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BZ—400,200/1140、660
矿用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
产品使用说明书
甘肃容和矿用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
1. 产品型号及意义
K B Z —— □ / □
额定电流(A)/额定电压(V) 真空 隔爆型 馈电开关
2. 产品执行标准
MT871-2000《矿用隔爆真空馈电开关》
Q/RH 012—2008 《KBZ—630(500,400,200)矿用隔爆型低压交流真空馈电开关》
3. 防爆形式: 矿用隔爆型 防爆标志:ExdI。 4. 用途及使用条件
用途
KBZ—400,200/1140、660矿用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以下简称馈电开关),使用于煤矿井下和其它周围介质中含有爆炸性气体(甲烷混合物)的环境中,在交流50Hz,电压660V、1140V,电流至400A(200A)的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电网中,作为配电总开关或分支开关,也可作大容量电动机不频繁起动之用。具有总开关漏电保护、分开关选择性漏电保护、漏电闭锁、过载、短路、三相不平衡(包括断相)、欠压等多种保护功能,并可外接远方分励、起动按钮,也可接风电瓦斯闭锁。 使用条件
4.2.1 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 4.2.2 周围环境温度为-25~+40℃; 4.2.3 周围环境湿度不大于95%(+25℃); 4.2.4 无破坏性绝缘气体或蒸气的环境中; 4.2.5无显著振动或冲击振动的地方; 4.2.6能防止雨雪与滴水的地方;
4.2.7与水平面的安装倾斜度不超过15°;
5. 主要技术特征
额定工作电压:660V、1140V; 额定工作电流:400A,200A; 额定工作制:长期工作制;
最大分断能力:1140V(COSø=); 操作方式:电动合、分闸,机械保持。
馈电开关保护功能的特性参数:详见附录保护器使用说明书。
进出线口:主回路进出线喇叭口4只,可穿入ø32~ø78的橡套电缆;控制线路喇叭口2只,可穿入ø12~ø19橡套电缆。
6 外行尺寸及质量
馈电开关外形尺寸:700×480×720。 馈电开关的重量:300Kg。
7 结构概述
馈电开关的隔爆外壳呈方形,座焊在撬形底座上,隔爆外壳分隔为两个空腔即接线腔与主腔。
接线腔在主腔上方,它集中了全部主回路与控制回路的进出线端子,主回路电源进线端上罩有防护板,接线腔两侧各有两只主回路进出线喇叭口,两侧各有一只控制电路进出线喇叭口。
主腔由腔壳体与前门包容组成,开关关闭时,前门与壳体采用快开门止扣连接;开关打开时,前门支承在壳体左侧的门轴上。
交流真空断路器QF(ZK-400型)安装在主腔壳体的中央偏右侧,其左侧装有电源变压器(TC),电抗器(DK) ,继电器,控制回路熔断器(FU1-FU3),前方装有千伏级熔断器(FU)及换压装置。电源开关(SA)由连接套与主腔右侧上方的操作手把相连。左侧装有阻容吸收装置(RC)。前门与正面装有保护器(BJ),液晶显示器等. 前门与外壳之间有可靠的机械联锁,打开前门时,首先必须将控制电源开关找至停止位置,断开控制电源,让断路器分闸,将贯穿前门与壳体法兰的闭锁杆从前门法兰内拧出,另一端顶入控制电源开关的操作手把闭锁孔内,使之不能在进行转动操作,闭锁杆脱离前门上的限位块,才能打开前门。反之才能进行合闸操作.
8 馈电开关的主要元器件
ZK-400/型
8.1.1 低压真空断路器用以接通与分断被控制电路。
8.1.2 结构特征:短路器由真空灭弧室,合闸电磁铁,欠压脱扣器及分励脱扣器和控制回路组成。
8.1.3 工作原理:开关管的动导电杆由调整螺栓和触头弹簧与摆动板相连,当电磁铁未通电时,由于反力弹簧的力大于三个开关管的自闭力,开关管处于断开位置,当电磁铁接通电源时,衔铁带动摆动板转动使开关管闭合,同时衔铁推动拉杆使搭钩到达半轴上方,电磁铁的通电时间为120ms,电磁铁断电后搭勾在半轴
上,保证开关管处于闭合状态,这时若要使开关管断开则必须转动半轴才能脱扣,转动半轴的机构有分励脱扣器,欠压脱扣器,手动脱扣器。
8.1.4 正常工作时,欠压脱扣器在吸合状态,当发生欠压或过载时,保护器自动切断欠压线圈电源,欠压脱扣器失电后由弹簧推动铁芯向上弹起,使半轴转动,搭钩脱扣,断路器分断。
8.1.5 分励脱扣器常态不通电,当发生过载或短路时,保护器自动连通分励脱扣电源,在电磁力的作用下,使其动铁芯向上运动撞击半轴,使半轴转动,搭钩脱扣,断路器分断。
8.1.6 手动脱扣机构是在维修调整时或因电器故障时使用。
电源开关SA作为变压器TC的控制开关,电源开关具有速动分断功能,其电源进线由进线端子引入,出线接至千伏级熔断器FU和变压器的一次侧。 BJ保护器:作为欠压、过载、短路、漏电、断相等保护用。液晶显示器XS:用于指示断路器合分闸状态、故障显示及各种参数的整定等。
