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学校 授课班级 皮内注射法 荣昌职教中心 08护理高职 版本 授课教师 授课地点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萍 多功能护理室 课型 课时 教具 理实一体化 2课时 多媒体课件、 教学素材 以“建构性学习主义”理论为支撑,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学习平台, 设计理念 采用项目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主 动参与、合作交流、探究发现中完成既定教学目标 本节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护理技术》第十章第四节内容,本章介绍了药物治疗教材分析 的基本理论和各种给药技术,《皮内注射法》是对前面知识的总结、拓展和应用,为后面的知识奠定基础,起承上启下作用。 知识储备:学生具备一定的临床护理知识,但对知识的整合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差; 学情分析 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独立思考问题,以人为本思想不足,缺乏有效护患沟通能力 心理特点:对注射期盼已久,但不敢面对真人注射现象突出,且安全意识不足,厌烦老师单一的教学方式。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说出皮内注射法操作要点并能进行正确规范操作 通过体验感受、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学习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让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慎独的护理工作态度和以人为本的护 理理念克服畏惧心理,增强注射信心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皮内注射法的操作程序 1、皮内注射法操作过程中进针角度、深度的把握、皮丘大小及推药量 2、皮内注射法操作过程中学生畏惧心理的克服。 项目教学、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方法 1、 安全教育 课前准备 2、 科学分组 3、检查仪表、精神状态 4、相关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视频播放“感冒打针,一命呜呼”。 提问:“病人的死归根结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5 分钟 底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主导活动 导语“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小感冒不会致人死亡,但是今天,高老师将带大家到西安宋大姐家去看看,为什么40岁的薛大哥就因为小感冒死了呢?” 学生主体参与 观看视频,思考,发表感言 设计意图 通过真实案例震撼学生心灵,让学生意识到皮内注射操作在治疗中是一种常见技能,不仅需要每一个护士真正掌握,而且护理工作必须严谨。 2、播放视频,观察学生反应 3、倾听、总结、引导 病案展示: 向兰,女,15岁,因淋雨后感冒致咳嗽、胸痛于今日8am入院。入院诊断:肺炎球菌性肺炎,医嘱:青霉素800万U静脉滴注。 项目布置一: 以“面对类似病人你又将如何护理?”引入,布置任务。 表演、观看、思考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促使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回忆与复习。 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4、让学生感受职业氛围,确立并认同职业角色。 角色 扮演 感受 新知 13 分钟 角色扮演(生——生) 护士角色要求:必须贯穿以下内容: 1、 为什么做皮内注射? 2、 怎样取得病人的合作? 3、 操作前需评估病人哪些内容? 病人角色要求自由发挥 项目布置二: 小组讨论:换位思考: 怎样让护患沟通更具人性化 将讨论结果写在大白纸上并上墙展示。 深入小组、了解情况。 表扬、鼓励 小组讨论, 记录讨论结果,上墙公布结果。 1、提高学生的护患沟通能力以便达到有效沟通。 项目布置三: 角色扮演(师——生) 要求同上 比较、评价 师生互动(教师表演中注重以人为本) 评价小结 以“当代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观看、思考、对比,有序参观讨论结果,组间互评 树立以人为本思想;达到有效沟通,并完成预期教学目标 学生能直观观看、思考 皮内注射法的各个环节,重点知识浮现 视频播放: 皮内注射法的操作 论知识,还要有过硬的技能操作”引入 播放操作视频 项目布置一: 1、小组总结归纳出皮内注射法的操作流程图 2、列出操作中的核心要点 (难点铺垫第一步) 项目布置二:课堂练习: 请判断以下图片中哪些深度 探究 突出 重点 30 分钟 操作对?