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省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的正确指导和东方市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的直接领导下,本工作室按照《特级教师工作室工作章程》,依据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和持续性,积极开展专业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进行支边送教和教研下乡等教学实践,建立工作室博客交流网站,以名师与培养对象的交流互动,进行专业引领和跟踪指导。争取在培养周期(2年)内,打造一支专业理论性强,教育技能优良的学科带头人,为实现东方教育均衡发展多做贡献。现结合本室工作实际,特制订x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xx省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x年工作要点》为指导,贯彻落实《特级教师工作室章程》,工作重心下移,面向边远农村学校,从理论到实践,以教研促教学,发挥教研的培训功能和辐射功能,培养合格师资,促进教育均衡,提升教育质量。
二、主要工作项目及要点
1、坚持专业理论学习,夯实专业素养
以培养对象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习。从今年起,工作室开设4门课程,给每位培养对象购买4种专业书籍、杂志作为学习课程,以每个月的第一个周的周五下午第三、第四节课为学习时间,集中学习方式是以专题引领的形式,以提高专业技能的某个专题,进行系统、全面、深刻的解读,定好中心发言人,课后写好“学后体会”(笔记本上),以此当作作业存档。
2、参加课堂评比、观摩,进行优质课例引领
组织工作室培养对象,参与省、市青年数学教师课堂评比与观摩活动,为学员搭建专业成长平台,赋予培养对象磨练、展示的时机,并注重课后的相互交流,为培养对象创造发表意见、参与评课、议课的学习机会,在评比选优的过程中,积极主动、锐意进取。
3、参与支边送教活动,在实践中迅速发展
本学年,本工作室计划与市教研室联手,对大田、东河、板桥、三家、四更、感城中学和第二思源实验学校进行支边送教活动,每次送课两节,课后进行“磨”课、研讨,每个培养对象就是活动的中心发言人,注意从实践中提升。
4、教研下乡,以农村常态课堂为重点研究的着手点
本工作室的工作中心下移,以农村课堂教学的常态课为把手进行课题研究,主要研究农村学校的传统的“讲授法”的灵活运用。本学年,计划以感城中学、东河中学的课堂作为教学研究的出发点,争取在研究活动中,不断将课题延伸和拓展,不断地总结出符合本地实际的、教学效率高的农村常态化课堂教学。
5、配合海师周末流动学院“进行”同课异构活动
以“海师继教中心”等单位到我市送教下乡和“同课异构”教学示范为契机,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示范课教学活动,在“同课异构”中,注重在“同”中求“异”,“异”中求“新”,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6、建立“网上在线研讨”机制
以专题为载体,从问题切入,引入专题讨论,焦聚教学热点和课程难点;或以培养对象提出问题,由工作室名师网上答疑的形式,展开在线研讨,力求解决其有代表特征的教学一线的教师困惑,引领教学新理念及其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运用。
7、参与“中招备考专题讲座”与“中考论坛”活动
本工作室计划在今年3—4月份,配合市教研室,做好x年中考各学科的试卷分析会和中招备考研讨会,每位培养对象要准备好一份专题讲稿,或经验交流材料,积极主动地在“中考论坛”上发言,或在全市研讨会上作报告,宣讲时间控制在15分钟。
8、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教研论文撰写及评选活动
x年,全省要举办13个学科和综合论文的评选活动,每个培养对象都要准备1—2篇教研论文参加省、市级评选,在撰写论文之前,要有意阅读相关教育专著5—10本,坚持在阅读中写作,在写作中阅读,不断提高论文写作水平。另一方面,在今年秋季,本工作室要向规划办申报1项课题研究项目,争取年底立项,努力打造优秀的科研成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