色纵纹,体侧散布大小不一的棕黑色块斑。
大斑獛生活习性:
独居性,喜欢在夜间出来活动,白天则伏在灌丛中休息,捕食的时间一般在清晨和黄昏。动作极为敏捷,在树冠和地面上都能捕食,下树时头下脚上,速度很快。
大斑獛饲养方法:
喜热怕冷,喜湿怕干,是典型的林栖兽类。主要是食肉性,捕食小型陆生和树栖脊椎动物,包括啮齿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蛙类,也捕食无脊椎动物如大型蟑螂。人工饲养不吃水果。在人工饲养情况下,寿命11年。
大斑獛繁殖方式:
在4-10月记发现过幼仔、怀孕和哺乳的雌大斑獛,但还不能确定是否为季节性繁殖。每胎产仔1-3只。4月龄的幼仔体形和成体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