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课过程中,我认真聆听了陆老师执教的《荷叶圆圆》,收获很大。下面我就谈谈这堂课给我的启发:
一、教学成功之处
1、趣味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出示几个圆形,以变魔术的方式引出本节课题,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这个环节引人思考且生动有趣,在低年级学生接受范围内,快速走进课文。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程度提高,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生活中识字,学以致用。
利用周围熟悉的环境及交通标志,使得孤零零的生字与生活相结合,拉近了学生与知识的距离,更易识记,引导学生注意运用。
3、成功调动感官,使得学生发展更全面。
低年级的学生最容易对单一的文字感到乏味,如何调动学生身心投入是设计课堂活动的重点。最后一个环节,将课文以歌曲的形式呈现,更能发挥陶冶情操,感受文章优美的作用。文字、音乐、图片、舞蹈和谐适时在课文中呈现,长期来看,也使得学生眼界更开阔,在规律下学会创新。
二、教学建议:
1、在朗读中,学生对课文的体验和感受是存在着差异的。因此,在朗读时,不应该要求一致,应该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语气、语调和情感处理的方式。还有,学生有唱读现象,平时多注意朗读的指导!
2、这节课的设计生动活泼,若教师能在语言和肢体上进一步优化,一定可以使得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达到更好的预期效果。
三、我的收获:
1、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师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交流和表现。运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因此,我认为从课的目标确定、学习方式、学习手段的选择都突出了主体性教学,内容符合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并具有创造性、教学具有开放性。
2、教学设计趣味合理化
教师通过生动的课件使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表现出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精神,目的是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升华。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与引导中学会在新的情境中探索发现问题。
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与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文中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化认识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