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对财务管理影响
【摘要】本文从新会计准则体系框架结构入手,并以此为基础就新会计准则实施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和编制者影响进行了探讨。在比较新旧会计准则基础上,对深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见解和提议。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差异 比较 财务管理析
序言
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这在会计发展史上含有里程碑式意义。新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实现了和国际会计准则全方面接轨,将促成会计信息重大变革,基于会计信息进行决议财务管理在实务层面也将迎来新挑战和契机。
早在1978年,FASCNO.1就确定了财务会计信息目标是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投资决议需要,决议有用性财务会计开始得到快速发展。中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在财务汇报目标方面强调决议有用性,实务中财务管理较少利用会计信息局面将会改观,会计和财务管理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关系更紧密,会计信息对内部管理决议更有价值。所以,研究新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管理影响,对实务界乃当务之急。
1.会计准则和财务管理相互关系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外部使用者必需取得相关会计信息才能据以做出正确决议。而会计信息生成于企业内部,企业管理当局是会计信息持有者,企业内部管理当局和外部信息使用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所以,会计信息外 这种管制以会计准则形式部使用者有必需对会计信息生成和输出提出管制要求。
表现出来,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选实务时,也必需以会计准则为空间程度。这么,会计准则使企业财务管理实务不仅反应企业内部管理当局意志,而且表现出企业外部利益要求。会计准则和财务管理实务关系关键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会计准则对财务管理实践影响
(l)会计准则利益导向影响。会计准则利益导向是指会计准则关键维护哪一个集团利益。比如,投资者主导型会计准则关键维护投资者利益,纳税主导型会计准则关键维护政府利益等。会计准则利益导向直接影响财务管理实践客观立场。
在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重心准则体系下,企业想经过财务管理实践做出有利于其它团体利益安排是比较困难,而且轻易受到来自监管部门压力甚至阻挠。
(2)会计准则约束程度影响。会计准则约束程度是指准则本身严格程度或弹性大小。因为各国经济政治背景不一样,决定了各国准则约束程度也松紧不一。比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国会计准则,约束程度是以指导 而法国、德国等国准则则强调指令性为主,许可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合适分离;
性和强制性,通常隶属于法律或直接组成法律一部分,
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通常不分离。显然,会计准则约束程度越松国家,企业选择财务管理余地也就越大;而约束程度越紧国家,企业选择财务管理所受到客观限制就越多。中国新会计准则则留给企业较多选择空间。
(3)高质量会计准则有利于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合理选择
葛家澎教授在《美国相关高质量会计准则讨论及其对我们启示》一文中归纳了高质量会计准则特征:①高质量会计准则在理论上应该利用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在全世界范围内基础达成共识那些概念
;②高质量会计准则应该符合全部质量要求,而最关键质量是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公允性和充足披露;③可靠 ④高质性是高质量会计准则最关键属性,公允性和充足披露是可靠性组成部分;量会计准则还应该能够提供新信息;要便于了解,含有可操作性;要正确处理表内确定和表外披露关系;在会计确定和计量方面做出实事求是要求;努力争取和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⑤高质量会计准则在制订过程中严格实施教授和群众相结合,努力争取准则制订过程公开化,民主化,增加透明度,应该吸收多种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代表参与。最终又要经过协商、选择,进行集中。新会计准则正向高质量会计准则前进,
它从术语定义、确定标准计量属性选择和对披露要求相对旧会计准则愈加清楚、明确、易懂严密、完整,有利于企业进行合理财务管理实践。
1.2财务管理实践行为对会计准则影响
(l)财务管理实践是在许可会计标准、会计方法和程序中做出具体选择因为 一些经济业务能够有多个会计处理方法,也即存企业经济业务复杂性和多样化,