过电压吸收装置RC,用以吸收电源分闸时可能产生的操做过电压,保护负荷侧的绝缘。
9. 馈电开关工作原理
馈电开关电气原理,如附图所示:
接通电源开关SA,控制变压器TC1得电,二次侧输出127V、50V、36V、10V、10V电压,其中127V供断路器和保护器,50V供脱扣线圈和分励线圈,36V供合、分闸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10V供取样信号用。 合闸
保护器对线路进行检测后,若无故障,保护器BJ(31、32)触头打开,BJ(33、32)触头闭合,时间继电器KT吸合,KT(13、14)闭合,按下合闸按钮ST,KA1吸合KA1(13、14)、(23、24)闭合,真空断路器吸合,吸合后KT延时打开,KA1释放,断路器进行机械保持。 分闸
按下分闸按钮STP或远方分闸按钮STP1,KA2(13、14)闭合,分励脱扣器FL动作,KA2(21、22)打开,失压脱扣器QY动作,断路器分断。 过载、短路、断相、欠压、风电闭锁等故障保护
当发生故障时,保护器动作使分闸继电器KA2吸合,分励脱口器FL动作和失压脱扣器QY动作使短路器分断。 漏电闭锁、漏电保护
当电网对地绝缘电阻下降到设定值时,漏电检测电流增大,经取样,保护器动作,使断路器分断或拒绝动作。
具有选择性漏电保护功能。保护器打在分开关的位置,如果本支路发生漏电现象,则本支路开关会跳闸,而其它支路开关和总开关均不会跳闸。 试验
保护试验:开关不合闸时,首先进入操作员菜单的保护试验项,然后进行相应子菜单的操作,同时按下试验按钮(短路或漏电),若正常,屏幕将显示“正常”的字样。当开关合闸时,按下试验按钮(短路或漏电),开关跳闸,屏幕将显示“三相短路”或“漏电保护”的字样。通常“选择性漏电保护”不做“不跳闸试验”。
10 使用与维修
严禁带电开盖
打开开关上盖与电源防护板,按照系统要求,主电路接入合适的电缆,接线完毕,相同导体间距离应大于20mm,并安装好防护板。
接线箱内控制接线排1、2 号为通讯,3、6号为远方分励,4、3为瓦斯开关量,5、3为风电闭锁,7、8为输出常开,9,10为输出常闭。 接地线应可靠接地。
控制变压器TC1出厂接为1140V,若用660V系统,应改接到660V上。 参数整定通过隔爆外壳上的参数整定按钮进行整定。祥见附录保护器使用说明书。
盖好上盖与前门门盖,用螺丝刀拧出闭锁螺杆,后端完全脱离电源开关SA的手把后方可合闸。 试验检查
开关设有漏电,短路试验,可对其定期进行检查,以保证可靠工作。 保养与维护
10.9.1 断路器每运行半年应进行以下保养与维修 10.9.1.1用煤油擦去污垢,滑动部位加润滑油;
10.9.1.2检查断路器紧固件是否松动,零部件有无损伤; 10.9.1.3检查开距超程是否正常。 10.9.2 触头的技术参数如下: 触头开距:2+10mm 超 程:+0.50mm
开距+超程:3~5mm
10.9.3 短路器在出厂时已按要求调整好,一般不需要调整,用户在使用之前复
核一下以上参数,以免由于运输或其它原因造成参数变动影响使用。
10.9.4 如有问题需要重新调整,应先拆下调整螺栓定位件,然后可进行开距,超程的调整,顺时针旋转调整螺栓每转动一格增大开距0.1875mm,同时减小超程0.1875mm,逆时针旋转调整螺栓,每转一格减小开距0.1875mm,同时增大朝程0.1875mm.在调整时要注意三相调整要一致,以确保同期指标。
10.9.5 当开距+超程不在3~5mm范围内时,可适当调整衔铁限位杆,一般衔铁运动范围加大2mm,开关管触头行程约加大1mm,在调整时要先松开螺母再调整两限位杆(要注意平衡),调整完后要将圆螺母锁紧以免行程发生变化。 注意事项
10.10.1 搬运过程中要避免强烈阵动,严禁翻滚。作机构的零部件,否则不能保证开关可靠工作。
11. 产品配件表
代号 名 称 FU FU1-FU4 QF BJ TC1 KA2 KT SA3 高压熔断器 玻璃管熔断器 真空断路器 保护组件 控制变压器 中间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 旋转开关 按钮 规 格 型 号 RL5—2/ BLX型ф6×30熔芯FU2、3为 5A FU1为 2A ZK-400/ PIR—700 BKC型364VA 1140/127、50、36、10V JZC1—44型 AC36V JS20-5D AC36V LW6—1/B LA2 500V 5A 每台数量 1 3 1 1 1 1 1 1 6 12. 包装
随同产品装箱文件有: 12.1.1 产品合格证 12.1.2 产品使用说明书
13 附录:保护器使用说明书
附录:保护器使用说明书
1 概述
PIR-700保护器(以下简称保护器),是可适用于含有爆炸性气体(甲烷)和煤尘的煤矿井下智能化多功能综合保护器,能与380V、660V、1140V电压等级,额定电流可至630A的各种型号的馈电开关配套使用,以实现供电系统的各种保护功能。
保护器采用了先进的DSP微处理器和大容量新型芯片进行双芯片工作,配以高精度的数据处理及先进的保护算法,保护精度高,反应速度快。能完成漏电闭锁、漏电保护、选择性漏电保护、欠压、过压、三相不平衡、过载、短路、断相、远方分励、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等多种保护功能。
