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的相关词语是:同质婚与异质婚、质文、怀文抱质。
文质的拼音是:wén zhì。注音是:ㄨㄣˊㄓˋ。结构是:文(独体结构)质(半包围结构)。
文质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文质详细内容】
文华与质朴。文字与质地。
二、引证解释
⒈文华与质朴。引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史有文质,辞有详略。”孔颖达疏:“史文则辞华,史质则辞直,华则多详,直则多略。”《旧唐书·文苑传序》:“殊不知世代有文质,风俗有淳醨。”明冯梦龙《智囊补·上智·使马圉》:“马圉之説诚善,假使出子贡之口,野人仍不从。何则?文质貌殊,其神固已离矣。”姚华《论文后编》:“夫均文质者,莫三百篇若。诗亡而文质分,赵得其质,楚得其文。”⒉文字与质地。引《汉书·食货志下》:“﹝王莽﹞铸作钱布皆用铜,殽以连锡,文质周郭仿汉五銖钱云。”
三、网络解释
文质(儒学理论术语)文质,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它包括“文”与“质”两个方面。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孔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四、释义
1、文华与质朴。2、文字与质地。
五、关于文质的诗词
六、关于文质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