堠子的基础解释是:古时筑在路旁用以分界或计里数的土坛。
堠子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堠子详细内容】
古时筑在路旁用以分界或计里数的土坛。每五里筑单堠,十里筑双堠。唐罗隐有《堠子》诗。堠子[hòuzǐ]⒈古时筑在路旁用以分界或计里数的土坛。每五里筑单堠,十里筑双堠。唐罗隐有《堠子》诗。
二、引证解释
⒈古时筑在路旁用以分界或计里数的土坛。每五里筑单堠,十里筑双堠。引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吴僧《钱塘白塔院诗》曰:‘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余谓分界堠子语也。”元张国宝《罗李郎》第三折:“出陈州五里巴堠子,无明夜到京师。”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二:“宋谚:‘馋如鷂子,懒如堠子。’”
三、综合释义
古时筑在路旁用以分界或计里数的土坛。每五里筑单堠,十里筑双堠。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吴僧《钱塘白塔院诗》曰:‘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余谓分界堠子语也。”元张国宝《罗李郎》第三折:“出陈州五里巴堠子,无明夜到京师。”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二:“宋谚:‘馋如鷂子,懒如堠子。’”堠子[hòuzǐ]每五里筑单堠,十里筑双堠。唐罗隐有《堠子》诗。
四、汉语大词典
古时筑在路旁用以分界或计里数的土坛。每五里筑单堠,十里筑双堠。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吴僧《钱塘白塔院诗》曰:‘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余谓分界堠子语也。”元张国宝《罗李郎》第三折:“出陈州五里巴堠子,无明夜到京师。”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二:“宋谚:‘馋如鹞子,懒如堠子。’”
五、关于堠子的词语
六、关于堠子的诗句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