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 |。。 |誓 0| l ll≥ t|。。一 -t ≮ _ | ≈ i 高校离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刍议 鲁玲 高校离退休人员是一个特殊的老年群体,其中不 理论水平高、有热情和威望、身体健康的老同志,充 仅有阅历广、德高望重的管理人才,更有学识渊博、 业绩卓著的专家、教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高 校130余万离退休人员中高级职称者达73万,其中仅 有20%~30%的人被返聘在教学、科研与社会事务等 方面工作。如何利用高校离退休人力资源档案,更好 地发挥老同志的作用,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 题。笔者结合本校实际,提出加强和完善高校离退休 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若干建议。 1高校离退休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作用 1.1可以帮助部分高校解决高层次人才紧缺问题。 我省部分高校自1999年以来受扩招和升格的影响, 急需补充大批高层次人才来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而 短期内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又不可能实现,因此, 聘请资深老专家、教授就成了快速而有效的途径。 河南大学是一所具有近百年历史的高校,1600名离 退休人员中,75岁以下者约占80%,其中副高职称的 400多人、正高职称的近200人,他们70%以上身体 健康,能够并愿意承担工作。我们根据兄弟高校的需 求,进入微机管理的离退休人力资源档案的专业技术 人员类,再按专业、年龄、身体状况等排列比较,挑 选出适宜的人选。十年来,我们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几 十位离退休专家,他们在新的岗位上教书育人、科学 研究,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2为教育教学督导工作服务。教学工作是高校的 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为了提高 教学质量,很多高校组建了“教学督导组”,对任课 教师进行不定期的听课。在职教师业务繁忙,离退休 人员就成了最佳人选。我们通过档案记载的相关信 息,对教学科研业务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教学经 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分专业、分层次组织他们参加 教学督导组。多年来,他们不仅为中青年教师传授宝 贵教学经验,还积极为学校的教育改革献计献策,为 我校本科“评估达标”、“省部共建”作出了很大贡 献。 1.3为大学生的健康成才服务。离退休人员是党的 历史见证人,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传承者。他们 用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与人生体会,对当今大学生进 行思想教育,具有特殊的效果。我们分别在行政管理 干部档案、专业技术人员档案中选调出组织能力强、 实“校关工委”领导班子或担任日常办事机构负责 人;选派奉献意识强的老同志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 建立了一支近700人的“离退休关工委”队伍。他们 通过资助贫困生、作专题报告会、上党课等形式,致 力于大学生的健康成才,成绩斐然。我校关工委曾连 续四次获得国家教育部先进集体;退休干部贺陆才、 肖聚银同志分别获得中关工委和教育部“关心下一代 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 2高校离退休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现状 高校离退休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大 多高校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2.1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大多数高校存在着 观念上的误区,认为档案管理只是保管档案,没有开 发利用的必要;没有设立离退休专用档案室和专职的 管理人员,并且多为兼职,专业对口的少。 2.2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管理分散。由于高校离 退休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还处于初始阶段,制度不 健全。档案收集的材料不全面,管理分散,遇到问题 时相互推诿,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2.3现代化管理方式滞后。目前,大多数高校仍停 留在传统的手工检索的管理方式上,效率低;有的虽 然配备了计算机,但只限打字,没有充分利用。 3加强高校离退休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 3.1提高认识,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作为高校管理 层要真正认识到离退休老同志人力资源是种财富,他 们具有深厚的政治资本、知识资本和关系资本的优 势,并且老同志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拿来就能 用。因此,应提高对离退休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认 识,改变不规范的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制度,使档案 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2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人员培训。离退休人力 资源档案管理是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管理人 员既要具备档案管理知识,又要懂得离退休管理及人 力资源开发等知识。引进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档案事业 发展的必然要求,并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业务培训。 3.3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利用率。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高校离退休人力资源档案管理 鹚囊锗理 2/2010 i总第183期 }83 工作园地 。 一 囊蝥 篱 。 一 0 _t 高校档案在大学生教育中的功能 一李艳玲 l加强高校档案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 性 1.1 “丰富的馆藏、巨大的教育价值”是高校档案强 化教育服务功能的基础条件。高校档案是高校在从事 教学、科研、党政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 的对学校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 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涵盖了高校教学、科研、 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及学校各个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 事件、参加或举办的重要活动。它包括的德育素材非 常广泛,从历史的到现实的、从物质文明的到精神文 明的、从自然科学知识到社会科学知识,以其历史 性、直观性、原始性、知识性和内容丰富、信息量 大、富有学校特色等优点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素 材。 1.2新形势下,高等学校迫切需要利用档案信息对大 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目前, “个人享乐”与“拜 金主义”等消极观念蔓延到校园;网络不良信息的冲 击,高校扩招带来的生源素质下滑,都令部分学生道 德水准下降。而高校档案馆(室)丰富的馆藏、包罗 万象的资料具有丰富翔实、生动鲜活、易于接受等特 点,十分符合大学生身心特征和“坚持以人为本,贴 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要求。 1.3积极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档案自身发 展的需要。把档案工作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能够拉近学生与档案本身的距离,提高档案的知名度 和透明度,提高社会对档案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保护 和利用档案,发挥档案的作用。 2挖掘档案内涵,增强高校档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中的服务功能 2.1创新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要创新档案工作 的服务理念,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摆脱高 校档案工作受传统理念的束缚,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 务,积极参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 2.2挖掘档案内涵,丰富信息资源。要扩大档案的收 集范围,丰富馆藏信息资源,深入挖掘高校档案信息 资源内涵,展示大学文化精髓,用丰富的内容和翔实 的史料来吸引大学生。如:历任校级领导、知名校友 或校内著名专家、学者的活动照片、获奖证书、科研 成果、先进事迹材料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今天我为学校而骄傲”的意 识,激发“明天学校为我而自豪”的豪情。 2.3深化档案编研工作,增强教育服务功能。要有目 的地对分散在档案中的信息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全 面、系统地汲取学校档案的精华,将高水平的编研材 料奉献给师生。如:利用教师的科研档案编研出版科 研资料集,让学生感受到学校浓郁的学术氛围,在潜 移默化中树立起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组织编写《大 事记》、《校史》、《年鉴》,从历史的高度纵观学 校的发展历程,真实生动,使学生有“追根溯源”的 满足感和对知识与真理的渴求。 2.4拓展服务渠道,展现历史真实。一是举办具有教 育意义的专题展览,如校史实物、图片展览,培养学 生的荣誉感,激发学生爱校的热情;二是充分利用 “校园网”、“广播站”、“校报”等媒体来展现学 校优秀的文化资源;三是大力营造档案馆(室)文化 氛围,构建档案馆(室)和谐的育人环境。争取使每 位利用者都能感受到学校发展历史,增强自信心与自 豪感。 2.5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高校档案管理 者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加强档案信息化建 设,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同时,要努力建设一支高 素质的具有专业化水平的建档、管理、讲解、研究队 伍,增强高校档案爱国主义教育的服务功能。 (作者单位:开封教育学院 来稿日期: 2009-12-20) 的“信息化、网络化、市场化”已成为当务之急。我 们应在现有基础上,积极研究档案管理的新形势和新 技术,解决档案管理中的“新问题、新困难”。如: 通过建立离退休人力资源电子档案的方式,利用计算 机存档、阅文和查档,实现信息化管理,使高校离退 休人力资源档案信息与各高校及国家主要人才市场联 网,以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来稿日期: 2009—12—20) 84 i档案管避 2艘n10 l 总第{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