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中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课程性质 适用专业 先修课程 并修课程 总学时 使用教材 体育保健课(1) Physical Health Care 必修课 学校各专业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36 总学分 2 庄建国 .《新编大学体育教程》.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年 阅读参考书目及文献: 参考书目 《体育保健与养生》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9年参考专业刊物:健与美 心理与健康 健康报 教学方式 考核方式 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讲解示范 平时成绩,期中实践教学报告,学期考试 课程概述:保健课是针对有生理缺陷、体弱或有急、慢性疾病以及受伤导致长期不能正常上体育课的同学开设的一门适应性体育教育课。课程主要以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康复学、心理学等运动人体学的知识为基础,以中国传统养生方法和西方体育疗法相结合作为康复手段,达到适应性体育教育的目的。通过体育保健课的学习,学生能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提高适应能力,同时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健康状态制订科学的运动处方,从而达到提高心理素质,增强体质或疾病康复的目的。 --
--
学 时 分 配 表 类 别 教 学 内 容 公共体育知识 体育锻炼原则、内容与方法 体育保健导论 运动人体科学基础 理论部分 健康与保健养生 按摩与保健养生 运动卫生与健康 运动负荷与疲劳 运动损伤与康复 终身体育锻炼 运动处方制订 实践部分 其它 传统养生康复 传统养生康复 考核 机动 学 时 1 1 2 2 2 2 2 2 2 2 2 4 8 2 2 备 注 其它 总学时合计 36
--
--
一、体育保健理论部分
第一次课
[教学内容] 1. 公共体育知识
2. 体育锻炼的原则、内容与方法 3. 保健课的目的及意义 4. 保健课的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体育与健康、保健课的基础理论(体育锻炼的原则、内容与方法),
使学生了解体育保健对健康康复的重要性,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保健课的目的意义,提高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保健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保健课的目的及意义
难点:保健课的基本要求
[教学课时] 2个课时
第二次课
[教学内容] 体育保健导论
(1) 整体观 (5)阴阳观 (2) 元气观 (6)精气神观 (3) 动静观 (7)治未病观 (4) 形神观
[教学目的任务] 通过学习我国传统保健养生学,在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历代养生家名贤辈出,
并留下浩瀚的典籍,对现代人在保健养生理论与方法上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几种保健养生的基本理论
难点:几种保健养生历史形成和理解
[教学课时] 2个课时
第三次课
[教学内容] 运动人体科学基础
1、身体锻炼的心理学基础; 2、锻炼身体的基本要素 3、锻炼身体的原则与方法 4、锻炼身体的内容与注意事项
--
--
[教学目的任务] 通过学习了解运动人体科学基础,了解探索身体锻炼的定性和定量的标准,
也为了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研究有关的人体科学,了解人体发展的过程和特点,探讨人体的生物属性,即作用于人体发展的各种运动形式。从而通过锻炼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锻炼身体的原则与方法
难点:锻炼身体的内容与注意事项
[教学课时] 2个课时
第四次课
[教学内容] 健康与保健养生
1、 保健养生的基本理论 2、 传统保健养生法 3、 自然力锻炼与健康 4、 营养饮食与健康 5、 运动减肥与健康
[教学目的任务] 传统保健养生方法,从古至今,许多养生家、学者都有大量的、从不同角度 和
不同的侧面进行的详细论述,内容极其丰富多彩,如传统保健养生中的气功、导引术、太极拳、武器系禽戏、易筋经、武术等,通过学习和了解使同学们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锻炼的方法手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传统保健养生法
难点:运动减肥与健康
[教学课时] 2个课时
第五次课
[教学内容] 体育保健按摩
1、 按摩的注意事项 2、 按摩的一般手法 3、 运动按摩 4、 保健按摩
5、 按摩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目的任务] 按摩是利用双手、足或器具进行的各种操作,以提高和改善人体生理功能、消
除疲劳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学习和掌握按摩技术,对保健养生、锻炼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按摩的一般手法
难点:按摩在实践中的应用
--
--
[教学课时] 2个课时
第六次课
[教学内容] 运动卫生与健康
