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游客朋友,今天我们要去游览的是内蒙古第一大湖——呼伦湖。呼伦湖与贝尔湖为姊妹湖,位于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草原中心地带的呼和诺尔的湖畔,距海拉尔市61千米,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呼伦湖湖面呈不规则斜长方形,为东北至西南走向,长度为93千米,最大宽度为41千米,湖周长447千米,湖水面积2339平方千米,为构造成因的半咸水湖。呼伦湖西岸为起伏的山峦和险峻的悬崖绝壁;东岸和南岸地势平坦开阔。湖底为泥底,比较平坦,平均水深5.7米,最大水深10米。呼伦湖水的补给除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外,主要来自发源于蒙古人民共和国东部的克鲁伦河以及连接贝尔湖和呼伦湖的乌尔逊河。旧时呼伦湖北与海拉尔河相通,湖水外泄入黑龙江。现已断流成为内陆湖。1958年一1962年间因与湖相通的穆得那亚河被堵塞,湖水上涨2.5米。近年湖面蒸发量与湖泊补给水量取得新的平衡,水位又趋稳定。呼伦湖的自净能力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有关,首先湖的面积大,与多条草原河流沟通;其次由于地处高纬地区,气温低,对湖体浮游生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湖体构造特殊,露出30余个泉点,有大量地下水的补给。因此,呼伦湖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区域环境保护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各位游客朋友,呼伦湖地区在史前已经有人类居住。历史上曾数易其名。《山海经》称大泽,唐朝时称俱伦泊,辽、金时称栲栳泺,元朝时称阔连海子,明朝时称阔滦海子,清朝时称库愣湖。而呼伦湖是近代才有的名称,“呼伦”是由蒙古语“哈溜”音转而来,意为水獭;“贝尔”蒙古语意为雄水獭。古代这两个湖盛产水獭,生活在湖边的蒙古人便以动、植物名称来命名山、河、湖、泉的名称。清初,游牧在湖边的蒙古人开始称呼伦湖为“达赉诺尔”。“达赉”蒙古语意为海,“诺尔”意为湖,“达赉诺尔”意为“海一样的湖”。呼伦湖湖水的范围变化非常大,在《山海经》《唐书》这些古书中都有记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