保护器有如下特点:1)采用4×8汉字字符液晶显示器,配合菜单式人机交互界面,操作直观简便。运行时实时显示当前时间、三相电流和电网电压、绝缘电阻、运行状态(分/合闸)及故障信息,显示信息极为丰富。2)各项保护功能参数均可以通过菜单选择调整,适用范围广,保护精度高。3)具有“记忆”功能。每次调整的各项保护功能参数均记忆保存,下次上电或系统复位时自动提取上一次设定的参数。而且,保护器还能记忆故障信息,可记录最多50次的详细故障(包括故障类型、故障线电压、故障电流、故障时间、故障电阻等),及最多9999次的累计故障跳闸次数、最多9999小时的累计合闸时间。可以通过菜单调出来显示。方便维护。4)具有软硬件自检功能,如有问题,系统给出相应的出错信息。5)通过门上按钮可以方便的进行定值调整、保护试验、信息查询等功能。6)可选择数据通信接口与监控系统连接。根据用户需要可以配备RS-485
或者CAN通信接口。7)保护器采用模块化结构,优化的软硬件抗干扰处理,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使安装、使用、维护更简单,使用寿命大为增加。
2 原理
本保护器由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主控板及显示屏三部分组成。 电流传感器为空心的电流互感器,直接穿在两相母线上,便可获得与一次侧电流成正比的电信号。
电压传感器信号由变压器提供线电压(额定输入保护器的电压为10V),即变比为380/10(或者660/10、1140/10,容量0.01A)。
主控板是对采集的模拟量及开关量进行快速的采样并完成各种运算处理,一方面能实时地在显示屏显示三相电流及三相电压值;在出现故障时能根据故障性质决定跳闸的时间,并记忆故障有关参数以便于查询,在必要时还可通过RS485(CAN)通讯接口与整个监视系统进行通讯。按钮共四个:“上行”、“下行”、“确定”、“复位”。通过简单操作可随时对保护器的保护功能进行整定,可以通过窗口观察到显示屏上的各种信息。
能通过RS485串行通讯口或CAN接口,实现与上位机通讯组网,上位机可查询本开关的各种运行方式与参数、开关运行状态、发生故障后故障的有关信息。开关遥控、各种参数远方修改,实现“四遥”(遥控—开关分合闸,遥调—调节开关运行参数,遥测—远方测量信号,遥信—查询分合闸)功能。
3 保护功能说明
保护整定内容
3.1.1额定电流工作值Ie:保护器有极宽的额定电流范围,整定范围从20A~630A(整定不能超过开关额定值)。
3.1.2短路:短路保护可通过软件整定短路电流为:2~10倍Ie。 3.1.3三相不平衡:
不平衡系数为30~100%由软件整定,动作时间为1S~240S可调。 3.1.4过载:根据过载动作时间表进行动作。闭锁90S后自动复位。
3.1.5欠压:保护可由软件整定为50~85%额定电压值,动作时间为1S~240S可调。 3.1.6过压:保护可由软件整定为110~120%额定电压值。动作时间5S。 3.1.7漏电闭锁:
开关合闸前对供电线路对地绝缘情况进行检测。当绝缘电阻低于7 kΩ+20% (380V),22kΩ+20%(660V),40 kΩ+20% (1140V)时,保护器动作。当主电路绝缘阻值上升到闭锁值倍时,自动解除漏电闭锁。
3.1.8选择性漏电保护(分开关):动作电阻值:380V电网3~7kΩ,660V电网5~13kΩ,1140V电网5~20kΩ。1140V等级,1K漏电动作时间≤30mS。 3.1.9漏电保护(总开关):
动作电阻值:380V电网Ω,660V电网11kΩ,1140V电网20kΩ。1140V等级,1K漏电动作时间≤50mS。检测原理为附加直流法。
3.1.10开关设置:可通过外部转换开关选择“总开关”或“分开关”。外部转换开关处于“打开”状态,则为“分开关”;反之则为“总开关”。 3.1.11风电闭锁: 可选择 “开关量”输入,也可将该功能关闭。
3.1.12瓦斯闭锁: 可选择“开关量”输入,也可将该功能关闭。或者选择为“试验输入端子”。 保护技术参数 3.2.1短路保护: 3.2.2欠压保护: 3.2.3过压保护: 3.2.4三相不平衡: 3.2.5过载保护:
过载动作时间采用反时限实时计算,具有热记忆特性。
过载保护利用热积累实现断续过载情况下的过载保护,当负荷电流小于额定电流时,热积累能量开始散热。电流计算精度为±3%。
电流过载倍数 动作时间(S) 2h不动作 动作时间<100mS。
按照设定参数及时间动作。 动作时间5S。
按照设定参数及时间动作。
通讯功能
~1h 90~180S 45~90S 14~45S 8~14S 保护器通过RS485或CAN可实现与监控系统上位机的通讯。可完成包括远方分闸、远方合闸、修改参数、查询开关状态、查询模拟量、查询软件版本号、复位等操作。具体可实现的全部操作请参照《颐坤馈电II型通讯规约》。 显示部分
保护器显示包括一个有背光功能的4×8汉字字符型液晶显示屏,一个红色故障灯,两个绿色电源灯,两个黄色通讯灯(1个为RS485通讯指示灯,一个为CAN通讯指示灯)及一个红色合闸指示灯。在正常工作时显示屏将同时显示三相工作电流值及电网电压值,在整定时通过按键显示各种菜单、各种整定参数值、故障参数值以及试验结果。在正常工作时故障指示灯熄灭、电源指示灯点亮,若开关处于合闸状态,则合闸指示灯亮,在保护器发现故障告警时(如不平衡、过载等)红色故障灯闪动,保护器跳闸后红色故障灯点亮。 故障查询
