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试卷
(课程代码0047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比较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是( A )
A.跨国性和国际性 B.时代性和民族性 C.跨学科和应用性 D.可比性和理论性
2.以下不属于20世纪80年代比较教育“反省期”中开展的争论是( C ) A.关于结构功能理论分析框架的争论 B.关于比较教育中意识形态的争论 C.关于比较教育学科性质的争论 D.关于依赖理论的争论
3.霍姆斯指出,问题法的最终着眼点是( C )
A.提出政策建议 B.鉴别相关因素 C.预言 D.选择问题 4.德国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一种托幼方式是( B ) A.学校附设幼儿园 B.林间“幼儿园” C.“白天的母亲” D.特殊幼儿园
5.日本2002年开始实施《学习指导缌要》,确定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结构是( A ) A.学科、道德、特别活动、综合学习 B.普通科目、非普通科目
C.必修科目、选修科目 D.国语、社会、数学、理科、艺术
6.根据1992年《俄罗斯联邦教育法》,用以称呼俄罗斯高等教育的用词是( D ) A.完全高等教育 B.高等专业教育 C.基础高等教育 D.高等职业教育
7.世界上第一个为继续教育立法,首次提出并使用“终身教育”概念的国家是( C ) A. 美国 B.英国 C.法国 D. 日本
8.在英国教师的职前培养模式中,主要培养小学教师的模式是( C ) A.“3+1”模式 B.“3+2”模式 C.“4+0”模式 D. “3+2+1”模式
9.日本为把学校从官僚行政管理体制的强力约束中解放出来而实行的最新改革措施是( B )
A.建立学校教育的公共治理体系 B.学校管理权利的下放与逐渐本位化 C.在学校管理中强调问责管理 D.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和教育
10.根据我国教育部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高中阶段的课程应该是以( A )
A. 分科课程为主 B.活动课程为主 C.综合课程为主 D.选修课程为主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1.霍姆斯收集资料的框架模式包括( ABDE )
A.规范模式 B.体制模式 C.机制模式 D.精神状态模式 E.自然模式
12.“因素分析时代”主要代表人物包括( BCDE ) A.朱利安 B.萨德勒 C.康德尔 D.施奈德 E.汉斯
13. 贝雷迪提出的比较法包括( ABCD )
A.描述 B.解释 C.并置 D.比较 E.推理
14.埃德蒙。金认为比较教育研究的水平包括( ABE )
A.比较教育的初学者 B.对比较教育有一定背景知识的人 C.比较教育的教育者 D.比较教育的传播者 E.比较教育的研究者
15.汉斯认为影响教育的因素包括( CDE )
A.遗传因素 B.文化因素 C.自然因素 D.宗教因素 E.世俗因素
16.法国学前教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 ABCD )
A.体育活动 B.表达和交往活动 C.绘画和艺术活动 D.科学和技术活动 E.半日生活活动
17.英国公立学校包括( ABCD )
A.郡属学校 B.民办学校 C.专门学校 D.特殊学校 E.公学
18.《美国新闻周刊》将美国大学分类为( ABDE )
A.全美大学 B.全美文理学院 C.全美高职学院 D.地区性大学 E.地区性学院
19.俄罗斯教师考核机构包括( ACD )
A.校评审委员会 B.社区评审委员会 C.区评审委员会 D.州专家委员会 E.国家评审委员会
20.中国社会捐资办学主要包括( ABCD )
A.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办学 B.鼓励社会团体和个人资助办学 C.设立各种教育“基金” D.倡导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助学 E.提倡境外机构捐资助学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 比较研究:比较研究分为比较教学法和教育内部分析与文化内部分析两个领域(1分)。前者是指对各国学校教学过程的比较研究;(1分)后者是指系统地研究影响教育制度的历史的、文化的、政治的、宗教的、经济的力量,以及教育又如何反作用于这些社会子系统。(2分)
22.萨德勘的分析范式:萨德勒强调意义理解的分析范式。(1分)主要致力于探讨造成不同教育体系的社会和文化背景,(1分)注重通过理解、直观感悟等形式来界定决定教育的文化或制度性因素。(2分)
23.美国《开端计划》:1965年美国联邦政府与国会颁布学前教育《开端计划》。(1分)开端计划初期只是1964年《经济机会法》中的一个社区行动,旨在向贫困家庭的3-5岁儿童与残疾幼儿免费提供教育、营养与保健。(2分)从1965年起由联邦政府与地方当局合作实施,延续至今。(1分)
24.美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2002年布什政府颁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以提高美国公立中小学的教学质量。(2分)法案提出让“每一个儿童都必须通过受教育使其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1分)几乎对美国义务教育质量控制的各个方面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1分)
25.学校管理:是一种以组织学校教育工作为主要对象的社会活动,(1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不定期的手段和措施,(1分)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1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26.(本题6分)简述比较教育的历史分期。
答:比较教育自19世纪初产生以来经历了200年的历史,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1分) 比较教育的“史前阶段”,可以一直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1分)
“借鉴时代”,是严格意义上比较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以1817年开端到19世纪末期结束。(1分)
