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六年级网课家长会家长发言稿 篇14

六年级网课家长会家长发言稿 篇14

来源:欧得旅游网

  我女儿快三岁了, 她越来越粘我,平时只要我在家,做什么事情都要找妈妈,我根本不能做自己的事。出门在外,女儿也总是让我抱,见到别人,就躲在我怀里,紧拉着我的手不放。女儿还很任性,提出的要求不满足就大哭大闹,为此,我深感苦恼。

  婴幼儿和母亲之间温暖、亲密、连续不断的关系,是宝宝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的重要源泉。

  儿童在三四岁之前,与母亲的依恋最为强烈,这种依恋感来自于强烈的安全需要,适度依恋是宝宝发展正常的表现。宝宝的“依恋”只是其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随着其年龄的增长,他会成长为一个有自信心、性的人。父母不可在这个成长过程中以任何粗暴、武断的方式来对待宝宝,使宝宝失去安全感。

  有的父母心情好时,能够耐心地被孩子“粘”;心情不好时就把孩子一把推开,这种前后不一致的态度,容易使孩子无所适从,这样做反而会增强孩子的“粘性”。当然,太粘人的宝宝往往不够自信,做什么事情都担心自己做不好,自理能力也受影响。

  针对这种较粘人的宝宝,父母的教养态度非常关键。该怎么做啊?

  1、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多进行家庭间的情感交流

  家长与孩子间的情感交流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只是一味给他玩具玩,那么他只会觉得你是“物质供给站”而粘着你,这是不健康的“粘”;但如果你与他进行的是情感上的交流,他就会从心底里感到安全,他有什么事情也会跑来跟你说,这是安全的依恋,健康的“粘”。所以家长要经常微笑地与孩子交流,不能强行推开粘人宝宝,以免伤害平时建立起的良好亲子关系。

  2、运用良好的教育方式,逐渐培养孩子的意识

  其实宝宝是否粘人,粘人的程度如何,与父母运用的教育方式是有很大关系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得好,宝宝性自然强。首先,要把孩子当大人相处。当孩子有不当需求或无理哭闹时,不要立马跑过去满足他的所有需求,而是等一会让他安静下来后,再慢慢跟他讲明你的意思并鼓励他,说他是大人了可以理解妈妈了等等,慢慢地他就会真的理解你、信任你了;其次,转移宝宝注意力。当你需要离开他时,你可以叫其他小朋友跟他一起玩,当他与小朋友玩得高兴时,你就可以告诉他“妈妈有事去了,等我办完事回来再跟你一起玩”。形成习惯了,他就会知道,妈妈总会有一段时间要办事,她离开我也只是暂时的,等时间一到,她就会回来陪我了;第三,当你回家可以陪孩子时,你也可以跟他说“你看,妈妈没有骗你,妈妈回来了吧,现在我们一起玩吧”。这样他就会觉得妈妈是信守承诺的,以后你再要离开,他也不怕你会丢下他不管了。

  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每当我们踏入宝安官田这一方教育的沃土,就会倍感温馨和亲切。在宝安官田这样一个和谐、仁爱、洁净、美丽的校园里,每天都会有令人感动的故事在上演。故事的主人公除了有我们敬爱的师长、亲爱的同学们外,还有一类人群我们我们会永远记取,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家长朋友!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学校的家长教师联合会成立了,转眼间,这一新生事物步履蹒跚,在各位家长和全体老师的关爱下走了过来。回顾走过的历程,我们心存感激!

  大家知道吗?其实在国外和港澳地区,“家长义工”很是普遍,他们帮老师批作业、协助老师指导学生做课外拓展活动、到图书馆整理书籍、参与学校进行大型活动的管理等等……其实教育绝不是学校一方的事情,没有家庭教育介入的学校教育,只能是残缺的教育,不利于孩子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为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为了同学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的家长朋友们要不怕日晒、不畏风雨、不顾疲惫,甚至早出晚归,轮流守岗,不能间断!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爱心岗”上默默无闻、辛勤耕耘!

  家长们,你们来自各行各业,人力资源丰富,如能把这个丰富的资源好好利用,对学校是一笔可贵的财富,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的善事。但我们在这方面都没有工作经验和可参考的模式。所以,我恳请在座各位为孩子成长、为学校发展继续出大力气,下真功夫,多提宝贵意见。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我校德育教育的园地上,家长义工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相信,随着学校对家长义工服务职能的拓宽与延伸,家长义工在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和各项活动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家长们,我们很抱歉未能给你们特殊的权力,反而给了你们这么多的压力;你们花时间、耗精力,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添砖加瓦,学校没有能力给你们任何回报。但我相信,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将是我们最大的动力,给孩子以冲天的翅膀,是我们最希望得到的回报。再一次感谢各位家长义工为学校所付出的实际努力!谢谢!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