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矿井水文地质概况
区内地形平缓,海拔标高141~110m,相对高度31m。区内为风积砂掩盖地区,地表水体为汤泥河和坨间沼泽地,可采煤层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含水层、白垩系中部砂砾岩含水层段、白垩系底部及侏罗系直接充水含水层。第四系含水层,含水丰富,CK1号钻孔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为2.518L/s·m,下部均有平均厚度238.0m白垩系泥岩、粉砂岩、细砂岩隔水层,属间接充水层,对矿井深部开采无直接影响;白垩系中部砂砾岩含水层段,据23-3钻孔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为0.0487L/s·m。因该层下部有平均厚度为112.04m的泥岩、粉砂岩、细砂岩相隔,为间接充水含水层,对井田深部开采无直接影响;白垩系底部及侏罗系直接充水含水层由泥质胶结的粗砂岩、砾岩组成,煤层顶、底板含水层据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为0.000058~0.00703L/s·m,为井田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矿井涌水量正常涌水量98.5m3/h,最大涌水量132 m3/h。
二、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井田内白垩系底部及侏罗系直接充含水层均为泥质胶结的砂砾岩、砾岩组成,含水透水性很弱。
1、煤层顶板含水层根据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为0.000058~0.00703L/s.m。
2、煤层底板含水层根据14-2孔抽水资料;单位涌水量为0.00118L/s.m。从水质分析来看矿化度较高,说明本区底板充水含水层地下水外排不畅。
3、井田及周边无其他矿井,本矿井北翼一阶段的采空区均已压严压实。
三、矿井涌水量的构成
根据设计,矿井正常涌水量130m3/h,最大涌水量170m3/h。现在矿井实际最大涌水量为118m3/h,主要来自主、副井筒淋水,采区工作面机械的冷却水,水量小, 北翼其他巷道基本无水,南翼开拓大巷局部涌水。因此,矿井突水的可能性不大。
四、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简单。
五、成立矿井防治水领导小组
组长:刘守杰
副组长:孙文学
成 员:赵国华 唐晓华 张万生 姜长富 王殿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