在不只一个可供选择财务管理。比如,存货计价,能够有优异先出法、加权平均法、部分计价法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能够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企业在发生某项经济业务时,必需从许可会计标准和会计处理方法中选择出适合本企业特点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必需符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范要求,不许可制订和使用不符合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要求财务管理。
(2)财务管理实践促进会计准则不停优化
经济后果学说提出,使大家愈加关注会计准则及其制订过程公开性、公平性和对财务管理实践约束能力,进而使得会计准则制订过程成为其和财务管理实践不停博弈、不停优化发展过程。一项新会计准则出台,通常来说总会在一定程度 ;
而伴随经济发上优于已经有准则,令企业会计报表愈加有利于相关决议人决议展和会计环境不停改变,管理当局总能发觉新路径来利用财务管理实践为其本身谋利,使会计准则约束机制“失灵”;于是更新更优会计准则将在各利益相关方相互博弈中产生,来替换己“失灵”会计准则。新一轮博弈就要开始了,正如大家对真理追求永无止境,只能无限靠近
而无法达成一样,会计准则也只能在财务管理实践不停博弈过程中发展,逐步靠近于最优化。而也正是因为财务管理实践存在,才使会计准则能够不停优化。
2.新会计准则特点及其对财务管理实务影响
2.1新准则对会计计量属性影响
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公允价值方面较以一前做出很多改善,从而对上市企业会计规范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大增加会计准则可操作性,降低实施过程中随意性,有利于企业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其产生影响关键有:
(l)公允价值将成为利润调整工具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公允价值极有可能成为调整利润工具。以非货币(即实物)交易为例,在过去非货币交易产生收益,只能计入资本公积金,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可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企业利润表。
(2)将对上市房地产企业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引用了公允价值计价模式,深入明确了投资性房
地产后续计量及其信息披露。采取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记账替换成本模式记账行为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在采取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模式)第十二个月,相关企业将会采取追溯调整方法对企业财务进行调整,也就是企业上年度净资产值将会得到较大幅度提升,有利于提升相关企业规模。同时应该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利用公允价值来进行计量。这么,在交换中将产生一定利润。对于投资性地产上市企业因为每十二个月重估地产价值,并以市值反应其账面价值,将直接大幅提升每股净资产,降低市净率同时还会提升企业利润。
(3)利用公允价值对会计计量影响
传统会计计量是建立在历史成本基础上,其仅仅对己发生交易或价值进行计量,很多信息得不到反应。引入公允价值后,立即发生价值也将计入会计信息内,不过因为历史成本标准真实性使得其不能够退出会计历史舞台。
这么,历史成本标准和公允价值还要长久共存下去。形成双计量局面。
(4)公允价值应用对会计概念影响
现行会计对“资产”、“负债”等会计基础概念定义是针对过去交易或事项结 对于传统果进行定义。
而公允价值将未来发生交易或事项也列入了企业资产中,意义上“资产”概念产生了冲击,所以传统意义“资产”概念必需改变。
(5)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影响
“公允价值,,对会计信息影响,关键表现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两项新准则中。公允价值将立即发生价值也计入到会计信息中,这么对于会计信息将产生很大改变。
2、2新准则对存货管理措施影响
原准则许可采取后进先出法,采取这种方法,本期销售发出成本是按后购入存货价格作为计算依据,这么数据靠近于市价,比较符合配比标准,由此得到利润也靠近实际,能够比较真实地反应企业现行赢利水平,便于合适地解释、评价和估计企业经营结果1。不过,因为后进存货成本先结转,期末存货计价不能反
1周钰芳《新旧存货准则评价方法变动及其影响》,《商场现代化》,/7
应真实情况,会使存货成本出现低估现象,而且也为人为地调整利润提供了机会。新存货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是传统会计模式下消除物价变动影响一个存货计价方法,这种方法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和优异先出法相比,后进先出法成本流和实务流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一致,而优异先出法下期末存货价值更含有价值相关性。在物价上升及企业连续发展情况下,相对来说,优异先出法会调低当期销货成本,调高利润和资产,从而调低存货周转率,调高流动比率和净资产酬劳率。若物价连续下跌,则会带来相反结果。
2、3新准则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影响
以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后冲回一直是一些上市企业热衷秘密游戏。常见操 :其一,在当年大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使得今年大幅亏损),下年作手法有两种
