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设计资料。 2、对原始地形作调查分析。 二、材料准备
1、建筑材料、植物、成品与半成品等材料准备。 2、建筑安装机具和施工机械准备。 3、编制各种材料的进场计划.
4、根据材料进场计划,组织货源和加工点. (三)劳动力准备
1、建立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机构。 2、建立精干的施工队组。
3、集结施工力量,组织劳动力进场.
4、向施工队工人进行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 5、建立健全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 (四)施工现场准备
1、做好施工场地的控制网测量。 2、做好“四通一清\".
3、做好施工现场的补充勘探. 4、安装、调试施工机具。
5、根据施工平面图规定的地点安排材料堆放。 6、及时提供建筑材料的试验申请计划. 7、做好雨季施工安排。
第二节、工程定位、高程、水平控制
(一)水准点和基准点的确定: 1、水准点的确定: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用水准仪准确地引测到施工场地附近便于监控的相应位置上,用于监控的水准点位置应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形.
2、坐标基准点的确定:基准点由业主给定,位置应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形,并设置矮护栏加以保护,以免施工中受到损坏。
(二)设置测量控制网:在绿化施工区域设置测量控制网,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基准点;做好轴线控制的测量与校核.场地整平后设10M×10M的方格网,在各方格点上做控制桩,并测出各标桩的自然地形标高,作为计算挖、填土方量和施工控制的依据。用经纬仪将图纸上的方格测设到地面上,并在
每个交点处立桩木,边界上的桩木依图纸要求设置。 (三)工程定位:
1、构筑物及铺地的定位:
⑴根据平面定位图和现场基准点,定出各构筑物及铺地的“十“字中心轴
线。
⑵根据中心轴线,用经纬仪及钢尺定出各构筑物及园林小品的轴线,校核无误后,方可把轴线延伸到构筑物及园林小品外的轴线桩、龙门架上。
⑶画轴线开间尺寸,应用总长度尺寸进行复核,尽量减少分画尺寸积累。延伸轴线标志的轴线桩,龙门架应设在距离开挖基坑上坡近1—1.5米以外,轴线标志桩画出各纵横线代号。
2、园路的定位:根据平面定位图的方格控制网,在地面上按相应比例划好方格,方格标记用白灰划线,在纵横坐标交叉点每隔5个钉1小竹桩,以便控制。然后在定位图上量准园路边线与方格内纵横坐标的距离,再按现场放大了的比例,在相应的方格内定准园路边线的位置,撒上白灰.
3、植物定位:先在设计图上量准树木与方格内纵横坐标的距离,再按现场放大的比例,在相应的方格内定准植树的点位,撒上白灰点,拼块植物的定位方法同园路。
第三节、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一、土方工程
(一)种植土回填:
1、材料要求:土质疏松、通气、排水良好,石灰渣、炉渣、沥青、混凝土等对植物生长不利的物质和粒径20公分以上的石块及树根杂草必须清理干净,严禁回填建筑垃圾和粘重板结的死土.
2、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车路线,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加宽等准备工作。
3、回填时采用挖机整平。严禁使用推土机,以免影响土壤的通气和排水,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回填土应根据设计标高预留沉降量,沉降方法以人工灌水和自然沉降为主。 4、地形整理:种植土回填结束后,要进行地形整理,挖高填低,使地形符合施工图要求。同时把表面土壤翻松,并将整理出的石粒和杂物清运掉。 5、完工确认:检查是否按设计图纸整平土地,坡度是否适当。 (二)铺装园路基层土回填:
1、材料要求:采用塘渣或杂填土,含泥量和含水率应适当,严禁采用耕植土、於泥质土. 2、回填区域应做好排水工作,严禁将回填区域浸泡在水中,回填宜在晴天进行。 3、推土机填土:填土应由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铺厚度不宜大于30厘米。大坡度堆填土,不得居高临下,不分层次,一次堆填.推土机运土回填,可采用分堆集中,一次运送方法,分段距离约为10-15米,以减少运土漏失量。土方推至填方部位时,应提起一次铲刀,成堆卸土,并向前行驶0。5-1。0米,利用推土机后退时将土刮平.最后用推土机来回行驶进行碾压,履带应重叠一半。
4、回填时应分层压实,每层厚度为30-40公分。一般以三至四遍为宜。压路机压实时应控制行驶速度,一般不超过2千米/小时.
5、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车路线,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加宽等准备工作。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⑴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密度: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未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⑵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基底有机物或树根、落土等杂物清理不彻底等原因,造成回填土下沉。为此,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并要求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⑶回填土夯压不密实:应在夯压时对干土适当洒水加发润湿;如回填土太湿同样夯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再予以压实.