故障查询最多可记录50次故障,包括故障电流、故障电压、故障类型、故障发生时间。故障按发生的时间倒序排列,即发生故障的时间越近,序号越小。如果故障发生超过50次,则可查询最新的50次故障。超过50次的故障记录被自动覆盖。故障查询中仅可查到最新的50次故障。 累计信息查询
累计合闸时间、故障跳闸次数、短路次数最大可记录9999次(小时)。电度累计可清零(该功能为参考项)。 试验功能
保护功能试验可选择跳闸试验或不跳闸试验。保护功能试验可通过菜单或试验按钮进行试验。 3.7.1短路试验:
合闸之后不做“电流试验”,因为开关合闸之后会可能有实际电流存在,无法与试验电流区分。无负载时可进行合闸短路模拟试验。 3.7.2漏电试验:
漏电试验通过接入外围试验电阻来实现。
选择性漏电保护试验由外围试验电阻实现零序电流、零序电压回路及方向的测试。通常“选择性漏电保护”不做“不跳闸试验”,因为容易导致上级总开关“漏电保护”动作。
保护器在3S内判断试验信号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未检测到该信号或该信号不达到试验标准,则会提示该信号对应的试验“不正常”。
试验后,屏幕会停留在试验界面,3S后保护器将再次启动实时保护功能。
4 注意事项及一般故障排查
上电后,如果液晶不亮、面板上电源指示灯Ⅰ、Ⅱ不亮,而外部电源模块指示灯稳定亮,则说明插件接触不良。
上电时电源模块灯闪,则电源输出有短路,请检查线路。 一台变压器输出侧只能有一台保护器当做总开关使用。
由于保护器上电后要进行初始化和自检工作,因此要等液晶屏上系统电压显示正常后再做试验!做选择性漏电时,电源侧和负载侧分别加(三相)的电容。 如有特殊原因致使屏幕乱码、无显示或保护器死机等现象,可按复位键恢复正常,不会造成系统状态改变。
若开关的分合闸状态与保护器的屏幕显示正好相反,则修改“工厂菜单”下“出厂参数”中“合闸触点”项。
分开关时做漏电试验本支路不动作,可能原因为:U0/I0的方向反,可将I0的两端输出交换位置;漏电时I0输入若为0,则检查零序互感器线路是否正确;正常(没有漏电)时,I0应为0mV,U0为~;若值不正常,则应检查线路;U0无输入,三相电抗器没接好,或线路有问题。
可在“操作员菜单”下“实时显示观察窗”中查看选择性漏电保护的两个参数
“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若“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都有,则查看是否“零序电流”接反若选漏关闭,请查看是否总/分开关的转换开关打在“总开关”的位置上。
系统不能合闸,请检查保护接点状态,若正常连通则查外围线路。 三相电流没有输入,互感器接线有问题。
若“选择性漏电保护”动作不正常,且检查外部线路没有问题,可适当调节U0、I0的值来满足动作要求。
5基本操作
按键说明
PIR-700保护器共有四个键:“上行”、“下行”、“确认”、“复位”。“确认”每按一次,只能起一次作用,而“上行”、“下行”在调节参数和菜单时都可以连续按,按住“上行”或“下行键”超过1S,会启动加速功能,按键速度明显变快。抬起按键后则取消加速功能。
其中“上行”、“下行”用来选择菜单项和调节参数;“确认”键用来进入、退出菜单、开始调节参数。“复位”是在开关故障情况下,使保护器恢复正常保护状态的功能键。
手动返屏:当一起按下“上行”、“确认”键时,会启动快捷键(返回实时屏幕),快捷键每按一次只起一次作用。但当在试验菜单界面中已按下开始试验的时候不会返回实时屏幕。 系统说明 5.2.1主菜单
保护器在初始上电时会显示初始化界面,然后进入实时显示界面。在实时界面下按确定键会进入系统主菜单。
1 2 3 实 操 工 时 作 程 显 员 师 示 菜 菜 单 单 4 工 厂 菜 单 5.2.2操作权限
在系统主菜单,第一个实时显示可以重新回到实时显示界面,后面三个子菜单对应三个不同的操作权限,操作员菜单权限最低,无需密码就能进入;工程师菜单需要中级权限,进入时需要工程师密码;工厂菜单的进入权限最高,需要工厂密码,工厂密码同样也可以用来进入工程师菜单。工程师密码和工厂密码可以在相应的菜单下进行修改和取消,取消密码后,相应菜单确定后直接进入。 5.2.3密码输入
如果密码功能被启用,进入“工程师菜单”及“工厂菜单”需要密码(各自使用不同的密码)。只有正确输入密码才能进入下级子菜单。
在初始界面的第1-4项上按确定键表示进入下级子菜单。以后的操作均同理。如果有“返回上屏”或“退出”项,则在其上按确定键表示退回到上级菜单。以后的“返回上屏”及“退出”选项都不再赘述。 5.2.4自动返屏与故障返屏
进入任何菜单,超过4分钟没有任何按键操作,会自动返屏。返回实时显示界面。在任何菜单中,如果发生了故障,系统会自动切换到相应的故障界面,称为故障返屏。 5.2.5保存结果
