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风雨兼程,xx年辉煌伟业。中国共产党像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刺破夜空点亮黎明;像一只勇敢的海燕,在大海中搏击狂风暴雨;像一支经久不息的号角,始终吹奏着时代的强音。
岁月的长河淌过浸透血泪和屈辱的近代史,终于汇入了21世纪的洪流。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们的祖国一片欣欣向荣,我由衷的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依然有些人和事感动着我,他们的身影出现在最艰苦或最平凡的岗位上,但他们一样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自己的宝贵青春和满腔热血奉献给了我们的祖国和人民。他们让我更坚定了做好一名共产党员的决心。
做为一名电力工作者,在我的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的优秀党员事迹。清凉店供电所的所长刘长青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做为一名老党员,十多年来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共产党员奉献的诗歌,供电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安全生产一直是供电行业非常重视的问题。刘长青从担任管理职务以后,深刻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涵义。工作中,他注重抓好职工安全培训,在组织全员准时参加县公司各项培训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周五学习日,组织大家开展安全认识的学习,为使员工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切实落实安全岗位责任制,在全所职工大会上,他第一个立下了军令状,“安全生产工作指挥不当,监督检查不到位,人员出现违章现象,扣我刘长青的工资……”在奖惩制度面前,被罚款的同志心中多少有些不平衡,难免有些消极言语,“有什么了不起的,又没有出什么事”、“拿着鸡毛当令箭”……可是当他们得知刘长青所长每月的奖金都比职工少时,他们沉默了,取而代之的是在施工现场严守规程、认真操作,以此来表示对这位所长的敬意。20xx年9月初,正是迎蜂度夏,奥运保电的关键时期,因雷击,清凉店乡处漏电开关烧坏,为及时恢复送电,刘长青所长亲自和抢修队人员一起在雨中工作到全部客户用上电手托着疲倦的身体回到所里。
在日常生活中,刘所长是一名热心人,记得有一次,所里职工郑石刚犯了急性肠炎,需要立即到医院就治。但此时正值深夜,天又下着大雨,没有办法找到车辆。这时,职工的家属拨通了刘所长的电话……十几分钟后,他冒雨开车来到了职工家中,将其送到了医院,又跑东跑西的找医生,办手续,等他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凌晨2点多钟。
用刘所长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一名党员,就要以身做责".这就是我们的共产党员,朴实无华,却又让人敬佩。最后,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祝我们的党生日快乐,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做着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事,却被千万人竞相传诵。我们可以想像出这样一幕:在茫茫的雪域高原上,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20xx年来靠双脚走过了26万公里的山路,为山村群众传递邮件。他曾与劫匪横刀对峙,他曾纵身跳入洪水急流,他曾喝着粗劣的烧酒抵御寒冷,他曾在篝火旁流着眼泪思念着远方的亲人......。他就是王顺友,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邮员。
当我们把敬意和钦佩给予了在崇山峻岭中默默奉献的王顺友时,是否也能认真地反思一下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干部,我们自己做得怎么样?暂且把这个问题搁置一边,我们共同体味下面两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有个年轻人取得博士学位后,与能力相当的一位同学一起来到一家跨国公司上班,当时他的薪水是10000元,但他同学的薪水却是15000元。这实在不公平,他总是为这5000元耿耿于怀,工作的时候漫不经心,小错误常常发生,工作效率低。”这位年轻人只为薪水工作,认为少5000元就要少干5000元的事。让学习机会与晋升空间远离自己而去,各种各样的坏习惯油然而生,他为他自己以后的成长设置了障碍。
第二个故事:一位本领高超的木匠,因为年事已高就要退休了。他告诉他的老板:他想离开建筑业,然后和妻子儿女享受一下轻松自在的生活。老板实在是有点舍不得这样好的木匠离去,所以希望他能在离开前再盖一栋具有个人品位的房子来。木匠欣然答应了,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次他并没有很用心。他草草地用劣质的材料就把这间屋子盖好了。其实,用这种方式来结束他的事业生涯,实在是有点不妥。房子落成时,老板来了,顺便看了看,然后把大门的钥匙交给这个木匠说:“这就是你的房子了,是我送给你的一个礼物!”木匠实在是太惊讶了!当然也非常后悔。因为如果他知道这间房子是他自己的,他一定会用最好的木材,用最精致的工艺来把它盖好。其实我们每个人自己正在做的活儿,归根结底都是在准备为自己建造一间房子。如果我们不肯努力地去做,那么我们只能住进自己为自己建造的最后的也是最粗糙的“房子”里。
这两个故事无非是告诉人们,那些为钱而工作、为老板而工作的想法是错误的。但对于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党的干部来说,这样的要求就远远不够了。还是这个王顺友,说了一句让人感触的话,他说:“我干好本职工作,让山区群众听到党的声音,然后我就可以得到工资。”语言虽然简朴,但却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工作着是美丽的,奉献者是快乐的。工作的美丽并不在于获得了多少报酬,而在于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奉献者的快乐并不在于吃了多少亏,而在于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人类、为社会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保尔的话说的最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平凡孕育伟大。如果你真正的珍惜自己的生命,就请立足于平凡,做好自己岗位上的工作吧!
