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培养目标
知识、能力、素质并重,基础宽、能力强、具有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的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
1.热爱祖国,热爱医学,具有崇高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正确的价值观、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意识,自觉培养优良医德医风,维护病人利益、勤奋学习、严谨求实、富于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为医学事业和社会的发展积极努力。2.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坚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系统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3.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指申请学位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对急、难、重症疾病能进行初步处理。基本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的第一阶段培训要求的临床工作水平;
4.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学位论文 并通过答辩。
5.具有一定的预防医学和群体保健的知识和能力,了解社会卫生系统的基本要素,熟悉国家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有较强的预防及健康生活方式的宣教意识和能力。二、修业年限和时间分配
1.修业年限为八年。 2.时间安排:
医学前期课程,时间一年;
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时间三年;
临床内、外、妇、儿及各科实习教学,时间一年;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1.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2.主要课程:人体构造、分子细胞与组织、代谢与能量、医学遗传与胚胎发育、机体防御与免疫、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总论、病原生物学、药理学总论、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临床系统整合课程及学位课程等。
四、教学基本要求
1.充分借鉴国内外长学制医学教育的有益经验,将学生的职业价值、态度、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等多个方面的培养融合在整个课程设置和培养过程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