哪些错?错在哪里?(难点铺垫第二步) 展示皮内注射法操作流程图: 解释、核对→选部位→酒精消毒→进针→角度5°→深度:针尖斜面→推药0.1ml→皮肤隆起苍白→皮丘1cm→拔针勿按→记录→20min后观察 教师讲解核心环节,辅助教员示教:(难点突破第一步) 项目布置三: 模拟练习两人一组分别练 练习内容: 持针手法;进针手法、角度;针栓固定方法; 难点突破第二步)) 深入小组、指导、讲解 学生用现有资源如笔模拟练习, 将学生归纳总结的皮内注射法操作流程图完善、展示。 本组结果与展示结果对比,再次补充、完善。 出示图片,请学生判断 仔细观察,判断,说明原因 深入小组、了解情况。 查书、讨论、总结,归纳。 通过总结、归纳,重点知识模糊—成形—清晰。 检查重点知识的掌握吸收情况,对错误的操作进行预防。 通过再次对比完善,强化重点。 再次直观感受皮内注射法的各个环节, 做到下针时心中有数,巩固重点,同时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为实践环节打好基础 皮内注射法 (实践环节) 项目布置一:分组练习 1、 任务:用注射用水替代青霉素皮试夜做药敏试验 2、 每人至少练习三次; 练习要求: 严格无菌,程序正确,进针角度、深度、持针方法、皮丘大小在掌握体验 感受 突破 难点 37 分钟 巩固基础上可自主探究。 练习形式: 以操作台为中心,绕台站立:1号—护,2号—患;2号—护,3号—患以此类推。 3、填写操作考核表并上墙展示(附表二) 深入小组,巡回指导,表扬激励。 自己动手,反复练习并不断总结。 每个学生在操作中做到能倾听、能动手、会表达、会思考。同时也掌握了皮内注射法的操作要领,在操作中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突破重点的目的。 项目布置二: 小组自评,总结 每组派代表阐述总结本组操作情况。 针对小组学生的学习反馈,做评价式、解疑式、引申式精讲总结。 每组派代表阐述总结本组操作情况,并将操作考核表报告汇总,展示。 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吸取精华,达到知识的整合、共享、升华 奖励 表扬 体验 成功 3 分钟 课后 能力 拓展 结束语 1 分钟 针对小组自评阐述,每组评出一个智慧团队(本组除外) 高度赞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迸发出的智慧火花,教师投票评。 小组评 营造氛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动。建立自信。 针对“感冒打针,一命呜呼”案例,为医院拟一份预防护理事故的预案。 “没想到,高素质的护士发源地原来在这里!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的生活会因护士而精彩,中国的护理事业会因你们的加入而更加辉煌!!” 皮内注射法 操作核心要点: 1、 部位选择 ①②③局麻先驱—局麻部位 ①药敏试验—前臂掌侧下段1/3②预防接种—三角肌下缘 2、 进针3、推药4、皮丘 板 书 设 计 ①角度—5°②深度—整个针尖斜面推药量-0.1ml皮丘:1cm;皮肤隆起,毛孔显现 课程特色: 1、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做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2、注重教学方式创新:师带生、生教生教学模式 3、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训中真切感受职业氛围,认同角色、提升技能。真正实现 “教、学、做”结合以及理实一体化。 教 学 反 思 慢,后两次改进较大,部分同学甚至提出了进针过深的校正方法和在操作过程中如何应对不合作患者,如何进针可减轻疼痛等。 学生信息反馈: 在整个操作环节中,同学们因第一次动手打针,不大熟悉,所以第一遍操作速度比较教学是一项充满智慧的活动,“如何有效教学、如何智慧教学’是我一直努力探索的方向,也会持续下去… 附表一
《皮内注射法》课前预习任务表
姓名:
任务安排:
1、请找出预习内容的知识点: 2、请找出预习内容的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3、请找出本课内容与已学知识的联系(包括其他专业知识): 4、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尝试解决问题采用了哪些具体的方法? 2、 目前任然未解决的问题有:
附表二
《皮内注射法》小组合作探究考核表
组长:记录员:中心发言人:候补发言人:
小组操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解决问题采用的方法: 本组操作中凸显的优势: 建议: 本组最佳成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