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形胜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指指泣音,妃子血滴,积恨幽生。伤者以心为上,无形胜残身。
2、形胜之变,与天地相敝而不穷。
3、其典型表现便是书院寺观座落的山川形胜之处,通常是风水上良好的“藏风”、“聚气”之地。
4、被山带河,据形胜之要,无异平添十万大军。
5、《舆地记胜》曾有记载,隆阜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冠冕一群之形胜,而襟带千里之山川。
6、观庙之形胜,北枕孤峰,涑水之波涛绕于后;南对条山,鹾海之盐花献于前。
7、这里群山环抱,形胜优越,气候绝佳,山水兼有北雄南秀之美。
8、物至极而形胜衰,人至尚则德愈稀。
9、古时魏收任齐州太守时登舜山眺曰“山川沃壤,衿带形胜,天下名州不能过此”。
10、处士南阳冯亮有巧思,魏主使与河南尹甄琛、沙门统僧暹择嵩山形胜之地,立闲居寺,极岩壑土木之美。
11、察既居形胜之地,折节下士,树恩百姓,勇侠之士多附之,境内称治。
12、屯昌县地表形胜秀丽,高山湖泊瑰奇,动植物珍稀,人文景观独特。
13、头枕燕山,左有九山顶山,右有东灵山,为两耳插天,内有二十八星宿护龙,大都形胜之地。
14、旅顺口,扼要之所,口门严实,山列叠嶂,进可战,退可守,实乃形胜之地。
15、据郏县志载,苏轼“尝爱郏山形胜类其乡,遂有终焉之志。
16、这鼎上刻着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周身萦绕着黑、灰、白、红、黄、青、紫七色光芒。
17、其上所刻桥联,概括地描述了当地的地理形胜、风土人情、交通水利等。
18、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
19、灵州处黄河与浦洛河流交汇处,据形胜之地,方圆千里,有山河作为其天然屏障,易守难攻。
20、形胜,以楚越之竹书之而不足。
21、据河南郏县县志记载,苏轼生前多次路过此地,“尝爱郏山形胜类其乡,遂有终焉之志。
22、且晋阳形胜之地,帝王由此而兴。
23、当是时,关中是天下形胜之地,要是关中一失,华夏必危,正因为如此,汉武帝才采取了先断右臂,扫出外围,逐步压缩,从战略上孤立匈奴的策略。
24、何况北京这么一座雄伟之城,宫殿巍峨,形胜之地,一旦毁于战火,总需重建,岂非又是劳民伤财!
25、金陵虎踞龙蟠,山川形胜,被称为千古帝王之州,但实质上却是帝王绝命之地。
26、关中形胜之地,而以弱才小儿守之,非经远之规也。
27、会稽山,东南形胜,蜿蜒几百里,满山箭竹苍翠,一望无垠。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