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恒山悬空寺位于山西浑源县,距大同65公里。悬空寺始建于15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历代对悬空寺都有做过修缮。
以前这里是南去五台山,北往大同的交通要道,悬空寺建在这里,可以方便来往的信徒进香,另外,古时这里经常发大水,河水泛滥成灾,人们以为有金龙作祟,变想建浮屠镇压,于是就在这百丈悬崖上空修造悬空寺。寺原名“玄空寺”,取义道家的“玄”和佛家的“空”,因悬与玄发音相同,后就称为悬空寺。
悬空寺另外有传说,在公元398年,北魏建都平城(现在的大同)。北魏天使道长寇谦之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宵客,下绝嚣浮”。意思是,让人们上这寺院,感到与天上的神仙共语,将人间烦恼抛掉。这样从天师仙逝到始建的43年间,他的弟子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最后竣工。
悬空寺整个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寺门向南,以西为正,全寺为木质框架结构,面积仅152.5平方,建有大小40间。
从寺院入口处有个山门,进入山门,有一个两层的楼殿,再往北,先后有两幢三层楼殿,两楼殿的底层和三层之间由上下两层栈道连接。由于通道很窄,只能通行一个人,因此从下层栈道进去,然后从上层栈道回来,游悬空寺的全程是单向环线的路程。
悬空寺的整个外貌惊险、奇特而又壮观,整个寺院是建在“铁扁担”上。“铁扁担”是一根根很大的原木,有三分之二插进岩穴里,三分之一露在外面,楼房就建在这三分之一外露的木头上。
悬空寺所用的木料是当地特产的铁杉木加工而成的,据说是用桐油浸过的,防白蚁也防腐烂。悬空寺背上有翠屏峰的山崖可以避雨,对面又有恒山可以挡风,太阳一天只能晒到一二个小时,所以悬空寺能够保留至今。
悬空寺是我国古代唯一的合佛家、道家、儒家三教一起的寺院,在寺院的最高层供有释迦牟尼、孔子、老子的塑像。悬空寺里各种铜像、铁像、泥塑和石刻造像,个个生动形象,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悬空寺是历代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古诗人赞叹:“飞阁丹崖上,白云几度封。蜃楼疑海上,鸟到没云中”,公元735年,李白在游悬空寺后写下“壮观”两字后,据说还不尽兴,在在壮字上多点一点。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称之为“天下巨观”。
游了悬空寺后,我感受很深。走在悬空寺的木板上,看着栏杆下面的深渊,我心里很害怕,爸爸照片也不敢拍,生怕不小心掉下去。在这陡峭的悬崖上,造一座小房子也已经很困难了,更别说一座雄伟的寺院。但是古代的设计师和工匠们靠着智慧的双手和勇敢的魄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使用简陋的工具,完成了这座人间杰作,我发自内心的佩服他们。
悬空寺在山西恒山翠屏峰的悬崖上,建于1500多年前的北魏后期,是一组半空中的木结构建筑。
步入山门,就看见一座吊桥。走在桥上往下看,桥下的河水清澈见底,浪花打在岩石上,往上抛起了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远听,水声震耳欲聋,仿佛就是一个大自然的音乐家;往左方望去,有一个水库,原来吊桥的水就是从这里流出来的。走过吊桥,悬空寺横空出现在我们眼前。天呐!悬空寺就是用几根木桩建在悬崖峭壁上,真让人难以想象。
我们一边走,一边赞叹着古人的智慧,忽然路边的一块巨石吸引住了我。巨石上刻着“壮观”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再仔细一看,“壮观”边上还有一点。听不远处的导游讲解:“当年李白游览了悬空寺,觉得非常壮观,便写在这块巨石上,明朝旅行家徐霞客把它称为‘天下巨观’。”原来李白和徐霞客也到过此处!