只要有如“保存结果”或“保存校准”之类的提示项,那么在调整参数完毕后就必须存储后,才能使调整的参数生效,否则退出该菜单后,调整的参数不会被保留。例如: “保护功能设置”、“电压微调”、“电流微调”、“漏电微调”。 如果该级菜单没有“保存结果”项,那么只要参数修改完毕退出后即刻生效。 例如: “装置设置”中“累计清零”、“通讯地址”、“波特率”;
6实时显示
实时显示界面是保护器的核心界面,承担着主要的信息显示和故障显示内容。 实时显示界面包括实时信息显示和实时故障显示两种。前者是无故障状态下进
入,后者在故障状态下进入。实时显示界面在开机初始化界面结束后自动进入,在主菜单中选择实时显示或者手动返屏都可以进入。超过四分钟无操作或者运行中发生故障也会直接转入实时显示界面,又称自动返屏或故障返屏。 实时信息显示
保护器的实时信息显示界面显示如下:屏幕信息1S刷新一次。实时显示界面有两个屏幕,两个屏幕可以用“上行”或“下行”键来切换,如果没有按键操作,实时显示时,屏幕1、2自动切换。否则自动转为手动切换屏幕。
周 Ia Ic 四 1 99 00 合 20 A A 闸 08 Ib U 运 -0 1 11 行 4- 01 40 28 A V 屏幕1:显示日历、三相电流、系统电压及断路器状态(“分闸待机”或 “合闸运行”或“分闸闭锁” )。
总 绝 开 缘 关 电 阻 10 : >2 :2 00 5: k 36 Ω 屏幕2:显示绝缘电阻、当前时间、本台开关设置的总/分设置(由外部转换开关设定)。 故障显示界面
当保护器检测到故障时,会显示故障界面,屏幕显示如下: 故障发生时间、故障类型及故障参数值。
12 .月 10 故 日 障 11 类 :2 型 6: 34 故 障 参 数 在“实时显示界面”或“故障显示界面”按“确认”键可进入主菜单。故障界面的第2行显示故障类型及故障参数。假设当前故障为短路故障,显示如下:
A 相 短 路 10 30 A 其余故障也均显示相应的故障类型和故障参数。故障类型包括:过载、短路、欠压、过压、漏电闭锁、漏电保护、选择性漏电保护、三相不平衡、风电闭锁、瓦斯闭锁等等。
7 操作员菜单
1 2 3 4 5 6 7 8 漏 电 漏 累 故 保 实 返 电 流 电 计 障 护 时 回 不 跳 跳 信 查 功 显 上 跳 闸 闸 息 询 能 示 屏 闸 试 试 查 观 试 验 验 询 察 验 窗 保护试验
试验信号由外部给定。
若开关已经处于故障状态,则屏幕会提示:
故 障 按 中 确 .. 认 不 键 能 返 试 回 验 3S后试验结束,2S后保护器投入保护。试验结果的界面如下:
电 流 按 检 确 测 认 键 返 正 回 常
漏 电 按 检 确 测 认 键 返 正 回 常 建议“分开关”时不做“漏电不跳闸试验”,若做会导致上级总开关漏电保护动作(亦有提示屏幕)。 累计信息
合 合 故 闸 闸 障 按 时 次 次 确 间 数 数 认 键 20 返 20 37 18 回 时 次 次 在累计信息菜单,可选择查看相关信息。累计合闸时间、合闸次数、故障次数最大可记录9999次。累计合闸时间、故障次数可被清零。具体操作见“装置设置”部分的说明。 故障查询
如果已经发生过N次故障,假设是漏电闭锁故障,则显示如下:按“上行”或“下行”键可查询第N次的故障,按“确认”键可返回上级菜单。
前 11 绝 07 10 月 缘 年 次 04 电 日 阻 确 漏 11 认 电 :2 14 键 闭 6: k 返 锁 40 Ω 回 故障查询最多可记录50次故障,包括故障电流、故障电压、故障类型、故障发生时间。故障按发生的时间倒序排列,即发生故障的时间越近,序号越小。如果故障发生超过50次,则可查询最新的50次故障。超过50次的故障记录被自动覆盖。由于累计信息里可最多可记录9999次故障,而故障清零和累计清零不一定同时发生,可能导致累计信息与故障查询的结果不一致。所以如果故障已经发生超过50次,譬如为100次,那么累计信息中查到的“故障跳闸次数”为100,而故障查询中仅可查到最新的50次故障。最早的1次故障被“挤”出库。
故障类型包括:过载、短路、欠压、过压、漏电闭锁、漏电保护、选择性漏电保护、三相不平衡、断相、瓦斯闭锁、风电闭锁等等。 实时显示观察窗
实时显示观察窗:可查看零序电流、零序电压等显示;可在同一窗口观察电压或电流,方便生产调试。
观 零 零 察 序 序 窗 电 电 口 流 压 2 选 36 .4 漏 mA V 8工程师菜单
1 2 3 4 保 装 工 返 护 置 程 回 功 设 师 上 能 置 密 屏 设 码 置 保护功能设置
1 2 3 4 5 硬 额 短 短 电 欠 动 件 定 路 路 压 压 作 检 电 倍 动 等 百 时 为 流 数 作 级 分 间 分 4 11 比 0 开 00 6 50 40 75 50 关 A 倍 mS V % 秒
6 7 过 三 压 相 百 不 分 平 比 衡 11 70 0% % 8 9 10 11 动 风 解 漏 漏 零 作 电 锁 闭 电 序 时 闭 延 保 保 电 间 锁 时 护 护 压 0 5 50 打 10 打 50 .1 秒 开 秒 开 mS V
12 13 14 零 瓦 保 返 序 斯 存 回 电 闭 结 上 流 锁 果 屏 10 0 关 mA 闭 各选项说明:
1 保护器设置:有三个选项.a )默认为硬件检测(“总分开关”输入断开为分开关,闭合为总开关)。b)可设置为“软件设为总开关”或“软件设为分开关”。
