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那段岁月作文
支教教师:用爱填满灾区学生的心房
不久前,乐山七中英语教师曾昆还给辑庆镇中学一名叫冷华的学生的家长打电话,关心冷华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商量冷华初中毕业后就读职业技术学校的事情。这名叫冷华的同学,从小失去了母爱、家庭非常贫困,因而得到了曾昆特别的关爱。曾昆和这个家庭一直保持联系至今,并持续不断提供帮助。不过最让曾昆遗憾的是,因为冷华家庭太过困难,至今也未能住进新房,“很惭愧,虽然为他们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始终有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希望能有更多的好心人来帮他们一把。”
曾昆不仅课上得好,而且怀一颗大爱之心,一直有到边远、贫困地区支教的想法。地震以后,正当她准备以志愿者的身份到地震破坏最严重的北川中学教书之际,一个消息让她改变了决定:乐山市教育局正组织全市优秀教师志愿者到乐山对口支援的辑庆镇中学支教。得知此消息时,报名时间已过,曾昆当时还颇费了一番周折,才实现了此次支教愿望。在辑庆镇支教一年,曾昆得到了3个称谓:在课堂上,同学们叫“曾老师”;课堂下,大家都叫她“曾妈”、“昆姐”。这不仅是曾昆与同学们沟通无障碍的见证,更是她与同学们血脉相连、心心相印的生动写照。在去灾区支教前,曾昆的手在运动时受伤,因为没时间治疗而一直拖着,疼痛时轻时重,但她始终咬牙挺着,并带病坚持为孩子们上课。“老师,你的手冰凉,我给你暖暖吧。”一个叫肖毅的同学实在看不下去了,课间休息时带头用自己的小手去暖曾老师的手。在他的带领下,全班同学都来帮老师暖手,这一举动让曾昆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而这个“小手暖大手”的故事至今仍在辑庆镇中学广为流传。
乐山先后派出了12名优秀教师到辑庆镇中学支教。把课教好,把孩子们的成绩带上去,是支教老师的第一目标。在辑庆镇中学的板房教室里,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活动,组织公开示范课,传递新课改中的新教学理念,培养带动了一大批年轻教师,并利用休息时间搞好学生家访工作,受到学校和师生的高度赞扬。
当然,他们并不满足于此,由于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并不宽裕,加上受地震影响,更是雪上加霜。支教教师们把学生视同自己的子女,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在课余时间组织丰富的活动,与孩子们交心谈心,引导他们忘记地震灾难造成的伤痛,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他们还竭力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通过各种途径、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这些孩子。作为支教人员之一,曾昆刚来到学校的时候,发现发现学校体育器材奇缺,她就和其他老师一起动手,自己制作教具,并积极反映与热心呼吁。很快,乐山市体育局捐赠了篮球架、乒乓球桌、训练垫、排球、羽毛球等500多件体育器材,市中区教育局向辑庆镇中学捐赠棉被160床、衣服160套及册图书,可把学生们高兴坏了。“说实在话,这批支教教师都很优秀,她们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同事、领导的认可。”辑庆镇中学负责人陈俊告诉记者。
支医医生:为灾区人民送去安康
没有村卫生站,村民就医原本就比较困难,加上地震后大量人员受伤,以及大灾之后艰巨的防疫任务,使辑庆人民对医疗卫生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因此我们不难想象,乐山派出的8名支医人员肩上担子的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