(4)雨期施工的填方工程,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层分段逐步进行,重要或特殊的土方回填,应尽量在雨期前完成。雨施时,应有防雨措施或方案。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和地坪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二.铺装 、园路工程
本工程铺地施工程序主要为素土夯实
碎石垫层 C15混凝土垫层 1:3水泥砂浆 面层。园林铺装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园林工程的效果,为此,我们加强施工力量、加强施工质量监督,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实施。在整个铺装工程中,重点设置垫层的密实度和面层的标高的两个质量控制点。 地面施工: (1)、挖方与填方施工:
根据设计的标高进行挖填土方。填方时应先深后浅、先分层填实深处,按施工规范每填一层就夯实一层。挖方时挖出的适宜栽植的肥沃土壤,要临时堆放在广场边,通知监理业主处理。 (2)、场地平整与找坡:
挖填方工程基本完成后,对挖填出的新地面进行整理。要铲平地面,使地面平整度限制在0。05米内.根据各坐标桩标明的该点填挖高度和设计的坡度数据,对场地进行找坡,保证场地内各处地面都基本达到设计的坡度。
根据场地旁存在的建筑、园路、管线等因素,确定边缘地带的竖向连接方式,调整连接点的地面标高。还要确认地面排水口的位置,调整排水沟管底部位标高,使广场地面与周边地平的连接更自然,排水、通道等方面的矛盾降到最低。 (3)、素土夯实:
素土夯实是重要的质量控制工作,首先应清除腐植土,清除地面下隐患。 基础开挖时,机械开挖应预留10-20cm的余土使用人工挖掘。 当挖掘过深时,不能用土或细石回填。 当挖土达到设计标高后,可用打夯机进行素土夯实,达到设计要求素土夯实的密实度.当夯实过程中如果打夯机的夯头印迹基本看不出时,可用环刀法进行密实度测试。如果密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应不断夯实,直到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4)、碎石垫层:
首先要控制碎石的质量。根据肉眼观察,禁止风化碎石进场,避免树枝等有机质混入,并按设计要求控制石子颗粒大小.
标高的控制。为保证广场和路面标高合理,控制造价,保证施工质量,控制好垫层的厚度很重要。在回填时先在场地内设置好标高控制点,并注意对控制点的保护。回填时其虚铺厚度应有所控制,以便在夯实后能达到要求。
碎石垫层的夯实利用蛙夯或人工夯锤进行夯实。 (5)、砼层的浇筑 1、 原材料的选择:水泥选用32.5#硅酸盐早强水泥,碎石要干净,规格、
杂质含量要符合规范要求,黄砂选用中、粗砂,水用自来水,黄砂应按随机取样的原则在试验室做筛分,杂质、含泥量测定符合规范要求。 2、 材料的堆放应按不同品种、种类、规格分别堆放. 3、 混凝土的拌制:混凝土拌制采用机械拌制,搅拌混凝土前,加水空转数
分钟,将积水倒净,使拌筒充分湿润。每盘混凝土卸尽后才能投入下一盘的拌合料。要严格控制水灰比,落度和,搅拌时间。装料顺序应先放石子,再放水泥,最后加砂和水。 4、 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后,应及时运往浇灌地点,在运输过程
中应保持其均质性,做到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 5、 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期间应保证各种机械设备运转正常,水、电、照明不中断,以防出现意外的施工停歇缝,同时应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特别在雨季更应该。 6、 混凝土成型后,为保证水泥的水化作用能正常进行,应及时进行养护,
施工现场砼浇筑后进行自然养护,最高气温高于25℃时,应在6小时内开始养护,洒水养护时间应不少于7昼夜,混凝土必须养护到其强度达到1.2MP. 7、 雨季混凝土施工:应注意天气突变,防止中途停工,或暴水冲刷,准备好
遮盖物和抽水设备,定员定时洒水养护,大面积现浇板可覆盖薄膜并洒水。 8、 按规范做好砼试块. (6)面层铺装
面层铺装是公园铺装的质量控制点,必须控制好标高,结合层的密实度及铺装后的养护。
在完成的砼层上放样,根据设计标高和位置打好横向桩和纵向桩。在砼面层上扫净后,洒上水,略干后先将1:2水泥砂浆在砼层上平铺一层,厚度为2CM厚作结合层用,铺好后抹平。
再在上面浇一层水泥浆,然后按设计的图案铺好,注意留缝间隙按设计要求保持一致,面层每拼好一块,就用平直的木板垫在顶面,以橡皮锤在多处振击,使所有的石板的顶面保持在一个平面上,这样可使铺装十分平整。
铺好后,再用干燥的水泥粉撒在路面上并扫入砌块的缝隙中,使之填满,最后将多余的灰砂清扫干净。