2 额定电流:调节范围 20~630A。,步长为5A,可连续调节。
3 短路倍数:调节范围 2~10。可连续调节,以下若无特殊说明,均为连续调节。
4 电压等级:可选择380V、660、1140V。
5 欠压百分比:调节范围 50%~85% 。动作时间:调节范围 1~240秒。可关闭该功能。
6三相不平衡度:调节范围 30%~100% 。设为100%时关闭该功能。动作时间:调节范围 1~240秒。
7 过压百分比:调节范围 110%~120% 。可关闭该功能。
8 漏电保护:调节范围 瞬动或50-1000mS。即漏电保护动作的延迟时间。若是分开关,则该项为“选漏保护”的动作时间。“选漏保护”推荐动作时间为30 mS。
9风电闭锁:可选择“开动”、“闭动”或“关闭”。解锁时间可调。
10零序电压、零序电流:选择性漏电保护的动作门槛。 11漏电闭锁:可选择“打开”或“关闭”。
12瓦斯闭锁:可选择“开动”、“闭动”或“关闭”。“试验输入端子”,选择为试验输入后将关闭瓦斯电闭锁功能。 装置设置
1 2 3 4 5 6 7 8 通 波 累 故 日 背 电 返 讯 特 计 障 历 灯 度 回 地 率 清 清 设 控 计 上 址 零 零 定 制 量 屏 24 执 放 常 关 99 00 行 弃 明 闭 各选项说明:(通讯方式为RS485通讯。) 1通讯地址:取值范围1~99。以区分不同装置。
2波特率:可取1200、2400、4800、9600。可“关闭”串口通讯。与上位机通讯时,请选择与上位机相同的波特率。
3累计清零:可选:“执行”或“放弃”。 4故障清零:可选:“执行”或“放弃”。
5时间设定:可进入时间设定菜单,设定系统日期和时间。
6背灯控制:可选择“常明”、“程控”。选择“常明”表示背景灯始终打开,“程控”则使背景灯延时熄灭。
7电度计量:可选:“打开”或“关闭”电度计量。 8日历设定
1 2 20 星 08 期 年 二 10 12 月 点 24 13 日 分 3 4 保 返 存 回 结 上 果 屏 如果实时刷新的时间不正确,可能是时钟芯片有问题,请重新设置时间。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除了故障记录的时间不准确外,不影响保护器的正常保护功能。 注:保护器的保护功能、动作时间按内部时标运行,与时钟芯片及时间显示无关。 工程师密码设置
1 2 3 使 更 返 用 改 回 密 密 上 码 码 屏 是 密码设置菜单说明如下:a使用密码:可选择“是”或“否”。若选择“是”,则在进入“工程师菜单”时需要输入密码(见“输入密码”)。密码正确则可进入下级子菜单进行操作,若错误,则会有提示(见“输入错误”)。b更改密码:在此处按“确认”键可进入更改密码的界面(见“更改密码”)。 8.3.1输入密码
在进入任何需要密码确认的子菜单时,如果密码设置中“使用密码”的选项为“是”,则会出现“输入密码”界面。密码要与设置的相同。否则不允许进入下级菜单(见“输入错误”)并提示用户重新输入。密码的输入次数没有限制。
请 输 0 入 四 0 位 密 0 码 : 0 8.3.2输入错误
密 按 请 码 确 重 错 认 新 误 键 输 !! 返 入 !! 回 后 8.3.3更改密码
“更改密码”界面的初始值是当前的密码。输入最后一位密码后,密码被保存
并返回“密码设置”菜单。
密 码 0 设 置 0 : 0 0 按 “上行”与“下行”键修改密码。按“确认”键则光标跳至下一位密码处。密码由数字组成,每位密码可选择的数字为“0~9”。
9工厂菜单
1 2 3 4 出 各 工 返 厂 项 厂 回 参 微 密 上 数 调 码 屏 出厂参数
1 2 3 4 电 合 保 返 流 闸 存 回 互 返 结 上 感 回 果 屏 器 DH 常 03 闭 a本馈电配备DH03型。
b合闸返回触点:可选择“常闭”或“常开”。
c各项微调:可对电压、电流、电阻等显示信息进行调节,与实际值相符。 d工厂密码:进入工厂密码设置界面(操作完全同“工程师密码”)。 各项微调
1 2 3 4 电 电 漏 返 压 流 电 回 微 微 微 上 调 调 调 屏 9.2.1电压微调
实 时 显 示 UA 11 40 V 1 系 数 KA = 10 00 9.2.2电流微调
实 1 实 2 实 3 时 电 时 电 时 电 显 流 显 流 显 流 示 微 示 微 示 微 IA 调 IB 调 IC 调 1 Ka 1 Kb 1 Kc 00 10 05 10 01 10 A 00 A 00 A 00 9.2.3漏电微调
绝 1 缘 电 电 阻 阻 微 调 70 KR k = Ω 10 系数微调中,除了“KR”、与其对应参数绝缘电阻是线性关系外,其余都是正比例关系。 工厂密码设置
“工厂密码”的菜单完全同“工程师菜单”下的“工程师密码”设置。操作方法也相同。如果设置并使用了工厂密码,可利用该密码进入“工程师菜单”。 如果使用了“工程师密码”而没有使用“工厂密码”,则不能凭“工厂密码”进入“工程师菜单”。
