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质量监督抽查可靠性的影响原因与措施
近年来,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行业形势在逐年上升,因此成品油的社会需求量也在逐年上升,以零售为主的各大加油站遍布每一个公路段,有一些不乏处于偏僻偏远地区,而在利润的诱惑下,一些成品油销售者利用各种手段掺假,以不合法的手段谋取利益,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甚至威胁他们的生命健康。由此,对于成品油的监管需要加强重视,重新整顿市场,以此来维护消费者权益。
标签:成品油;质量监督;抽查可靠性;影响原因;措施
1 影响成品油质量监督抽查可靠性的因素
1.1 抽查的内容不够具体化,过于笼统
质监部门所制定的成品油抽样调查内容是统一的,但是市场上的成品油质量存在很大区别,如果一味的用一种标准去监测准确性和可靠性都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而且抽查的成本也会很高,这种方式是不利于成品油监测的。
1.2 重复性抽检情况严重
目前,影响成品油监管抽查可靠性另一个因素是多重抽查,即企业总公司、地方质监部门以及区级、国家级质监中心等多个监管部门都要进行重复性的抽查,这也增加了抽查的成本,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其实,多重抽查工作都是重复性的,并且抽查结果都一样,而这种重复性的抽查并没有多大意义,如果能够将抽查结果形成资源共享,就可以减少复杂冗余的抽查过程,从而降低企业相应的压力。
1.3 抽查工作缺乏全面性
随着成品油的需求量在不断加大,地处于偏僻和偏远的公路段也逐渐建立起很多的加油站,而监管部门对于成品油的监管往往只注重在市区,而忽略了这些偏远地区加油站的监管,对于成品油抽样也多集中在市区的加油站,导致这些加油站出现重复性的抽查,而给偏远地区的加油站有机可乘,出现对成品油进行肆意掺假的现象,这是质监部门监管工作缺乏全面性的重要问题。
2 成品油质量监督抽查可靠性的改进措施
2.1 保证抽样检查的严格性
目前,成品油的监督和管理在落实方面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成品油商家并不能重视抽检工作,甚至有些商家有抵触心理,这导致质量抽查存在一定的难度。有些商家故意推诿抽查,或者不配合工作,导致有些抽查工作不得不中断,
要避免这样的现象首先监管部门一定要树立起监管严肃性,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抽检,在抽检前就做好各种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必要时通过行政手段以保证抽检工作的正常执行。
2.2 抽检工作要具有灵活性
由于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计划基本没有大的变化,每年甚至每次抽查的时间、样本都基本一样,导致很多的商家都能够掌握抽查的规律,这样他们就能够在每年临近抽查时间段对成品油着重进行管控,以应对抽检,这样监管部门抽检的样品一定是在商家可控的范围内,所以不会出现什么质量问题。针对这样的现象,监管部门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善措施,首先一定要对抽检计划进行改进,采用灵活性的方式去实施抽检工作,避免一些商家投机取巧。
2.3 保证样本的真实性
为了应对监管部门的抽检工作,很多商家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保证产品的质量。最常见的就是商家已经掌握了监管部门的抽查时间和抽查地点,所以就会在抽检可能发生的临近时期生产销售一批质量较好的成品油,以做足准备等待抽检,这样抽检的结果一定是合格的。但是在抽检工作结束后,商家为了利润,就会马上下架这些高质量的成品油,生产工艺及标准又会降低成原来的。对于一些稍大一点的企业来说,为了企业的品牌仍然会按照国家的标准来生产产品油,而对于一些较小的和生产能力较弱的企业来说他们很可能就会在抽检工作结束后生产销售一些不合格的成品油。这种现象严重的致使成品油的质量监管抽样性的真实性受到考验,对于样本的真实性完全掌握在商家手中的问题,会使抽查失去监管的本身意义和作用。
2.4 加大案件查处力度
各区市场监管局应通过检查、抽检、投诉举报、媒体反映等多种途径发现案件线索,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对涉油案件依法一律从严从重处罚,并将查处结果录入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每月底前应将《查处抽检不合格成品油案件统计表》报送市市场监管委成品油质量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报送已办结案件的处罚决定书。当月没有报送内容的区市场监管局应执行零报表制度。
3 结论
成品油的质量问题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更关系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监管部门是重要的质量监管和保障部门,因此必须肩负起社会责任和义务,要从根本上杜绝成品油问题的发生,加强监管力度,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采取多样化、有效化的方式做好成品油的抽样性检测工作,以此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的稳定。
参考文献:
[1]王凯翔,周勇,李铁蕾.成品油协同监管机制及平台研究[J].电子测试,2017(05):151-153.
[2]李晓辉,王炯,蔡啸.成品油协同监管平台部署模式研究与设计[J].电子测试,2017(17):62-67.
[3]李健.產品质量监督抽查有效性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4]尤海云.如何提升监督抽查工作有效性措施的探讨[J].商品质量,2012(7):20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