施工完后,应多次浇水进行养护。 五、绿化工程
一、绿化工程施工顺序
定 挖栽植穴 准备种植土 位 验收 苗木栽种 放 养护 样 苗木采购 检疫运输 二、定位放样
本承包人将在完成土方工程平整好的场地上按绿化工程布置的图纸进行放样标出种植地段、种植位置及品种的轮廓,并在种植前把这些布置报经监理工程师的检查认可。 三、栽植穴内的挖掘
树穴的挖掘应严格按设计施工图的施工操作规范的有关规定施工,树穴在挖掘过程中,如果出现积水或地下有大面积的石灰池或建筑土方垃圾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栽植穴要求:
(1)、乔木坑应比土球直径或比根系展开范围大400mm;乔木坑至少深900mm,或比放在合理深度的根部土球或根系底部距坑底深200mm,坑壁垂直,底部水平。
(2)、灌木坑应比土球直径或比根系展开范围大300mm;灌木坑应有足够的深度,灌木土球或根系底部距坑底至少有150mm。 (3)、在种植时,应先在坑底松填150mm厚的表土。 四、种植先后次序:乔木 灌木 花草 时花 五、种植施工技术规范: (一)、苗木质量的承诺
(1)、苗木无缺损树篇、擦破树皮或其他损伤,外观显示出在正常健康状态,能承受上部及根部适当的修剪。
(2)、乔木具有挺直的树干,良好发育的枝杈,根据其自然习性对称生长。 (3)、苗木要求根系完好,生长旺盛,植株病虫害和较严重的机械损伤. (4)、苗木运输过程及运到后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保证维持湿润状态。 (5)、本公司确保成活率达到优良,为使成活率达标,树苗我们做到“随起、随运、随栽”,这是保证苗木成活率的最有效措施。
(二)、苗木在采购、进场、栽种各环节质量保证措施、技术规范 (1)、栽植检查、运送
A、承包人在种植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供有关种植物供应来源的全部资料,并随时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检查。
B、从苗圃或采集场地运出前不少于7天,承包人应以书面通知监理工程师,在苗圃或采集场地挖移以前检查所有种植物。
C、在运出植物前,应由园艺人员按起苗、调运等技术要求负责将植物挖出、包扎、打捆,以便运;任何时候,植物根系应保持潮湿、防冻、防止过热。落叶树在裸根情况下运输时,必须将根部包涂粘土浆,使根部全部带有泥土,然后装在稻草袋内。所有常青树及灌木的根部均应连同掘出的土球用草袋包装;运到工地及种植前,这些土球应结实,草包应完好,树冠应仔细捆扎以防止枝杈折断。
D、草皮、多年生植物以及其他植物应在合适的容器下运输,保护好根系;这些植物发育充分并有足够根系,从容器中移出时应裹满泥土。
E、植物以单株、成捆、大包或容器内装有一株或多株植物运到工地时,均应分别系有清楚的标签,标明植物名称、尺寸、树龄或其他详细资料,这时鉴别植物是否符合规定是必要的。当不能对各株植物分别标明时,标签内应说明成捆、成包以及容器内的各种规格植物的数量。 (2)、储存和保护
A、运到工地后1天内种不完的植物,应存放在阴凉潮湿处,以防日晒风吹,或暂时进行假植。
B、裸根树种应净包打开,放在沟内,根部暂盖壅土,并保持温润。 C、带有土球及草袋包装的植物,应用土、稻草或其他适当材料加以保护,并保持土、稻草等潮湿,以防根系干燥。 (3)、种植
A、种植前,植树坑、乔木、灌木等苗木应经监理工程师的检查,签字认可后即可进行施工。
B、应由有经验的工人,按照正常做法,进行种植和回填土。植物应垂直栽好,比在苗圃的种植深度加深20~30cm.
C、对裸根植物,先将表土放在坑底,其松散厚度约150mm,随即撒布2.5kg(视表土性质而定)有机肥。在肥料上覆盖50~100mm回填土层,使根系不接触肥料。随后将裸根植物放在树坑中央,以自然形态散开根系,所有折断与损坏的根系,应以截去,使根部有良好的生长。在树坑四周及其上回填土并捣固和恰当压紧;当回填到根系一半深度时,将植物稍提起,随即再按每层厚150mm回填土并压实。植物四周应有土围成与树坑大小相同的浅盆形凹穴(浅土盆)的蓄水池,深度约150mm.
D、根部带有土球的植物,应和上述(2)一样进行处理,并将表土及肥料放
在穴内。随即将乔木或灌木垂直栽在坑底放稳,栽种深度应比在苗圃时深25mm。回填土随即填在植物土球周围并捣实。土球上部的麻(草)袋应割开并移去,将土球上部的土松开并摊平,然后将其余回填土填下,还应做好浅土盆的蓄水池。
E、在种植后应按图纸要求,对乔木或灌木浇水,并要浇透,半月之内,再浇透2~3次。其后每周一般浇水一次,视气候情况而定,直到植物成活为止。 F、当需要铺草皮时,在铺植地表的准备工作完成以后,即可铺植草皮,可铺成条状方格.除平铺外,在边坡较高较陡之处可铺植.即铺植的形式按图纸要求,或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叠铺或方格式铺植。铺植后应进行喷灌浇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