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高亢 摘要:十八世纪末哥特式小说出现以后,哥特式的艺术手法就在文学创作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成为了现"3代英美文学中的一种创 -作传统,具有深远的影响。哥特传统就是指对社会的黑暗和暴力通过神秘和恐惧的形式采进行揭示,从道德层面对这些黑暗和暴力进行深 刻的探索。哥特文学整个的发展过程都受到了英关社会、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英美文学也受到哥特文学的影响。在这种相互影 响与融合的过程中逐步出现了影响广泛的哥特式传统。 关键词:英美文学;哥特传统;特点 英美文学中很多优秀的恐怖文学作品的创作都是在哥特小说的影响 之下出现了,逐渐形成了持续发展、影响深远的哥特传统。在当前英美 文学研究领域,哥特文学史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哥特文学的研究 成果不断等多的同时,也在深度和广度方面有所拓展,使英美文学甚至是 欧洲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文学的发展与哥特传统连在了一起。本文通过对 英美文学中哥特传统的起源与发展的论述,总结出了哥特小说的普遍特点。 哥特文学大多数以古堡、荒野或者废墟作为背景,故事情节中恐怖与刺激并 存,内容中不乏凶杀、复仇、乱伦等内容,甚至有一些鬼怪等超自然的 现象,哥特文学的这些特点与哥特小说浪漫主义文学的色彩,使哥特文 学成为了“黑色浪漫主义”。哥特文学的作品中的气氛大都是神秘的, 恐怖的,内容中充斥着悬念,有着自身特有的艺术震撼力。 “哥特”这一词汇的由来 “哥特”一词的最早出现,经过考证其实是北欧条顿民族中一个部 落的名称。哥特部落存在的时代西罗马帝国十分辉煌,随着西罗马帝国 在公元5世纪的灭亡,哥特部落民族也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但是哥 特人的英勇善战的身姿和精神并没有随着民族的灭亡而消失,哥特部落 也给南欧人尤其是意大利人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让他们体 会到了既害怕有非常痛苦的杂乱的心情,这种心情同样也让南欧人记忆 犹新。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一千多年以后,意大利人法萨里仍然被“哥 特”一词所影响。这种民族的震撼在他的骨血力不可磨灭。法萨里这个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面对着塔尖高耸、石壁厚重、窗户狭窄、玻璃 染色、地道阴森风格的中世纪建筑时,有着十分厌恶的情感,于是用 “哥特”一词来命名这些建筑。在之后的发展中,“哥特”一词渐渐被 人们赋予了更多的含义,而这些含义也渐渐固定下来,包括野蛮、恐 怖、神秘、黑暗、中世纪等等。 在十八世纪中后期的时候,“哥特”一词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代表 着一种新型的小说体裁。《奥特龙多堡》就是“一个哥特故事”,其作 者贺拉斯・华尔浦在创作的过程中,不管是主题,还是具体的时间、地 点、情节和艺术手法方面都确立了哥特的形式,这部作品使得英国文学 冲出现了哥特小说的概念。哥特传统以贺拉斯・华尔浦《奥特龙多堡》 为标志在英国文学中开始繁盛。哥特式的小说的背景常常是古堡或者废 墟,通过独特的手段将社会中凶杀、暴力、复仇等黑暗的一面揭露出 来,并且有着神秘和浪漫的色彩…。 二、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 哥特传统是从贺拉斯・华尔浦的《奥特龙多堡》这部作品开始的, 自此之后英国很多文学作家开始对这部著作进行模仿,随着作品的越来 越多,哥特传统的影响渐渐影响到了欧美其他国家的文学创作,这种影 响在美国表现的尤为显著。作家在作品中有哥特传统的体现,甚至是诗 人也深受影响,这些人有的直接创作哥特式的故事,有的则是在作品中 创作元素中体现哥特式。美国的布朗、詹姆斯、霍桑、马克・吐温,英 国的雪莱、拜伦、康拉德、狄更斯、勃朗特姐妹等,他们都受到了哥特 传统的影响,作品中都有哥特式元素的存在 J。 哥特传统的早起作家不仅仅只有贺拉斯・华尔浦,克拉利・利弗、 安娜・拉德克利夫和马修・刘易斯都受到了哥特文学的影响。可以说是 哥特传统的早期代表作家。《尤道弗神秘事迹》是作家安娜・拉德克利 夫创作的一部讲述一位少女经历的种种恐怖事件,故事的发生地点正是 哥特文学中常用的城堡、修道院,这部作品实际上是对贺拉斯・华尔浦 的哥特传统的继承,是一部影响非常深刻的典型的哥特式作品。