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企业工作总结

来源:欧得旅游网

  在这一个学期期末结束时,学校安排了企业竞争模拟课程,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真的是获益匪浅。两天下来,我们熟悉了企业竞争模拟的一般规则,懂得怎么去协调各个数据,怎样达到最优,怎样去占领整个市场,还懂得组员之间的合作是关键之首。

  我们组只有两人,组名因失误写成了一个可笑的Sping,虽然我们组的人员很少,但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最开始,我们了解了企业竞争整个过程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操作后,大家一起模拟了第一期,这一期花费的时间相当长,毕竟是在不熟悉的条件下,满满地揣摩着去完成的。

  系统是先模拟了前八期,我们从第九期开始的。第一期我们组取得了第一,这是意想之外的。但前三期一直是走了下坡路。在做第十二期时,说实话我们已经很慌乱了,害怕会一直一蹶不振了,这时我们都急了,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去分析前几期整个市场的数据,这时也是各抒己见,还发生了一些争执,最后还是另一名组员说服了我,于是采取了他的方略,结果证实了我们的战略是对的,我们的指数有回升,在最后一期我们取得了第二名。当然,这得感谢老师的耐心指导和组员之间的相互合作。以下是通过这6期的模拟之后所得到的一些体会。

  做为我们企业的总经理,我首先要了解运营的游戏规则,在制定决策时确保各项数据准确无误,而且要能运用这些规则为企业利润最大化做参考,还要协调生产和市场之间的顺利衔接。但这方面我做的不太好,决策也一直很保守,以至于公司后期很难扩大生产规模。我在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真正进入自己的总经理这一角色,但是一期一期过后,对于模拟整体也更加把握了。

  在比赛中,市场几乎是所有参赛队伍公认的比赛最有挑战性的领域,在整个模拟运营中各公司实力的真正较量主要集中在市场,市场是各企业直面交锋的主战场。现实中的市场更是变化莫测,企业的收入直接来源于所销售的产品,而利润=收入—成本。在比赛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公司的产品等级与别人差不多,但他们却在相同价格下的需求相差甚远,或者在相同销量下价格相差甚远。同时我们又可以看到,高收入并不意味着高利润,低收入也可以高利润。广告、促销的作用到底在哪里?影响究竟有多大?投多少,怎样投最合适?四种产品、四个市场,如何抉择才能使利润最大?这一切都困扰着我们。

  相同的供货量供往不同的市场所带来的利润是不同的。在确定某个产品在四个市场的供货分配比例时,要参考这个产品在这四个市场的利润率,往利润率高的市场多投放,但利润率与供货量是成反向变动关系的,供货量越大,利润率就最低。当四个市场的利润率相接近时即为供货分配比例的最优方案。

  广告促销是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广告作用于产品,促销作用于市场。一般情况下,广告促销有边际效用递减效应,即随着资金投入量的增加,其拉动需求的作用会递减。当边际效用为零时,即广告促销的增加投入量等于由此带来增加的收入,此时的广告促销资金投入量为最大值。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情境下的广告促销的作用大小会有所不同,这个需要从之前系统已模拟的八期中找到广告促销在本情境下作用大小。

  对于广告促销的增加趋势目前尚未有公认的模式。我们一般的做法是,前期大量且平均的增加,在第四期接近或达到边际效用为零的资金点。接下来的三期少量增加或不变。最后一或两期少量减少广告,相对多的增加促销,这主要是考虑到广告影响有滞后作用,其影响范围是三期,同样的资金投入量,当期的影响可能促销要比广告的大,这一点我们尚未得到确切的验证,只是从理论上而言的。

  整过决策过程中最考验技巧性的一个环节是定价,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定价定太低,会形成大量订货,意味着产品买亏了,不仅是这期卖亏,订货会造成下期也卖亏,本来可以多挣的钱挣少了,是资金的一种流失。定价定太高,会形成大量库存,虽然产品没有买亏,但库存积压了大量的资金,严重影响了资金的周转速度,也是形成资金链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定价要适中,表现在订货和存货双为零。若双为零实在难以做到,那么是少量订货好呢,还是少量库存好呢?目前大多数人士认为,相比之下少量库存会好一些,原因是保证了产品不会卖亏,因少量提价而增加的收入弥补了因少量库存而积压的一部分资金,而这部分积压资金数量较少,对企业的生产运作影响有限。

