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患有近视的人越来越多,经常对着电脑对于眼睛的伤害非常大。所以,当眼睛不舒服的时候我们应该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那么。对于眼科检查你了解多少?你知道哪些相关的检查项目及流程吗?今天,小编就具体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眼科检查方面的知识。
眼科八项检查项目你做到了吗
眼睛的心灵的窗口,所以,我们在平时就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体检时也不能遗忘眼部检查,那么,眼科检查到底检查哪几项呢?不知道的小伙伴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视力及色觉检查
视力检查包含远视力、近视力;如存在屈光不正除裸眼视力外还需要测矫正视力。
(1)远视力检查
一般用标准视力表(需放在光线充足或用人工照明处)或灯箱视力表。要求被检查者距离视力表5m,并使视力表1.0这一行与被检眼处于相同高度,所以被检查者多为坐姿。分别检查两眼,从上至下指出视标开口方向,每个视标指认时间不超过3秒钟,正常远视力标准为1.0。
(2)近视力检查
在充足照明下将标准近视力表放置距眼睛30cm处。分别检查双眼,如患者有屈光不正,可以自行调整距离,并把改变后的距离同视力一同记录,例如Jr1(20cm)。正常近视力为Jr1或1.0。
色觉检查:测试分辨颜色的能力。某些行业或工种要求必须有正常的色觉,这也是就学前体检的必需项目。
外眼部检查
在自然光线下进行,一般顺序为由外向内、先右后左。包括眼睑检查、泪器检查、结膜检查、眼球位置检查、眼眶检查、眼肌检查(有无斜视及隐斜视)、视野检查等。
屈光度检查
有无近视、远视、散光等。分为显然验光和散瞳验光。多数视力低下的患者不是患有某种眼科疾病,而是存在屈光不正,通过正确的屈光矫正可以得到良好的矫正视力,排除了繁多的眼疾检查。
裂隙灯检查
裂隙灯检查需在暗室内进行,在眼科临床上的应用很广泛。通过裂隙灯不仅能使表浅的病变观察得十分清楚,而且深部组织的病变也能清楚地显示:角膜、巩膜、前房、虹膜、瞳孔、晶状体等。
眼压检查
通过眼压计测量:正常眼压为10至21mmHg。
眼睑检查
一般是在自然光线下用望诊和触诊检查。主要观察:
①眼睑有无先天异常,如眼睑缺损、睑裂狭窄、上睑下垂等。
②眼睑皮肤异常,如红、肿、热、痛、皮下气肿、肿块等。
③眼睑的位置异常,如比较双侧睑裂的宽窄,有无睑内外翻。
④睑缘及睫毛异常。
泪器检查:包括泪腺、泪道两部分。检查泪腺区有无肿块,注意泪点位置有无内外翻及闭塞,泪囊区有无红肿、压痛和瘘管,挤压泪囊时有无分泌物自泪点溢出,并通过器械检查泪液的分泌量,泪道是否狭窄及阻塞。
结膜检查:注意结膜的颜色,光滑透明度,有无充血水肿、乳头增生、滤泡、瘢痕、溃疡和新生肿块等。
眼球及眼眶检查:检查时应注意眼球的大小、形状位置和眼球的运动,有无不随意的眼球震颤。
眼球前段检查
包括角膜、巩膜前段、前房、虹膜、瞳孔。
晶体的检查。角膜检查:注意角膜的大小透明度、表面光滑度、新生血管、弯曲度和知觉。
巩膜检查:注意巩膜有无黄染、结节、充血和压痛。
前房检查:注意前房深浅,房水有无混浊、积血、积脓、异物等。
虹膜检查:注意虹膜颜色、纹理,有无新生血管、萎缩、结节、囊肿、粘连,有无虹膜根部离断、缺损、震颤和膨隆现象。
瞳孔检查:注意瞳孔的大小、位置、形状,瞳孔区有无渗出物、机化膜及色素,瞳孔的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近反射是否存在。
晶体检查:注意晶体透明度、位置和晶体是否存在。
眼底检查
有人把眼底称之为机体健康状况的窗口。因为在我们的身体上,除此以外没有一个器官或组织能够如此方便的直接看到血管和神经组织。
眼底检查是检查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疾病的重要方法,需在暗室进行。玻璃体透明的情况下,通过眼底镜可以清晰观察到视神经乳头(即视盘)、视网膜血管、视网膜、黄斑区及脉络膜。这些是眼底的组成部分,就好像组成一张脸的眼、耳、口、鼻一样。
每项检查都有一定的流程,眼科检查同时如此。但是,大部分人对于眼科检查的的流程不太清楚,导致检查时找不到路,不知道先检查哪一项。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眼科检查的流程。
眼科检查流程
第一步:视力检查
主要目的是看黄斑的视功能。一般人认为,视力正常就是指能够看清视力表中的1.5或1.0,而实际上检查视力正常与否的标准是:视力矫正后能否达到标准,即验光配镜后的视力能否达到标准。
矫正视力<0.5,属驾车困难;
矫正视力<0.3,为低视力;
矫正视力<0.05,为盲。
实际上,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况,都有治疗意义,也就是说患者应该到眼科就诊了。
第二步:检查包括眼睑、睫毛、结膜、瞳孔、眼底和眼压等
在做这些检查的时候,体检者一定要配合好医生,因为这些检查只有医生才能动手。若发现一下这些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告诉医生,千万不能忍。
⒈视力障碍
指突然或逐渐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看远(近视)或看近(远视或老视)不清楚;视物形状有改变,变小、变色、变盲、单眼或双眼复视等;视野缩小,眼前有固定或飘动的黑影。
⒉感觉异常
眼睛有刺痛、痒、异物感或畏光、流泪,这些症状被统称为眼部刺激征,常见于角膜炎、眼外伤、急性虹膜炎、青光眼等。
⒊视力下降
包括一过性视力丧失,视力可在24小时内(通常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正常,常见于视盘水肿(数秒,双眼)、一过性缺血发作(数分钟,单眼)、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双眼)、体位性低血压、精神刺激性黑蒙、视网膜中央动脉痉挛、癔症、过度疲劳及偏头痛等疾病。
无眼痛的突然视力下降,往往由视网膜动静脉阻塞、缺血视神经病变、视网膜脱离等疾病引起。白内障、屈光不正、开角型青光眼、慢性视网膜疾病等也会有视力下降,也无眼痛症状。若眼痛的同时,突然视力下降,常见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葡萄膜炎、角膜炎等疾病。
⒋用药情况
许多药物会造成眼部改变,如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安定、抗结核药、心血管系统药物、避孕药及抗疟药物等,故体检者应将自己的用药情况告诉医生。
⒌全身性疾病
眼睛是全身器官中的一部分,许多疾病都可以引起眼睛病变。如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肾脏疾病、血液病、结核病、感染性心内膜炎、维生素缺乏、结节病等。外科方面的颅脑外伤,是最常见的可引起眼睛改变的疾病。
其他疾病,如神经系统的脑血管疾病、脱髓鞘病、脊髓退行性疾病,颅脑肿瘤、炎症,精神病,妇产科的妊娠高血压,口腔科、耳鼻喉科疾病,性传播疾病、遗传代谢性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等,也都可引起眼部病变。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今天为大家介绍的一些关于眼科检查方面的知识,保护眼睛不仅仅是用高级的眼药水就可以的,眼睛出现一些不适的的症状时还是需要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这样才能保证眼睛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