1、 生活卫生 2、 心理卫生 3、 运动环境卫生
[教学目的任务] 其目的就是制定并实施在体育锻炼中所必须遵循的各项体育卫生要求和措
施,从而帮助与指导别人进行科学的、合理的体育锻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心理卫生
难点:生活卫生
[教学课时] 2个课时
第七次课
[教学内容] 运动负荷与疲劳
1运动负荷与疲劳
2 运动锻炼中常见的生理反应 3 不同运动项目的医务监督
[教学目的任务] 为了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及时了解自己在锻炼过程中的生理变化,有助于预
防过度疲劳,有助于调整锻炼计划和运动负荷,并合理安排健身训练内容和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运动负荷与疲劳
难点:不同运动项目的医务监督
[教学课时] 2个课时
第八次课
[教学内容] 运动损伤与康复
1、 运动损伤的分类及原因 2、 运动损伤的预防 3、 运动损伤的急救
[教学目的任务] 通过学习总结研究运动损伤的原因,发病规律、治疗效果及恢复健康的时间等
问题,不仅有效地达到治疗和预防目的,也为改进锻炼中训练的条件和方法提供依据。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
难点:运动损伤的急救
[教学课时] 2个课时
--
-- 第九次课
[教学内容] 终身体育锻炼
1、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和意义
2、少年时期体育锻炼 3、青强年时期体育锻炼 4、不同群体的体育锻炼
[教学目的任务]通过体育锻炼促进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体能增强,推迟衰老,保持心理平衡
和健康、愉快、幸福地生活和工作,因此,一身坚持体育锻炼有助于形成健全的心理状态,一身健康愉快。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不同群体的体育锻炼
难点:终身体育锻炼
[教学课时] 2个课时
第十次课
[教学内容] 运动处方制订
1、 锻炼身体的基本要素 2、 锻炼身体的原则与方法 3、 锻炼身体的运动处方
[教学目的任务] 针对个人身体状况而采用的一种科学的、量化的体育锻炼方法。通过学习给
自己按其年龄、性别、心肺或运动气管功能、运动经历和健康状况等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量。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锻炼身体的原则与方法
难点:制订个性化运动处方
[教学课时] 2个课时
第十一次课
[教学内容] 传统养生康复
1、 太极拳的特点与锻炼身体的价值
2、 学习起势与1-3势:左右野马分鬃,白鹤晾翅
[教学目的任务]通过学习,熟练掌握太极拳拳起势与1-3势;发展学生柔韧性、协调性、灵敏
性素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集体主义观念,克服困难的决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起势与1-3势
难点: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
--
--
[教学课时] 2个课时
第十二次课
[教学内容] 1 复习太级拳前三个动作
2 学习太级拳4-6式:左右搂漆拗步,手挥琵琶,左右倒卷肱 3 辅助内容——协调练习
[教学目的任务]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手型、步型,激发对太极拳学习的兴
趣;通过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太级拳4-6式动作;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左右搂漆拗步,左右倒卷弘
难点:动作的衔接
[教学课时] 2个课时
第十三次课
[教学内容] 1 复习第一至第六个动作
2 学习太级拳7——9式:左右揽雀尾,单鞭 3 辅助内容——协调性练习
[教学目的任务] 1 通过复习熟练掌握已学内容,初步掌握新学动作技术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动作的意识,并进行终身体育教育 3 发展灵敏、协调性、柔韧性素质,增强体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左右揽雀尾
难点:动作的劲力和连贯性
[教学课时] 2个课时
第十四次课
[教学内容] 1 复习已学动作
2 学习10——12式单鞭、高探马
[教学目的任务] 1 通过练习,基本掌握太级拳已学动作 2 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高探马
难点:动作的连贯、节奏的掌握
[教学课时] 2个课时
--
--
第十五次课
[教学内容] 1 复习已学动作
2 学习13——15右蹬腿,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腿。
[教学目的任务] 1 通过练习,掌握太级拳已学动作,动作协调一致 2 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复习太级拳已学动作
难点:右蹬腿,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腿。
[教学课时] 2个课时
第十六次课
[教学内容] 1 考核项目练习
2 测评
[教学目的任务] 1 评估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情况
2 培养学生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太极拳考试
