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审怎么读

大审怎么读

来源:欧得旅游网

大审的拼音是:dà shěn。

大审的注音是:ㄉㄚˋㄕㄣˇ。结构是:大(独体结构)审(上下结构)。词语解释是:明代刑制﹐每五年朝廷命司礼太监会同三法司堂上官审理刑狱﹐谓之大审。大审[dàshěn]⒈明代刑制,每五年朝廷命司礼太监会同三法司堂上官审理刑狱,谓之大审。引证解释是:⒈明代刑制,每五年朝廷命司礼太监会同三法司堂上官审理刑狱,谓之大审。引明刘若愚《酌中志·大审平反纪略》:“凡遇丙辛之年,即特勅司礼监掌印太监一员,前往三法司録囚,名曰大审。”《明史·刑法志二》:“成化十七年命司礼太监一员会同三法司堂上官,於大理寺审録,谓之大审。南京则命内守备行之,自此定例,每五年輒大审。”。网络解释是:大审大审,是明朝的会审制度之一,是皇帝定期派出使者,代表皇帝重新审理在押囚犯的制度。7、汉语大词典是:明代刑制,每五年朝廷命司礼太监会同三法司堂上官审理刑狱,谓之大审。明刘若愚《酌中志·大审平反纪略》:“凡遇丙辛之年,即特敕司礼监掌印太监一员,前往三法司录囚,名曰大审。”《明史·刑法志二》:“成化十七年命司礼太监一员会同三法司堂上官,于大理寺审录,谓之大审。南京则命内守备行之,自此定例,每五年辄大审。”。8、英语是:grand judge。9、其他释义是:1.明代刑制﹐每五年朝廷命司礼太监会同三法司堂上官审理刑狱﹐谓之大审。

大审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大审详细内容】

明代刑制﹐每五年朝廷命司礼太监会同三法司堂上官审理刑狱﹐谓之大审。大审[dàshěn]⒈明代刑制,每五年朝廷命司礼太监会同三法司堂上官审理刑狱,谓之大审。

二、网络解释

大审大审,是明朝的会审制度之一,是皇帝定期派出使者,代表皇帝重新审理在押囚犯的制度。

三、综合释义

明代刑制,每五年朝廷命司礼太监会同三法司堂上官审理刑狱,谓之大审。明刘若愚《酌中志·大审平反纪略》:“凡遇丙辛之年,即特勅司礼监掌印太监一员,前往三法司録囚,名曰大审。”《明史·刑法志二》:“成化十七年命司礼太监一员会同三法司堂上官,於大理寺审録,谓之大审。南京则命内守备行之,自此定例,每五年輒大审。”大审[dàshěn]

四、汉语大词典

明代刑制,每五年朝廷命司礼太监会同三法司堂上官审理刑狱,谓之大审。明刘若愚《酌中志·大审平反纪略》:“凡遇丙辛之年,即特敕司礼监掌印太监一员,前往三法司录囚,名曰大审。”《明史·刑法志二》:“成化十七年命司礼太监一员会同三法司堂上官,于大理寺审录,谓之大审。南京则命内守备行之,自此定例,每五年辄大审。”

五、关于大审的成语

傍观者审,当局者迷  谛分审布  揆情审势  明法审令  赏罚分审  审几度势  

六、关于大审的造句

1、新企业所得税法的草案已经提交最高立法机构全国人大审议。

2、中军帐内,气氛很是严肃,赵自安居中而坐,孙礼和几个参将、都统排列两边,看这意思是要开堂大审了,但滑稽的是,审的居然是一个小小的伍长。

3、有些人想看到那些行凶者被带上法庭接受审判,就象二战后的纽伦堡大审判一样。不过,那是胜利者对战败者的审判。

4、注册会计师通过对报表附注的关注有助于其理解报表,并帮助其验证报表的编制是否与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政策相符,还可帮助其确定重大审计风险的领域,从而制定重点关注的审计领域,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5、“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经过党的十七届七中全会一致同意,形成了提交党的十八大审议的党章修正案。

6、党的十七届七中全会讨论并通过了党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八大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定将这两份文件提请党的十八大审议。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大审的详细信息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