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欲扬先抑描写一人】
一张枯瘦的脸上架着一副厚厚的“啤酒瓶底”,黑黑的面庞,长满了“青春美丽”痘,构成了毫无气质的他.他看上去有二十多岁,教我们语文. 他一走上讲台,放下书,便对我们说:“我姓吴,名帅,担任咱们五年级一班的班主任——”“主”字拉得特别长,他发现了我们捂着嘴在偷偷地笑.长得如此“困难”还帅呢,我这样想着,等他把最后一个字说完,我们的笑声像开了闸一样.“吴帅,无帅也,名副其实嘛!”瞧,倒挺会为自己打圆场,“我希望大家和我交朋友,今后能天天这样快乐.”嘿,油嘴滑舌的,但不知为什么,我开始喜欢上了这位老师.
能顺着我们的性子,挺现代派的.有一次,我们正上课,突然,一只淘气的小麻雀飞进了我们的教室,在屋子里盘旋,把房顶的尘土都碰撞下来了.“快看,麻雀!”“嘘,乖乖……”一开始大家还窃窃私语,不一会儿,教室里便炸开了锅.“安静,安静!”老师用板擦敲桌子像打鼓,可仍无济于事,看来,课是上不成了.“同学们,下面我们暂停上课,让我们一起赶走小麻雀,好不好?”吴老师大声说.同学们立即欢呼起来:“帅老师万岁——”咦,“无”字怎么去掉了?大家自然明白,以前的老师是绝对不允许我们这样做的.
同学们使出各自的招数,有的站起来喊叫着,有的挥舞尺子驱赶着.帅老师也像个孩子似地和我们一起驱赶着小麻雀.小麻雀东飞西撞,慌乱中终于从敞开的窗口飞了出去.这时,帅老师竟没有忘记他的本职:“下面,大家写一篇作文,把同学们赶小麻雀的动作、表情、语言写出来,题目叫《赶麻雀》”唉——早知如此,不如不赶麻雀了!
从此,吴帅老师就成了我们的帅老师.教师节快到了,又该给老师寄贺卡了.上面写些什么好呢?我想,就这样写吧:“吴老师:真想再叫您一声帅老师,真想再和您一起赶麻雀,真想再做一次您的学生……
【篇二:欲扬先抑描写一人】
写人作文技巧之欲扬先抑:以抑起扬,深入人心 【技法说明】
“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指作者本来要大力赞扬的对象,在文章开始的时候却贬抑他,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颂扬他,即作者对描写的对象先有某种看法,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而否定了原来的看法,得出一个新的结论的写法.这里的“抑”做了“扬”的铺垫,使得“扬”更有力,更突出.“欲扬先抑”法是作者思想感情和情感变化的反映,体现了人们的认识规律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此方法在写作中如果运
用得当,可以使文章情节多变,起伏跌宕,摇曳多姿,曲折动人,能使到文章前后形成明显的反差,对比鲜明,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对象,从而增强对人物正面肯定的表达效果. 【考试要点】
1、“欲扬先抑”既可写人,也可写物,只要运用得当即可
2、从整体出发,处理好“抑”与“扬”的关系,两者不能等量齐观,应重“扬”轻“抑”.
3、“抑”与“扬”形成鲜明的对照,对比强烈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范文
摆渡的老哑巴(小说) 江苏考生
那河,蜿蜒在山林间,它是小镇的命脉,是小镇人与外界惟一的沟通渠道.那船,沧桑中透着古朴,它是小镇惟一的交通工具.正因为有了那河,那船,才有那摆渡人感人的故事.
蓬乱的头发,细小无神的眼睛,扁塌的鼻子,很不成比例地镶在一张皱巴巴的脸上——他的确很丑,再加上天生不会说话,人们都叫他“老哑巴”. 不知什么时候,老哑巴成了小镇上惟一的摆渡人.他默默接过许多人都不愿意拿的撑竿,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一趟一趟地迎送着小镇的乡亲,从不间断.那个古老的开满无名野花的渡口,印满了他蹒跚的脚印.老哑巴的工作,没有丝毫报酬,他也从无要求,人们都说他“傻”.
那天,我和村民一起来到渡口,老哑巴孤独地坐在野花丛中呆呆地望着天.“老哑巴!开船了!”村民一声吆喝,他嘴里“呀呀”应着,很利索地解下绳子撑开了船.船慢慢行着,两岸的芦苇和马尾草摇在微风中.我为了免睹老哑巴的尊容,特意坐到船尾,静静地戏着水.不料,一不小心,新买的拖鞋掉到了河里,我急得大叫,因为那是妈妈早晨买的,丢了肯定会挨骂的.正在运时,老哑巴纵身跳进了河里,一会儿拖鞋便被丢到了我手上,我当时激动得快哭了,竟然顺口说了句“谢谢老哑巴”.村民哈哈地笑着,弄得我颇有几分尴尬.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