XP2XS21112XP1TC3:N1234519202122910BJ:15BJ:16BJ:2515567QF:14QF:6QF:162089101617181920BJ:26146XT3:1789XT3:410191817XT3:2XT3:3QF:416XS1:26281112132324252627BJ:10BJ:11XS2:6XS2:7TC1:4TC1:51428BJ:2BJ:12BJ:7BJ:7BJ:9678BJ:118BJ:23KA2:A2TC1:10TC1:6XS2:3XS2:4XS2:5KA2:1217BJ:28XS2:1345678910111213162BJ:27TC1:7161718192021222324252627XS3:5XS3:615115TC3:LBJ:33ST:14BJ:31STP:14DS:14DS:13BJ:1311BJ:14121314BJ:26TC1:6XS1XS2:8TC2:4XS2:9SA1:4C2:1XS3:1XS3:2QF:3QF:13XS3:3XS3:4345678910XS311123412131415XS1:25XS1:24XS1:23XS1:20XS1:19201918171615141312121314151617181920XP3XT1:11XT1:22XT1:33XT1:44XT1:55XT1:6XS1:16XS1:15XS1:12XS1:11XS1:10XS1:9XS1:8FU3:2XS1:311QF:1112345678910TA1:D1TA3:D2TA1:L1TA2:L1TA3:L1TA:L2X2:3X2:4AGNDBJ:18XP1:1N+12VBJ:17BJ:21电源GND模块+36VBJ:19XP1:2L-5VBJ:22+5VBJ:20BJXP1:19118TC3:AGNDXP1:20219TC3:+36V2XA11320TC3:+5V21XA2421TC3:GND21RA522TC3:-5V21FAXP1:22XP1:23623XP1:18724总分SA2825XP1:13XP1:24926XP1:14XP1:251027XP1:16XP1:261128XP1:17XP1:211229ST:14XP1:91330ST:13XP1:101431XP1:5STP:13XP1:111532STP:14ST:13说明:XP1,XS1为42位航空插头座XP1:121633XP1:3TC3:+12V17 QFKTA1A2BJ:30BJ:3213A1QF:8234567QF:2KA1:1335XP3:5XT2:54XP3:4XT2:4XT1:1XT1:22TC1:11QF:178TC23SA1:24XS1:15SA1:5C21R22XS1:18126UVWRC54XP3:10XT2:107XT33XT1:6XP3:9XT2:9XT3:1XT3:2XT3:3XT3:4678910输出常闭远方分离输出常开12XP3:8XT2:82XP3:7XT2:7XT1:33XT1:44XT1:55公共端瓦斯开关量风电闭锁量XP3:3XT2:3TC1:68910XT21通讯口151617181920KA1:23FU1:21413XS1:22XS3:8SA1:5XS3:10V1:4KA2:22XP3:2XT2:212XS1:21XS3:7XS1:13XS1:14XP1:813XS3:9TC1:81FU12TC1:912XS2:2XT1XP3:6XT2:6KA2FU2:2KT:13A1A2XS1:5KT:A1143QF:7XS1:4KA2:21142212QF:12V1V421KA1:A21113672TC1:71FU32FU2KA2:A181XS1:1QF:20XP3:1XT2:114XP1:7FU3:1FU1:1FU2:1XS1:6V1:2SA1:1DSKA2:14132414KA1:A1STPBJ:311314TC1X1321127V8936V1050V11XP1:6BJ:32QF:1923QF:914XP1:4BJ:29KT:14A2KA2:11QF:11ST11KT:A2XP2:1KA1410V5610V7121C12SA16TC2:324XS1:17V1:15QF:15R2:1C1:1QF:513KA2:A11314SA111401314266023241FU2 XP2:4 XP2:5 XP2:6 XP2:7 XP2:2 XP2:3DK1243QF:5SA1:1X2Un13XP2:8TA0IOXP2:921R12LS41314说明:X1为换压排,X2为两相汽配插头座KBZ-400/1140(660)
SAFU0V16602L1L2L3TC1TC36V217-22QFKA12324电源模块127V8FU113KA114QF11403TA1D1DS13FU225 Usys410V/0.5W36VSTP1026112750V26 Un59BJKT1314KA2ST14KTQFBJV1710V/2W6TA2D1TA3D1L1L1L1ICIBIAInFU328272629L2L2L2KA2KA2QFQYFLD2D2D23332KA1KA21112BJUnTA0I0DKUnQF5RC3分C11总C2R22326XA1XA2RAFATC22SA1总6分U0284121-A/CANH2-B/CANL3-上行键4-下行键5-确认键6-复位件7-公共端BJ保护器总SA2分STP13456QF-18-总分开关设置液晶显示LS13QF78QF91014R19-瓦斯开关量10-风电闭琐量11-远方分离12-运行状态13-IA14-IB15-IC16-In33- 故障时开32- 保护31-故障时闭30- 合闸输出29-常开28-U027-IO26- Un25- Usys24-大地V输入-5电232-漏21-GND20-+5V19-+36V18-AGND17-+12VUVW3101-02