沿着石阶梯,我们就来到了悬空寺里。寺门很小,我怀着好奇又激动的心情,第一个走了进去。寺里大小殿阁40余间,供奉着“释”、“道”、“儒”,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三教合一”的寺院。寺里大大小小的殿阁顶尖,都用彩金色琉璃瓦而制,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我顺着木梯盘旋而上,走到二层,原来通道就是建在半崖峭壁间的木栈道,这也是通往禅院和南北二楼的唯一通道,大家排成一支队伍,因为只能站立下一个人。我站在木栈道上往下看,哇!好高!不自觉得脚颤抖、心狂跳。我小心翼翼地踩着木板,谨慎地走着每一步,内心始终有一个疑问,为何悬空寺能保留至今呢?原来悬空寺背上有翠屏峰可以避雨,对面又有天峰岭可以挡风,太阳一天只会晒到一二小时,所以能保留至今。
游览完悬空寺各殿后,我们就下楼梯了。我深深地佩服古人的智慧,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竟完成了这“天下奇观”。带着赞叹和留恋,我依依不舍地跟悬空寺说Goodbye。
早上好,昨天我已经给大家说过了恒山为五岳之一,一共有108峰,所以有一句话叫做自古恒山18景,而今天我们要参观的就是18景中的第一奇景——悬空寺。我们还有几分钟就要到了,我先给大家做个简短的介绍,然手待会到了我们在一边游览一边听我的讲解。
悬空寺创建于公元491年,也就是北魏太和十五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整个寺庙有40余间殿阁,它以西为正,大门朝南开,寺庙均为木质所建,楼体大都悬空,下面岩石支撑的十几根木柱都不及碗口粗,所以,整个悬空寺就吊于半空之中,当地有这样一句歌谣说: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大家下车注意安全,还有记得我们的队旗,不要走错了队伍,因为现在来悬空寺的游客是比较多的,大家可以抬头看看,整个悬空寺的特点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奇、险、巧”。
悬空寺的塑像是很多的,其中有三尊最为珍贵,说它们尊贵是因为它们的塑造艺术是十分独特的,它们是采用脱纱的工艺。高50厘米,重量只有3公斤重,是寺里最轻、最名贵的塑像。
那么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就是真正地悬在空中了,给人的感觉是十几根木柱支撑整个寺庙,其实告诉大家大多数木柱是不承重的,而我们看到在每一部分起连接作用的是栈道,在栈道的下面有一些横梁,这些横梁是插入岩石中的,在修建的时候,将岩石凿出口小肚大的石洞,里面放上锥形木楔,将横梁做成剪刀形猛力砸进去,木楔就钻入横梁,外面的力气越大,里面咬合得就越紧,它们把力就压在岩石上。
我们知道,恒山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那么每个朝代的统治者都有自己崇拜的宗教,而三教殿集佛道儒于一身,无论在任何朝代都会受到保护,这也是悬空寺千年不毁的一个政治原因吧。
下面就让我们去游览这座东方瑰宝吧。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我们将参观举世闻名的悬空寺。悬空寺位于中国第九大古都、中国历史名城、中国雕塑之都、煤海之乡的大同市东南约65公里处,从酒店出发需要大约1小时30分钟的时间。利用这段时间,我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恒山脚下,在大同市浑源县城城南五公里处的金龙峡内西岩峭壁上。自古以来,这里一直被列为北岳恒山的第一奇观。新加坡电视连续剧《莲花争霸》曾在这里取景。
悬空寺,悬挂在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太和20xx年(公元491年),始建初期,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90米,因历年河床淤积,现仅剩58米。1957年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寺门向南,以西为正。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依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仅152.5平米的面积建有大小房屋40间。悬空寺的总体布局以寺院、禅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关帝庙、鼓楼、钟楼、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千手观间殿、释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纯阳宫、栈道、三教殿、五佛殿等。
殿楼的分布都对称中有变化,分散中有联络,曲折回环,虚实相生,小巧玲珑,空间丰富,层次多变,小中见大,不觉为弹丸之地,布局紧凑,错落相依,其布局既不同于平川寺院的中轴突出,左右对称,也不同于山地宫观依山势逐步升高的格局,均依崖壁凹凸,审形度势,顺其自然,凌空而构,看上去,层叠错 落,变化微妙,使形体的组合和空间对比达到了井然有序的艺术效果。远望悬空寺,像一付玲珑剔透的浮 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近看悬空寺,大有凌空欲飞之势。登临悬空寺,攀悬梯,跨飞栈,穿石窟,钻天 窗,走屋脊,步曲廊,几经周折,忽上忽下,左右回旋,仰视一线青天,俯首而视,峡水长流,叮咚成曲,如置身于九天宫阙,犹如腾云皈梦。
悬空寺不仅外貌惊险,奇特、壮观,建筑构造也颇具特色,形式丰富多彩,屋檐有单檐、重檐、三层 檐,结桅构有抬梁结构、平顶结构、斗拱结构,屋顶有正脊、垂脊、戗脊、贫脊。总体外观,巧构宏制,重重叠叠,造成一种窟中有楼,楼中有穴,半壁楼殿半壁窟,窟连殿,殿连楼的独特风格,它既融合了我国园林建筑艺术,又不失我国传统建筑的格局。
悬空寺内现存的各种铜铸、铁铸、泥塑,石刻造像中,不少风格,体例具有早时期的特点,是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珍品。
悬空寺是历代文人墨客向往之处,古代诗人形象的赞叹:"飞阁丹崖上,白云几度封,蜃楼疑海上,鸟到没云中"。公元735年,诗仙李白游览后,在岩壁上写下了"壮观"二个大字。明崇祯六年,徐霞客游历到此,称之为"天下巨观"。李铁映同志1989年来恒山视察时,挥毫写下了"伟哉神工"四个大字,当人们感概之余,不竞要问,建悬空寺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历经1500多年,能够保存完好?