谢谢大家
同志们:
大家好!火红七月,走过93周年的历史征程,今天,我们在这里齐聚一堂,庆祝中国共产党93周岁的生日。我谨代表全体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出色个人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刚才,有X名新党员在党旗下举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加入了党组织。在此,我代表党委,对各位新党员表示热忱欢迎和衷心祝贺!希望新党员入党后,更好地接受党的教育,不仅从组织上入党,更重要的,是要从思想上、行动上入党,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做学习的模范、工作的模范、团结的模范、守纪的模范,不辜负党的期望,不辜负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
回忆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93年的光辉历程。在这93年的风风雨雨中,不屈不挠,上下求索,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探索中前进,经受了血与火、战争与和平的严峻考验和种种磨难,实现了来之不易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伟业。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是富于创新精神,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党;是经得起各种考验,勇于在困难和挫折中奋进的党;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奋斗不息的党。
回顾历史的意义在于启迪未来。今天,我们庆祝党的生日,既要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更要继承和发扬党的先进性,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把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传承好。
同志们,当前,我们生产经营任务重,发展空间拓展难度大,广大党员要认清形势,牢记使命,戮力同心,站在电厂发展最前沿,在“xx大”精神指导下,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精神、更加务实的举措,持续深化党建工程,不断完善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理顺员工思想认识,推动整体素质提升及全厂和谐稳定,充实、弘扬企业文化。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和自律,用制度管人,用文化育人,以坚定的立场、清廉的作风、先进的思想、无私的奉献,在广大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带领群众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生产经营工作之中,向着全年生产经营、科学发展目标和中长期规划目标努力奋进。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怀着异常激动的心情走上演讲台,用我的一段切身经历和体验,抒发我心中对中国共产党炽热的感情。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党性在南极科考中升华》。
我有幸2次到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此段不平凡的经历,使我对南极科考的特殊地位有了更深的认识,对党领导下的日益强大的新中国有了更深的感情。考察南极、研究南极,不仅是科技发展的必然,更是国家利益的需要,是民族尊严的象征。
1983年9月27日,是我国南极科考史上令人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在澳大利亚堪培拉召开的第12届国际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进行大会表决之前,主持会议的外国代表宣布:“请中国代表到休息室喝杯咖啡!”多么友好和礼貌!又是多么率直和委婉!大家想想,他的话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其它国家的代表在举行表决,而恰恰一个泱泱大国的代表被请到休息室去喝咖啡呢?——因为我们在南极还没有建站,所以我们还没有南极事务决策权。与会的中国代表没有一个人有心思去品味那醇香的咖啡,只是涩涩的泪水盈满了每个人的眼眶,因为,日益强盛的祖国的尊严在这一刻受到了严重的污辱。回国后,经过多方努力,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于1984年6月25日正式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将于同一年派出自己的第一支考察队奔赴南极,建立中国的南极考察站。在我国首次南极考察编队出发前夕,小平同志欣然泼墨挥毫“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贡献”,吹响了我国向南极进军的号角。
1985年2月20日,又是我国南极科考史上令人难忘的日子,不过这是一个令人扬眉吐气的日子。这一天,五星红旗在南极大陆上空冉冉升起,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长城站诞生了。消息传来,神州大地,长城内外,多少中华儿女为之自豪,多少炎黄子孙为之欢欣鼓舞。“到休息室喝咖啡”的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我骄傲,我所从事的南极科考事业是我们党的一项伟大事业,从最初的英明决策,小平同志的题词关怀,到近期亲自为长城站题写站名,无不体现了我党对我国南极事业的亲切关怀和指导。我自豪,我为学校,为我的老师,为我们武大人,在中国南极科考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共产党员、中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建站者之一,我的导师**教授,当年建站的时候,他签下生死书,伴着裹尸袋,也在我国的南极创业大军之中。在他的带领下,2019年来,我们学校先后有38人次到过南极,形成了全国高校中绝无仅有的“南极兵团”。
我引以为荣,因为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师,我也曾为党的南极事业贡献过自己的微薄之力。在南极内陆考察中,由于高原反应、极度困乏,我差点永远地睡过去了,是队友们及时叫醒了我。有人问我,你在南极吃了苦,还差点丢了命,后悔过吗?我回答,我从不后悔!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的那一刻起,我就把生命交给了党。党旗为我指明了前进的航向,为她增光添彩是我神圣的责任和义务。今天,在这鲜红的党旗下,我要喊出我发自肺腑的心声: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