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当六月的骄阳把金黄萃取成收获的笑脸,当三年的奋战在美丽的职中校园将青春锻造成拼搏的精神,我们怀着无比喜悦无比激动无比留恋的心情迎来了乌中旗职业中学20_届高三毕业典礼。毕业是一个里程碑,它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十八年的成长已经让我们懂得责任的含义,十二年的学习我们积累了足够的信心和实力。成功不在一时,只要我们始终把拼搏作为一种习惯,时时牢记“诚信笃学,砺志成才”,终有一天你会在理想的巅峰上指点江山。在此,我谨代表高三年级全体老师向所有即将毕业的高三学子献上我们最诚挚的祝福!祝贺你们顺利完成高中学业,同时也为你们即将出征,走向高考战场而壮行!
“多情自古伤离别”,尽管我们很留恋这段时光,很珍惜这段缘份,但我们深知,人生就这样被时间隔成一段又一段。在每一段不同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领悟,而领悟的过程才是真正的成长。
这段时间,看着你们的留言、留影;看着你们一个个打起行囊…我知道分别的时刻就要来临!回首三年前,年少的你们脸上写满笑意,心中怀揣七彩梦想,一路欢笑一路汗水。在三年的磨炼中,你们付出了辛劳,收获了成功;在三年的成长中,你们的目光变得更为坚定,步伐变得更
加稳健,曾经的青涩莽撞少年已变成今天踌躇满志的青年。作为老师,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我多么希望现在仍然在学校里学习的每一个同学,都能学习高三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刻苦勤奋的态度,自强不息的坚韧,把自己的彩色梦想放飞在青青校园里,把自己最美丽的读书的身影刻印在这片土地上。那么,在高三的同学们即将奔赴新的征程之际,老师有几句话想送给你们:
1、“不要抛弃学习”。这是1929年著名学者胡适在中国公学18年级毕业典礼上说的一句话。高考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结,走进大学也不意味着达到知识的顶峰。时至今日,大学毕业生知识的半衰期更已缩短为五年,用“日新月异”也丝毫不为过了。大学生找工作,必须要有真刀实枪。所以,只有坚持不懈地更新知识,充实自己,脚踏实地,与时俱进的人才可以成为真正的精英。
2、正确认识自己。要知道,人生的大河不可能永远风平浪静,生活的道路一定有荆棘和鲜花相伴左右,成功时要想到“三人行,必有我师”,记得保持一份谦逊;失意时也别忘了“天生我才必有用”,永远不要自弃。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使迈向成功的脚步更为坚实。
3、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学会理解,保持善意。没有宽容的胸怀,怎能期待别人的肯定?没有宽广的胸襟,又怎能拥有更广阔的天地?(励志)同学们,如果你还记得老师在课堂上和你一起激情挥洒,一起欣赏陶醉,那么让我们最后一次一起诵读冰心老人的诗句:(会的和我一起背诵,让我最后一次做你们的语文老师!)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亦不是悲凉。老师把这些话同样再次送给即将踏上征程的我的每一个学生!
4、做人要大气诚实,做事要精细踏实
大气,即大度,海纳百川的气度。大气方能容天下之事,运筹帷幄,成就大事。精细,精心细致。事无大小,惟有精细,才能事半功倍。成功源于大气、精细。纵观国际知名企业,其领导人的名字与事迹一样作为品牌,为世人津津乐道。从李嘉诚、牛根生,到比尔盖茨、巴菲特,这些成功者的个人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越他所在的企业、国家,甚至一个时代……不管世界潮流如何变化,他们个人品牌的光芒却永远焕然一新!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的密斯·凡·德罗,在被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他成功的原因时,他也是只说了五个字:“魔鬼在细节”。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曾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同学们进入大学以后,必须珍惜大好的青春时光,不能骄,不能浮,不能躁,扮演沙僧的闫怀礼老人曾经说:“我要一辈子都向沙僧那样本本分分,踏踏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要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慎思敏行,提升自己的能力;踏踏实实做人,要有健康的心态、宽广的胸怀、进取的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日月如梭,毕业在即。“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会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校园歌手老狼的歌声总让人感觉太多的不舍与惦念。同学们,临别之际,老师告诉你,金榜题名,宜胜而不骄;龙门受挫,当败而不馁。同学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职业中学只是你们人生的一个驿站,母校的老师们无法预知你们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和所创造的业绩,但我们坚信,未来一定属于今天精彩,明天更加精彩的你们!青春与你们为伍,梦想与你们同行,成功永远属于你们!
最后,送同学们一幅对联共勉:乘长风胸藏宏阔不负少年凌云志;扬远帆心怀韬略敢比古今状元肩!
祝同学们高考旗开得胜!
谢谢大家!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
每到毕业的季节,校园里总是弥漫着收获和离别的气氛。在座各位同学在经过复旦短则两三年、长则六七年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终于完成了学业,祝贺你们!
