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美德教育方案范文

美德教育方案范文

来源:欧得旅游网

  一、 指导思想:

  以中华礼仪教育为切入点, 以培育学生优秀的民族品质、 民族精神、 民族气节、 高尚的民族情感, 以及良好的民族礼仪为内容, 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 全方位, 立体化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我校决定进一步推进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工作。

  二、 实施原则:

  1、 坚持针对性、 实效性原则。

  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站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 站在对人的生命负责的高度, 不是枯燥乏味的说教, 不是应付形式的走过场, 而是感悟一场场波澜壮阔的生命历程, 传承一部部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过程, 因此必须坚持针对性,实效性的原则。

  2、 坚持贴近社会实际、 贴近现实生活、 贴近高校学生的原则,为了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落到实处, 收到实效, 在活动中应尽量贴近学生实际, 贴近学生生活, 赋予传统美德以时代气息, 体现时代精神。

  3、 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

  我们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不能仅仅只停留在感知的阶段, 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社会外显行为, 要将这种认识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坚持知与行的统一。

  三、 工作目标:

  1、 总目标:

  以典型的重大节日为切入点, 通过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了解、 掌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知识, 增强区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道德判断能力, 不断学美德、 行美德、 创美德; 提高学校德育的整体水平, 推进德育内容系统化、 科学化、 特色化的建设。

  2、 培养目标 以“感恩节” 为主题, 培养学生孝敬父母、 尊重长辈、 懂礼貌、讲文明。

  以“法制教育” 为主题,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 遵守诺言、 知礼明礼。

  以“爱祖国、 爱家乡 ” 为主题, 培养学生忠心爱国、 无私奉献、懂礼行礼。

  四、 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一)加强领导和理论学习, 形成共识

  1、 成立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2、 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弘扬、 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起着骨干、 主导和示范作用, 是传统美德教育重要的保障机制。

  全体教师和辅导员都应参与其中来共同开发研究这一宏大的工程。

  (二)立足主阵地找准突破口, 扎实开展传统美德教育。

  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必须找准切入点, 形成以点带面,以面成体的全方位、 立体化的教育动态链。

  根据学校实际, 我们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突破口, 从学生实际出发, 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出发, 循序渐进地去达到我们制定的培养目标。

  1、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 课堂是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因此, 组长应组织全组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美德素材, 将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 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做到紧扣教材、 自然进行、 点滴渗透、 细雨润物、 潜移默化。

  2、 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开发少先队文化建设, 采取多种形式以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为主题, 利用班会时间集体讨论学习。

  3、 开展有效实施活动。

  每学期举行一次美德征文比赛。

  4、 通过经典诵读活动, 感受中华传统美德, 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 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 开启其智慧, 让经典诵读为学生的一生提供营养。

  5、 各班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开展富有特色的美德教育活。

  (三)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深化传统美德教育。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不能只局限于学校、 课堂, 更应走出去, 贴近生活, 贵在践行, 难在持久。

  1、 每学期深入德育基地开展活动。

  2、 号召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如爱心捐助活动、 安全教育日到街道发放交通常规宣传单等, 培养学生奉献精神和礼仪常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