冲回,从而做出下年扭亏为盈财务报表,以避免退市
;其二,选择某十二个月超大额计提,其后几年缓慢冲回,制造业绩小幅稳定攀升财务报表,操纵利润;其三,在赢利较大年度,大幅度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隐藏利润,增加当年费用,降低当年利润,待明年度盈利下降时,再利用转回手段增加利润。新会计准则要求,在计提跌价准备后将不能冲回,只能在处理相关资产后再进行会计处理,即表现收益。这么,利用计提手法调整利润将越来越难。
2、4新准则对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影响
在相同经营情况下,财务会计汇报上列示经营结果必将和实施前产生显著差异2。过去《借款费用》准则将资本化范围限定于使用专门借款购建固定资产。而新准则把符合资本化条件扩大到“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购建或生产活动才能达成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资产,包含固定资产和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购建或生产活动才能达成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存货、投资性房产等”。企业假如存在较多除专 现在门借款购建固定资产以外这类资产产生借款利息,过去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按新准则要求要给予资本化计入资产价值,这就会大幅度调高借款当年利润和资产、权益,调低资产负债率,调高净资产酬劳率。所以,比如房地产企业在实施
2李群《浅析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对经营结果列示和计量影响》,《财经纵横》,/6
新准则后,它各项财务指标全部会较以前有很大改观。
2、5新准则对所得税影响
新准则引入了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消了中国以前绝大多数上市企业使用应
付税款法。应付税款法和资产负表债务法最本质区分就在于对临时性差异处理上。
前者将临时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金额全部在当期利润中给予确定,以后者则将临
时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金额递延到以后各期。假如企业存在较多可抵扣临时性差
异,按应付税款法处理就要全部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而根据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其影响金额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这就会造成临时性差异发生当期利润和
权益增加和差异转回时利润和权益降低;反之,若企业存在较多应纳税临时性差
异,采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会造成差异发生当期利润和权益降低而差异转回时利
润和权益增加。
2、6新准则对合并报表影响。
新准则对合并会计报表质量和正确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更深层次剥去关
联交易对合并报表带来影响,深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同时也会增加企业财务成
本。母子企业、各子企业之间交易频繁,尤其是制造业和商品流通企业,往来业
务很多。根据新准则要求子企业所采取会计政策和母企业不一致,应该根据母企
业会计政策对子企业财务报表进行调整;或要求子企业根据母企业会计政策另行
编制财务报表。同时取消了当子企业和母企业所要求会计政策差异不大,而且对
财务情况和经营结果影响不大时,可直接利用子企业会计报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要求,在加上特殊行业等,只要在控制范围内也应并入合并范围要求,鉴于现在
不少集团企业内部包含多行业情况,合并会计报表深入增加。
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基础合并理论己发生改变,从侧重母企业理论转
为侧重实体理论。合并报表范围确实定更关注实质性控制,母企业对全部能控制
子企业均需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考虑股权百分比。全部者权益为负数子企业,
只要是连续经营,也应纳入合并范围。这一变革,将对上市企业合并报表利润产
生较大影响。新准则使得母企业必需负担全部者权益为负企业债务,并会使部分
隐藏或有债务显现,和此同时,新准则也能够预防部分经过关联交易调整利润手
段。3
3.新准则下企业财务管理实践对策提议
新准则之所以做出以上变动,目标是为了愈加好地向财务会计汇报使用者提供经营结果信息,尽可能真实地反应企业财务情况,从而帮助汇报使用者做出正 新准则采取会改变现在上市企业财务报表报出标准,进而有可能使上市确决议。
企业利润在短期内发生较大改变。所以作为汇报使用者,应分析新准则对财务汇报影响并正确了解汇报中所含信息。
3、1要关注上市企业采取新准则体系后带来利润波动
深入分析变动原因,判定报表项目标异常变动是否是因为要进行纵向比较,
采取新准则造成。如财务情况恶化企业利润大幅增加是否是因为债务豁免产生大额营业外收入造成,高科技企业利润大幅下降很可能是将后进先出法改为优异先出法造成,借款金额较大企业利润提升很可能是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扩大引发。
如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不然后还要注意横向比较,