难点:太极拳考试
[教学课时] 2个课时
第十七次课
[教学内容] 修改运动处方
[教学目的任务] 1 评估学生本学期的学习情况
2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制订运动处方
难点:制订运动处方
[教学课时] 2个课时
第十八次课
机动
三、 教学内容纲要
(一) 理论部分 1、公共体育知识
--
--
2. 体育锻炼的原则、内容与方法 3. 保健课的目的及意义 4、课程介绍与要求 (二) 实践部分 1、制订运动处方 2、太极拳1-15式 3、辅助练习
四、成绩考核
(一)内 容 保健课考核 身体素质 平时成绩 (1)课堂表现 (2)出勤情况
(二)考核内容、方法与评分标准
1、保健课(占50%)
内容:1、太极拳1——15式(10)
2、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制订运动处方(40) 太级拳1——15动作 制订运动处方 方法:单人单考 独立完成 评分标准:
评分分为五个档次,即优(90分以上)、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不含60分),具体评判要求如下:
(1)优(90分以上):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订科学、合理运动处方,可操作性强,独立完成。 (2)良(80~89分):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能较好制订科学、合理运动处方,较有操作性,能独立完成。
(3)中(70~79分):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能制订合理运动处方,有操作性。能独立完成。 (4)及格(60~69分):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能制订运动处方,方法无大错误,基本能独立完成。
(5)不及格(60分以下,不含60分):不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能制订运动处方,方法不清楚,不能独立完成。
2、身体素质测试(占20%)
方法:课内测试
3、平时成绩(占30%)
(1)课堂表现(20%)
--
--
(2)出勤情况(10%)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1 基础理论 (1)体育概论 1 (2)体育锻炼原则、内容、方法 2 专项理论 (1) 保健课的目的及意义 (2) 保健课的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体育保健导论 1、整体观 5、阴阳观 2 2、元气观 6、精气神观 3、动静观 7、治未病观 4、形神观 1、身体锻炼的生理学基础; 2、锻炼身体的基本要素 3 3、锻炼身体的原则与方法 4、锻炼身体的内容与注意事项 健康与保健养生 1、保健养生的基本理论 2、传统保健养生法 4 3、自然力锻炼与健康 4、营养饮食与健康 5、运动减肥与健康 按摩与保健养生 5 1、的适应范围和注意事项 2、一般手法 重点:按摩的一般手法 难点:按摩在实践中理论课 (室内) 重点:传统保健养生法 难点:运动减肥与健康 理论课 (室内) 理论课 (室内) 了解历代养生家养生理论和方法 理论课 (室内) 保健课的目的及意义 理论课 (室内) 教学内容 重点难点 备注 --
--
3、按摩 4、按摩 5、在实践中的应用 运动卫生与健康 6 1、生活卫生 2、心理卫生 3、运动环境卫生 运动负荷与疲劳 7 1运动负荷与疲劳 2 运动锻炼中常见的生理反应 3 不同运动项目的医务监督 运动损伤与康复 8 1、 损伤的分类及原因 2、 损伤的预防 3、 运动损伤的急救 终身体育锻炼 1、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和意义 9 2、少年时期体育锻炼 3、青强年时期体育锻炼 4、不同群体的体育锻炼 运动处方制订 10 1、锻炼身体的要素 2、锻炼身体的与方法 3、锻炼身体动处方 传统养生康复 11 1、 太极拳的特点与锻炼身体的价值 2、 起势与1-3势:左右野马分鬃,白鹤晾翅 11复习太级拳前三个动作 12 2 学习太级拳4-6式:左右搂漆拗步,手挥琵琶,左右倒卷弘 3 辅助内容——协调练习 13 1 复习第一至第六个动作 2 学习太级拳7——9式:左右揽雀尾,单重点:锻炼身体的原则与方法 难点:制订个性化运动处方 重点:起势与1-3势 难点: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 重点:左右搂漆拗步,左右倒卷弘 难点:动作的衔接 重点:左右揽雀尾 难点:动作的衔接 实践课 实践课 实践课 理论课 (室内) 重点:不同群体的体育锻炼 难点:终身体育锻炼 理论课 (室内) 重点:心理卫生 难点:生活卫生 重点:运动负荷与疲劳 难点:不同运动项目的医务监督 重点:运动损伤的预防 难点:运动损伤的急救 理论课 (室内) 理论课 (室内) 理论课 (室内) 的应用 --
--
鞭 3 辅助内容——协调性练习 重点:高探马 14 1 复习已学动作 2 学习10——12式单鞭、高探马 难点:动作的连贯、节奏的掌握 1 复习已学动作 15 2 学习13——15右蹬腿,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腿 16 1 考核项目练习 2 测评 修改运动处方 考核项目补测或其他 重点:复习太级拳已学动作 难点:右蹬腿,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腿 重点:太极拳考试 难点:太极拳考试 重点:制订运动处方 17 18
难点:根据自身情况制订运动处方 室内室外 实践课 理论课 (室内 机动 实践课 实践课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