此时的你们想必一定有对老师的感情,对同学的感情,对校园一草一木的感怀,也有对未来工作和生活的憧憬。无论你们将要进入怎样的工作岗位,是选择了继续深造,还是其他的各种类型的职业,我都希望你们能够秉承复旦的精神,活出人生的精彩,为国家和社会尽到一份责任。
其实每到毕业季,对我来说也是一场考试,促使我对许多问题作一些思考,这既是为了也不仅仅是为了起草每年一度的毕业致辞。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探讨一个貌似有点矛盾的问题:就是我们在座的各位,包括我自己,受了很多教育,但是不是教育的程度越高,知识越多,反而应该设法找回我们人类本该有的天真?
当然,我这里的“天真”所指的,恰如我们祖先在遥望着闪烁的星星,脸上露出孩童般的痴迷,想去追究这个宇宙的秘密;它也指人类的天真,是我们祖先对大自然的一种谦卑和敬畏;它还是祖先们对大自然的有限索取,仅限于满足自己的生存,而没有其他非分的贪欲;它也是指祖先们每时每刻总是扶老携幼,共赴生活的这样一种本分。
不得不承认,其实我们已经丢失了许多人类的天真。我们一定要设法把它找回来,至少能够部分的找回来。为什么?因为人类的天真是追求真理的动力。你受了更多的教育,并不表明你就应该变得似乎高深莫测,其实此刻你更应该恢复人类的天真。因为只有天真的人,才会无穷无尽地去追问关于这个世界的基本道理,去探究关于自然、关于社会的造化。正如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说过的:“研究的动力必然不是来自哲学问题,而是来自事情的本身”。因此,教育所要造就的不是貌似高深莫测的人,而是有着苏格拉底般天真的人——他明明可以活路,但是为了他心中的学问,为了人类的天真,可以去赴死。我们也要造就阿基米德般的天真,即使当士兵拿长枪对着他的时候,他仍然说,请你不要把我在地上画的圆给踩坏了。我们也需要爱因斯坦、黑格尔、老子、孔子,包括像顾准这类学问家们的天真。他们的天真不是因为无知,这些人都知之甚多,不仅知道得多,而且非常通达。他们的天真当然也不是愚蠢,更不是愚昧,只不过是他们不在乎,或者不谙于世故。他们常常看起来冒着傻气,这在我们博士、硕士研究生身上也会出现,所以社会上才会说,“哦,一批傻博士”,但这恰恰是一种真诚和没有经过任何人工修饰的原始的纯真。有时候,他们在现实的社会中,看起来非常的羸弱,但他们却拥有伟大的、理性的和道德的力量。但凡大学问家他们都有这样一种天真。而那些老于世故的、所谓“成熟”的人,对那种冒着傻气的人的天真似乎都不屑一顾,这些“成熟人”看似左右逢源,但他们只会随波逐流,他们没有必要去探索任何东西。他们永远认为只要存在就一定合理,而合理的东西似乎就没有必要去追究,要做的只是去逢迎而不必去改变;一切只需要适应,而不必坚持;一切只需以个人的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而不必去顾忌道德。这种老于世故的成熟人,实际上失去的就是那种我说到的人类本来应该有的天真。
人类的天真也是谦虚,也是纯真。经过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你们无疑已经有了相当精深的专业知识,我认为能够在自己的专业学术领域里有深刻扎实的研究,当然会让你的思维得到良好的训练,从而起到触类旁通的功效。然而,现代的知识生产体制把专业分得细而又细,使得知识分子成为非常狭窄学科的专家。因此我们必须谦虚地认识到,专业化的知识分子,专业知识只是你最原初的出发点。不少人在专业领域内堪称一流,甚至是世界一流的专家,但是只要跨出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半步,就会变得相当无知。如果我们只是将自己局限于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那么他只是这个专业领域中具有知性的知识分子。因此知识分子如果要在专业以外的领域指手划脚,甚至以民众的代言人自居,或者自以为自己是个启蒙者,那么我觉得这是一种不自量力。甚至有些人还会更加偏执,以为自己是专家了,他说了的东西别人就一定要照办了,这些人显然缺乏最基本的自知之明。因为他们丧失了人类基本的天真,所以显得高傲。所谓的人类天真,也是对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的一种谦卑,一种谨慎,更是对人类生命的一种根本的尊重。失去了这种人类的天真,知识的积累会使你变得通达,但同时也会让你变得——至少使某些人变得——更加狂妄,貌似豪气冲天,天天叫喊着要改天换地,似乎可以无所不能,无所不为。但到头来,我们有很多例子可以说明他们只会犯下难以挽回或者根本就不可能挽回的错误,反而贻害了人类。
人类的天真也是道德的纯真。现代知识的生产体制已经使知识、价值、以及道德发生了分离,而且这种分离在渐行渐远。但是在现实中知识分子既是知性的存在,同时也是而且更应该是德性的存在。作为知性存在的知识分子,他只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分工,他能够用其所学的专业知识来服务人类,服务社会,为社会提供各种必要的、具体的知识或者技术、精神文化产品。然而作为德性存在的知识分子,则是一个精神性的群体,不在乎你是哪个专业,不在乎你是哪个职业。作为德性的存在,他们就必须具备道德上的良知,拥有公共的关怀。德性也包含了对自然和社会的谦卑,尤其是对生命的尊重。从道理上我们都明白,任何一门应用型的知识都是一把双刃剑,你可以用这门知识服务于人类,但是你也可以用这门知识来贻害人类,乃至毁灭人类。如果掌握专门知识的人只是一个知性存在的知识分子,那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危险。