马修・ 刘易斯则利用古老的府邸、阴暗的通道这些元素在《修士》中营造出了 前所未有的哥特式恐怖。 哥特式发展到当代之后,其创作则更加直接地指向了恐怖的源头, 一这也正是哥特传统最为繁华的时期。英国的勃朗特姐妹和玛丽・雪莱的 作品中,主要是孕育哥特传统来对道德进行探索,通过对一种及其深刻 的恐惧的表现来体现作者心中深深的忧虑。到了十九世纪初的时候,哥 特传统的中心从兴起地英国向着美国转移。美国的文学作家通过将阴暗 的古堡、黑夜等哥特式的元素与美国本民族地域特色、历史背景等结合 起来,更加侧重对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进行哥特式的描写 j。霍桑和他的 作品《红字》就是这类作品中的典型代表,充分将哥特传统与清真教的 完美主义都体现了出来。弗兰纳里・奥康纳的哥特传统从本质上来分析 实际上就是对霍桑的继承,在弗兰纳里・奥康纳的作品中不仅将哥特式 的创作手法使用娴熟,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实践并获得了突破。《怪异 故事集》中爱伦・坡利用哥特传统对人物的颓废心理和面对死亡时的恐 惧心理进行描述。《心肝》是现代小说家莫里森的哥特传统代表作,在 作品中运用了血腥、闹鬼等情节对美国历史上的黑奴制度的黑暗进行揭 露。这些作品在主题、情节、创作手法或者其他方面都巧妙地运用了哥 特因素,是这一时期哥特文学不断发展的推动力。 当下,在英美文学的哥特传统中,拉丁美洲的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 主义等已经融人其中,将矛头指向了种种黑暗。《我弥留之际》、《八月 之光》、《喧哗与骚动》等一系列作品中,福克纳用荒凉的院落和道德 已经沦丧的人们来对美国南方地区没落的原因进行揭示。 三、英美文学中哥特传统的特点 3.1哥特传统的边缘性。哥特传统从产生开始就与其他的文学形式进 行不断的融合和发展,但是哥特传统边缘f生的特点却一直没有改变。哥特小 说的产生就是为了对处于主流地位的理性思想进行反驳,同时哥特小说也在 这种斗争中得到了发展。就在这种冲突中发展的隋况之下,哥特传统始终没 有在文学领域处于中心地位。哥特传统的边缘性并没有因为哥特文学的壮 大而发生改变。这种边缘性具有着深刻的根源:一方面是哥特文学的创 作手法带有趣味和讽刺的意味;另一方面是哥特传统经常是通过暴力和 血腥等场景来揭示社会黑暗,使得哥特传统趋于大众和平民化。 3.2哥特传统的批判性。哥特文学兴起于欧洲的历史变革时期, 这一时期走向极端的理性主义与新古典主义之间的冲突不断,这在一定程 度匕影响了哥特传统,使哥特传统的创作风格是狰狞的、极端的。小说家们 在哥特文学作品中通过创作极端的场景和情形给人们带来黑暗、阴森的气 息,淋漓尽致地表现黑暗与暴力。这就是哥特文学的批判性所导致的。 总结: 、哥特传统其实就是运用超现实的艺术手法对恐怖、神秘的事件的进 行描述,通过这些暴力、血腥等哥特因素来揭示人性和社会的黑暗。在 哥特传统的发展历史中,不管哥特传统如何发展,揭示邪恶与黑暗、表 现善恶与道德的主旨并没有发生变化。作为英美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流 派,哥特传统对英美的文学甚至整个欧洲的文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哥特传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认识社会的独特方式,也是英美文学特殊艺 术魅力体现的途径。(作者单位: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 参考文献: [1] 王晓姝,刘艳.哥特的土壤《奥赛罗》的重写——查尔斯・布鲁 克登・布朗《威兰》的创作论研究[J].中国比较文学,2010, 55(24):l3一l6. [2] 蒲若茜,陈文龙.哥特小说中的伦理道德因素——以《修道士》 为例[J].“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 会论文集,2012,20(01):17—23. [3] 高翔戴,谓丽娟.绽放在哥特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论弗兰蚋里・ 奥康纳4、说的哥特艺术[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13,11(01):53—57. 作者简介:高亢(1992一),男,汉族,籍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