一样,肯定会造成不一样结果。只有因地制宜地深入分析财务比率变动原因,充足考虑可能影响财务比率环境原因,才能为决议提供更具体相关和有用信息。
3、2新准则存在对报表编制者有利而对报表使用者不利影响
首先,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恢复使用公允价值,即使需要判定交易是否含有商业实质,但因为信息不对称、判定客观性较弱,为报表编制者提供了利用公允价值制造虚假利润机会。其次,债务重组恢复了“重组收益”进入利润表资格,又给利润表带来“虚假繁荣”机会。再次,投资性房地产计量引入公允价值计价模式(期末依据公允价值改变调整账面价值,
差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在公允价值不公允情况下,为企业调整利润留下了空间。
3、3相关性和可靠性权衡
新会计准则强调可比性,而旧会计准则强调真实性,完整性。广义上说,就是新会计准则强调财务报表对外提供会计信息有用性,确保同一企业不一样期间
3余姗姗.对新会计准则中扩大会计信息披露思索.江西金融职员大学学报.,19
和同一期间不一样企业财务报表相互可比,而旧会计准则强调财务报表对外提供会计信息可靠性。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关系一直备受关注。笔者认为,相关性和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基础质量特征是互为基础,缺一不可。失去可靠性相关性信 没有相关性可靠性信息,对投资者而言也只是无用信息,只会误导投资者决议
;息,所以,相关性和可靠性是相同关键。当相关性和可靠性不能同时兼顾时,应该依据经济环境和投资者需求来决定偏重于哪一方。
3、4要尤其重视公允价值对财务汇报影响
要分析企业采取公允价值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利用公允价值调整利润情况。同时关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营业利润中所占比重,以分析企业主营业务赢利能力。
3、5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列报
新会计准则要求,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指一项资产在取得以后后续计量中采取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时,期末资产账面价值和其公允价值之间差额。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新会计准则新增一个利润表列报项目,投资性房地产和金融工具等采取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资产期末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差额全部要计入该项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反应了资产在持有期间因公
允价值变动而产生损益。而在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资产在持有期间因 列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而产生未实现收益不给予确定。
笔者认为,关键是基于以下三个目标:首先,改善财务报表收益信息质量,提升会计报表信息透明度。其次,为财务报表各部分协调一致提供一个有效方法。再次,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基础上,为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而提出。
3、6区分不一样企业按不一样标准进行财务分析
现在新准则和老准则、老制度并行,会计制度还未完全统一。以后上市企业全部采取新准则,而其它企业大部分还是使用老准则和制度,所以财务汇报使用者既要熟悉老制度又要了解新准则。
3、7加强对报表附注阅读
新准则对会计报表附注编制要求愈加严格和全方面。所以加强对报表附注阅
读将有利于财务汇报使用者对企业财务情况了解和分析。如,新会计准则简化了
利润表单列项目,要求直接列报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而不再区分主营业务收入和
其它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和其它业务成本。笔者认为,即使目前企业经营呈
多元化特点,但这种简化列报不能满足报表使用者需求,而且可能掩盖一些企业
利润操纵行为,间接粉饰企业经营业绩,最终误导投资者决议。
所以,提议将企业经营业务和其它业务在报表附注中具体披露,或以附表形
式披露,具体能够包含经营业务和其它业务种类、金额、各自占利润总额百分比
和上期同比情况。经过这些信息披露,即使部分企业能够保持盈利,投资者也能
够觉察出这些企业关键依靠非经营性业务来保持盈利或企业各期经营业务不正
常频繁改变,从而做出正确决议。
参考文件
[1]李峥《从信贷评审角度看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分析影响》,《金融论
坛》,/2
[2]裘宗舜《财务报表组成及列报要求—和国际会计准则比较》,《财会月
刊(理论)》,/3
[3]郑庆华,赵耀《新旧会计准则差异比较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
[4]周钰芳《新旧存货准则评价方法变动及其影响》,《商场现代化》,/7
[5]李群《浅析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对经营结果列示和计量影响》,《财经
纵横》,/6
[6]丁秀梅《谈实施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情况影响》,《会计之友》,/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