悬空寺由于科学的选址,是建在崖壁凹回去的部分,且两边突出的山崖缓解了风势,东边天峰岭遮挡了太阳,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小时,风侵,雨蚀、日晒都对其损害不大。
公元398年,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市),北魏天师道长寇谦之(公元365-448)仙逝前留下遗训:"要建一座空中寺院,以达"上延霄客,下绝嚣浮"。换句话来说,就是让人们上了这处寺院,感到与天上的神仙共语,而将人世间烦恼抛掉。从天师仙逝到始建的43年间,他的弟子们多方筹资,精心选址设计,乃至寺庙宗教内容的构思都超出了常人的智慧,将陶宏景(公元456-540)明确提出三教合流的思想,巧妙地体现在一处空中寺院内,并将三教殿建在寺院的最高处,使三位教主共居一殿,他们神态各异。殿内正中端坐佛主释迦牟尼,慈和安祥,左边是儒家始祖孔子,微笑谦恭,右边是道教主老子李耳,清高割达,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三教殿内的宗教内容,佛、道、儒的和平共处,体现了儒家思想"和为贵"、"仁者爱仁"、"智者见智"以及道家的"无量度人","礼度为先"和佛教"普渡众生"的思想,是三教思想融恰升华的展示,为指点世人化解矛盾纷争作出了榜样。因此,悬空寺始建至今,地处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的恒山,不但没有遭到破坏,而且历代都加以维修、完善,(悬空寺的现貌是保存了金大定20xx年修缮后的基本原貌),足以说明天下渴望和平的无穷力量。
悬空寺原名"玄空阁",是取道家之"玄",佛家之"空",形貌楼阁而得名,后称悬空寺,是因“悬”与 “玄”的谐音,以及寺院象悬挂在半崖之上,习惯地称作悬空寺。
总之,悬空寺的选址之险,建筑之奇,结构之巧,丰富的内涵,堪称世界一绝。它不但是中华民族的国宝,也是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正如,联邦德国的一位建筑专家说:悬空寺把力学、美学和宗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我真正懂得了毕加索所说"世界上真正的艺术在东方",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了。英国的一位建筑学家写道:"中国的悬空寺把力学、美学和宗教融合为一体,做到尽善尽美,这样奇特的艺术,在世界上是罕见 的,通过这次参观游览,才真正看到这个古老民族的灿烂文化艺术和文明历史。悬空寺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骄"。意大利威尼斯考古专家尼诺先生认为:悬空寺及它象征的一切,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成就,是中国人民智慧的杰出体现,仅仅是为了这座奇特的寺庙,就值得到中国来一趟。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山西,我是你们的导游曾平,非常高兴剪刀你们,希望接下来的我能带给你们一段非常满意的旅行。今天,我们游览的景点是举世闻名的高空建筑——悬空寺。
悬空寺位于五岳之一恒山的脚下,地处山西省浑源县城南五公里处的金龙峡内西岩峭壁上。自古以来,这里一直被列为北岳恒山的第一奇观。所以悬空寺是真的非常值得一观的。
悬空寺坐西朝东,面对摩天接云的恒山主峰天峰岭,背靠恒山的另一座主峰翠屏峰。全寺为木质所建,楼体大都悬空,下面就岩支撑的木柱都不及碗口粗,共有大小殿阁40多间,各种雕像80多尊,悬空寺距谷底有26米,它的最高处离地面大约有50米,举目远眺,悬空寺像一块玲珑山木雕镶嵌在翠屏峰的万仞峭壁上。来过的游客都会说这么一句话:未上悬空寺,心倒是给悬起来了。因为悬空寺结构之惊险,造型之奇特,却令人叫绝。现在我们就一起想悬空寺出发吧。
很多游客是不是都在好奇古人是怎样凭虚而建悬空寺的是吧,相传,在当年修悬空寺时,一位姓张的师傅率领一群巧匠承揽施工,他们把所用材料在山下加工,然后绕几十里山路运到寺顶山头,连人带料吊下半崖,凌空施工,然而悬空寺的整个建筑是依据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尤其是连接栈道的支撑木把悬空二字体现得淋漓尽致。至今我们还可以看到因为相互连接而留下来的铁环。
现在,让我们从侧面看一看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悬空寺是凹进崖龛中的,三面环山,不受西北来的任何气流袭击,一天内日照时间只有3个小时,可少受日光侵蚀,延缓风化。可见,古人对建筑气象还是颇有研究的。
各位游客悬空寺的游览我们到这里就结束了,这其中的奥妙你就慢慢去品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