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麻风病患者,一定要及时治疗,这样才会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下面就介绍一下,麻风病怎么治?治愈标准是什么?
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病变在皮肤和周围神经。麻风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是皮疹和神经粗大,而麻风病根据五级分类法,对结核样型麻风、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中间界线类麻风、界线类偏瘤型麻风、瘤型麻风和未定类麻风这六类麻风症状。
麻风病患者会皮肤干燥,肌力减退或瘫痪,面神经支配区域的任何红色斑疹,皮肤上出现i型反应性红色水肿性斑疹,该处神经支配区域感觉迟钝;神经疼痛、神经干粗大。
目前,麻风病的治疗主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利福平(RFP)、氨苯矾(DDS),氯法齐明(B663)等药物进行联合化疗。门诊治疗半年或1年即可完成疗程,效果良好。早期及时治疗可以避免各种麻风病残疾的发生。
当出现并发症时,并发症的处理是:足底慢性溃疡者,注意局部清洁,防止感染,适当休息,必要时须扩创或植皮。畸形者,加强锻炼、理疗、针灸,必要时作矫形手术。
而麻风病的临床治愈标准LL及BB:皮损消失,近一年内神经干无压痛和一年内无麻风反应连续12个月查菌阳性,组织病理无麻风性改变,抗酸染色阴性。TT:皮损消退,近一年内神经干无压痛,感觉恢复或部分恢复。一年内无麻风反应,3个月查菌一次,连继4次阴性,组织病理无麻风性改变。未定类:查菌阳性者与LL同,查菌阴性者与TT同。
总的来说,对于麻风病的治疗,患者朋友要积极配合医生,良好的心态对治疗效果是能起到一定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