因此我常说越是受过高等教育,越是掌握专门知识的人,越要具备健全的人格,越要成为一种德性的存在。但是常常让我感到困惑的是,表面上看来,受过更多的教育的人应该能够更加自主的对自己,包括对人类、对社会进行反省;他的反省能力应该比受过比较少教育的人更强——但是,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事实似乎并不尽然。比如某些人他可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有不错的建树,但是在道德领域却是那么令人汗颜。因此,知识的堆积和堆垒,似乎也能使人变得世故,甚至变得狡诈,变得趾高气扬,总觉得国家、社会、家庭乃至所有人都是亏欠于他,总觉得自己的人生欠缺还是太多太多,要去不断满足,从而向他所在的单位,向国家、向家庭,甚至向自己的家人、家属、配偶索取很多很多。甚至有些人会用他所学的知识来做不好的事,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我认为诸如此类问题的产生,恰恰是因为他们丢失了人类应该有的,应该保持的那份天真。失掉了人类的这份天真,知识就很容易被误用,就会变得残忍。难怪刘瑜女士曾经有过一句话,她说大学精神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而恰恰是要恢复人类的天真。
各位同学,在今天的毕业典礼以后,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将离开复旦校园,但你们仍然是复旦人,你们是作为复旦人,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你们将以一种新的身份继续复旦人的梦想,以一种新的方式践行我们复旦人的责任,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为了这份责任,让我们一起找回人类的天真,因为天真才会使你像孩童般的去对未知进行追问,才会毫无顾忌的,并且不求回报的去探索自然、宇宙、社会的奥秘。因为天真才会让你真诚地对待家人,对待他人。因此天真的才是可爱的,复旦祝福你们,祝福你们找回人类的天真,并永葆这份天真。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亲爱的同学们:
光阴荏苒,转眼间四年就过去了,你们还能认识眼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吗?看到你们一个个容光焕发,脱去了四年前稚嫩的脸孔,我感到十分欣慰。你们长大了,我也老了,我希望今后无论你们走到哪里,都能回忆起这大学四年的美丽岁月。
我们所生活的这所湖南理工学院,风景在全省高校中还是数一数二的,我相信还有许多同学像我一样在傍晚时分去过南湖畔散散步,看过夕阳,也有不少的同学效仿李白,在南湖畔饮酒作诗。有时遇上佳节,就和朋友们一起放孔明灯,一起许愿,也看过或经历过一群男生摆着型蜡烛在宿舍楼下表白并且放歌的浪漫情景。从小学到高中,都是禁止谈恋爱的,而大学是开放的,许多同学在这里也拥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吧!
有人说,读了大学也没用。说出这句话的人,你们是否想过他是否读过大学?或者他的大学生活究竟干了些什么呢?我们又拿什么证明我们的大学没有白读?在高中时代,我曾像你们一样憧憬着大学浪漫美好的生活,但是只有自己亲身体验才是最真实的。这四年,有的人忙着学习,有的人忙着恋爱,有的人忙着玩游戏……读大学究竟有没有用只有自己最清楚。
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哪怕是大学生找到一份好工作也比较困难。何况,大学注重培养的是人文素养,而不是那些纯技术活,技术可以短时间内习得,但是素养却不是一两天能形成的。当你们走出社会,有时你们会发现自己的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甚至在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基本上派不上用场,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毕竟没有哪个职务是专门为你预备的。
回顾大学四年的生活,同学们历经军训时的酷暑,也顶着岳阳的狂风上过课,一起笑过,一起哭过,后来慢慢地融入这个新的大家庭中。大一刚来时许多同学尝试着改变自己,参加各种活动,担任一些干部等,他们真正实现了,而少部分同学却永远迈不出那步。四年前,大家都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而现在你们看看周边的同学与自己相比,有什么差异?有的人简历上荣誉满满的,还有些几乎是空白的,问问自己大学四年我究竟干了些什么?以后的路究竟该怎么走?
又到了离别时刻,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相聚在理工,从陌生人到相亲相爱的朋友,分离总是带着几分不舍,好好珍惜眼前的欢聚时刻,下次相遇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或许这一面之后再没有相遇的机会!我会在这里等待着你们常“回家”看看的!
作为校长,我最想看到的是桃李满天下,我希望同学们能在未来的日子里乘风破浪,直挂云帆!
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