  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较多,归结出来有如下:本期市场供货量、市场库存、市场订货、广告、促销、产品等级、市场消息、产品的价格敏感系数、竞争对手的影响等。我们的一般做法是,确定出本期所有影响需求的因素与上期相比发生的变化,据以在上期的需求量上做出调整,确定出本期实际需求量,然后通过产品的价格敏感系数对供货量和实际需求量之间的差量进行调整,进而在上期价格的基础上确定本期的价格。

  对于研发来说是早投入早受益,投入得越早,收益就越大,因此,建议从第一期开始每个产品都要进行研发。高研发路线使得前期投入大,成本高,但收入也高,尽管每个场景产品每升一级所带来的需求影响不尽相同。

  企业要生产某种产品,需先投入基本的研发费用,其数量相当于下面的等级1。它包括为生产该新产品需要的专利的获得、设施的购置和技术的培训等。

  如果企业以前对某产品已经投入了1级研发,即使不再投入,以后还可以继续生产。企业如果要生产新产品,只要本期投入达到1级研发等级要求,本期就可以生产。

  为了提高该产品的等级,企业还可以进一步投入研发费。它包括为提高产品质量的技术革新和生产工艺的改进等。这些费用相当于下面的等级2、3、4、5。若产品等级高,可以增加客户的需求。在计算成本时,将本期的研发费用平均分摊在本期和下一期。

  生产包括工人的聘请与雇佣,机器的购买等。经过N期决策的经验得出,第一班加班不用,第二班正班和加班不生产AB,第二班加班尽量只生产D,第一班正班生产ABC或ABD,第二班正班生产CD,这样的排班可以使得人机生产费用最小化。另外,除了前两期迫于工人数太少的限制,后六期各产品的比例尽量不做太大调整,有利于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价格这是一直一直困扰我们队的问题,事实上定价问题也确实是公司成败的关键,不仅因为它关系到当期利润、累计纳税、人均利润率、资本利润率、市场份额等多项指标,更因为它直接影响企业运营的命脉现金流。

  前期可以有试探性地猛抬价,测试市场容忍力,但最优策略仍是在平稳的促销、广告,稳定的产品结构的配合下,每一期保持相对一致的定价策略。每一期可以研究时间序列和市场份额、市场价格,以自身企业产品情况为主,辅以市场情况,将定价合理化。

  对于促销与广告,根据实战经验,高促销高广告的策略还是很凑效的,尤其对于CD这类价格弹性很小的产品。当然考虑到广告具有滞后性,而且促销广告一期增加幅度太大所带来的效果并不会很显著等等,采取每一期平稳抬升的策略为佳。

  每期决策的做完后,要对于后面至少两期决策进行预估,预排生产,这样才能确保企业资金流不出问题。发债、贷款、现金三部分要兼顾,在不同时期发挥各自不同的应有的作用。另外,在前几期适当分红,虽然对资金要求更严,影响净资产,但综合来说,有利于分数的提升,因此可以考虑,但切记不能过多,免得因小失大。

  几期下来,无论是对知识的汲取,还是组员之间的感情,我们都受益匪浅。我记忆犹新的是在第十二期的时候,那时由于前几期的某些市场的产品价格相对比较高,而造成有很多的库存;还由于前几期的某些市场的产品价格相对比较低,而促使有了很多的订单。这前几期我们的名次一直在下降,在这一期我们有了最多的一次的争议,讨论也很激烈,但在最后在组友的耐心讲解下,我也经过了强烈的思想斗争后,终于同意了组友的建议。后也知道这次配合的重要性,团队合作的关键性,使我们最终取得了胜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