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的形成时期,称为“因素分析时代”。(1分)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是比较教育的“社会科学方法时代(系统科学分析阶段)”。(1分)这一时期又大致分为发展期、高原期、反省期、扩展期和深化期。(1分) 27.(本题6分)简述教师教育在职培训体系的主要模式。 答:从世界范围看,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以高一级院校和教师培训机构为主体的教师培训模式。(1分)该模式的载体有两种:一种是以大学、师范院校为培养机构;另一种是以专门的教师进修机构为培养机构,共同组成高校培训与培训机构培训模式。(1分)
第二类是学校本位的教师培训模式。(1分)由教师所在的学校自主邀请有关单位共同制定培训计划、目标、内容,并组织实施教师培训,主要特点是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1分)
第三类是远距离的教师培训模式。(1分)广播电视教学、电话教学、计算机网络教学等多种现代教学技术都被广泛应用其中。(1分)
28.(本题8分)简述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答:从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重点主要围绕办学规模和质量保障两个方面。(1分)
一是扩大学前教育规模,促进学前教育普及发展(1分)。主要的举措包括:加快完善乡村学前教育服务网络,一是扩大城镇地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以多种方式扶持企事业单位办园、集体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1分)
二是加强学前与小学的协同,实现双向衔接与相互配合。(1分)
三是明确政府所承担的职责,改善学前教育的质量状况。(1分)要加大政府的相应投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1分)通过质量评估与保障机制来
促进学前教育质量的改进。(1分)
四是规范幼儿园办学标准,建立幼儿教师准入制度。(1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29.试述大学使命的变迁。
答:大学使命就是大学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大学所能承担的社会责任,(1分)大学使命既是大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和外在形式,也是大学基于大学理念所应进行的实.践,是大学的重大职责和根本任务。(1分)
大学最早出现在中世纪后期的欧洲,(1分)此时的大学为罗马教堂、政府和自治地区培养神职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律师、政治家和商业人员,明确把教学和学问作为大学目的。(1分)可见,大学创立之初是以传递知识和培养人为主要目标。(2分)
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的德国模式,尤其是普鲁士新办.的柏林大学,强调大学的使命不仅是教育人,同时还要成为知识创造的源泉。(1分)这种理念和模式逐步扩散到美国、英国以至全世界,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一项重要使命。(2分)可见,19世纪以来,除了教学之外,大学又增添了科学研究的使命。(2分)
大学使命的第二次转型是由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引发的。(1分)随着民主理念在美国大学的影响日益扩展,公共服务作为大学的使命正式走入公众的视野。(1分)“威斯康星理念”的提出和践行进一步加强了大学社会服务的使命,使大学在教学和科研之外还被赋予了第三项使命-服务社会(2分)。
大学使命的每一次演变、发展和创新,都激发了大学的活力,推动了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确立了大学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和地位。(1分) 30.试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终身教育的兴起背景及当代实践。 答: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起并推行终身教育的国家之一。(1分)
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美国经济在取得巨大繁荣的同时,美国社会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其中种族、贫困和民族歧视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问题。(1分)另外教育上的落后状况严重影响了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1分)因此,美国联邦政府在大量投资发展普通教育的同时,也对成人教育给予了相当的重视。(1分)1966年美国通过了《成人教育法案》,详细规定了成人教育的经费、教师培训及总统、国会和各州的成人教育管理权限。(1分)该法案的颁布,使得美国成人教育的开展有了法律的保障。(1分) 美国终身教育的实践和发展是与成人教育的发展紧密联系的。继《成人教育法案》颁布之后,美国又颁布了《终身学习法》,也叫《蒙代尔法》。(1分)该法案主要包括终身学习产生的原因和特点、终身学习的范围、终身学习的活动三方面内容(1分)。之后,联邦政府负责了不少终身学习项目,积极参与了终身学习的实施,但实际投入非常有限。(1分) 从美国终身教育的现状来看,主要有:
(1)补偿教育,对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导致学习失败的儿童或成人提供的基础教育。(1分)
(2)成人职业培训,在各种职业部门开展的,帮助雇员提供工作水平、个人能力和知识水平的职业培训项目。(1分)
(3)企业内的教育,是由企业自己花费人力、财力、物力培训本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项目。(1分)
(4)学校开放,较大的州立大学中都有“大学开放部”,以“非传统”型学生为教育对象。(1分)
(5)社区学院,承担中等教育以后的各种教育训练的综合体,在美国终身教育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1分)
(6)“无墙大学”,自身不开设课程,由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按计划学习,设有专门
教师指导。(1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