QBZ —60(30)/1140(660,380)
矿用隔爆型真空电磁起动器
产品使用说明书
甘肃容和矿用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
1、用途及适用范围
QBZ-60(30)/1140(660,380)矿用隔爆型真空电磁起动器(以下简称起动器)选用CKJ真空接触器,使产品分断能力大、电寿命、机械寿命高、噪音小。起动器适用于具有爆炸危险(甲烷混合物)和煤尘的矿井中,作为就地和远距离控制,交流50HZ,电压至1140V(660V)的矿用隔爆型三相鼠笼式感应电动机的起动和停止,并在停止时换向。特别适用具有频繁操作的重载负荷的煤矿机械设备中。该起动器也可用于具有同类爆炸混合物的工业企业中。
起动器型号含义:
2. 执行标准
MT111-1998《矿用隔爆型低压交流真空电磁起动器》;
Q/RH 013—2008《QBZ-60(30)/660(380)矿用隔爆型真空电磁起动器》。
3. 防爆型式 矿用隔爆型; 防爆标志 ExdI . 4. 工作条件:
a 海拔不超过2000M; b 周围介质温度不高于+35℃; c 周围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5% (25℃);
d 在无强烈颠簸振动及垂直平面倾斜15°以下的环境中; e 在无足以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及蒸汽的环境中; f 无滴水的地方; g 安装类别为三级; h 污染等级3级
5、 外型尺寸 长 × 宽× 高 =445 × 480 ×615 6、 技术参数
起动器的主要技术数据(见表1). JDB保护器的特性(见表2). 起动器隔爆性能参数(见表3).
表1
额定电压 (V) 1140,660 ,380 额定电流 (A) 60(30) COSΦ = 时所控制最大功率 380V 25(12) 660V 1140V 重量(kg) 70 40(20) 70(35) 表2 刻度电名称 流倍数 过载保护 6 断相保护 短路保护 10 8`~ ≥ 250ms 从零电流电平起 1′ ≤ t ≤3′ 8 ″≤ t≤ 16″ 1′≤ t ≤ 3′ 从零电流电平起 长期不动作 5′ ≤ t≤ 20′ 从刻度电流电平起 动作时间 起始状态 复位方式 复位时间 自动 1′ 抽屉式本体用橡胶电缆与接线柱连接,便于推拉本体。 a 低压真空接触器用来接通和分断电力线路,并附有两常闭辅助触头用于控制线路,其线圈吸引电压为36V; b JDB电机综合保护器用于电动机的过载、断相、漏电闭锁及短路保护; c RL1—15/2A(RL5-2/)型熔断器; d KL变压器为660V(380V)/36V或1140V(660V)/36V双压变压器; e 换向器用于隔离电源及停止时换向; f 控制按扭用于就地控制电动机的起动和停止。 g 合闸手柄通过联锁杆与盖子联锁,换向器未分断,盖子打不开;盖子未合上,换向器不能闭合,从而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 工作原理(见附图) 7.2.1起动 QS合闸—按SF—KA通电—KA(13、14)闭合—KM线圈得电—KM主触头接通—通电—电动机运转。 7.2.2 停止 按SS—KA失电—KA(13、14)分断—KM—线圈断电—KM主触头分断—失电—电机停止运行。 7.2.3 发生故障 a. JDB动作-JDB()分断 — KM线圈失电 — 断开 — 电机停止运转。 8.安装及使用 严禁带电开盖。 起动器在安装前应做如下检查及清理: a 各零部件是否运输而损坏和遗失、控制电路导线是否有松动与断线; b 产品是否因运输存放而受潮,若受潮应进行烘干处理; c 隔爆面是否完好,间隙是否符合要求; d 检查电网电压与起动器要求是否相符(本体上设有换压接头); e 接触器传动系统是否灵活,是否有卡绊现象; 起动器的安装 a 工作条件应满足本说明书所述工作条件; b 就地控制时,将钮子开关打到“近控”位置,主电路接线按图2; c 远控时,将钮子开关打到“远控”位置,主电路接线按图2,控制线路接线按图3; d 当起动器互相联锁时,接线头“9”与前一台起动器接线头“13”相联接; e 几台起动器依次动作的电联锁,依靠接触器辅助触头“23”与“24”,(接线端子“13”和接地“di”来完成)此时钮子开关应打到“远控”的位置,这样联锁时只有当前一台起动器动作后,下台起动器变压器二次侧才接通,使得第二台起动器接入。 调整 按所控制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值调整保护器整定值。 9.易损件及备件(见表5) 10.订货须知 订货时必须说明: 起动器型号及名称,主电路工作电压; JDB保护器额定电流; 订货数量。 表5 序号 1 2 3 4 5 6 元件名称 低压真空接触器 熔断器 KL变压器 电机综合保护器 中间继电器 起动停止按钮 图号或规格 CKJ—80/1140 RL1—15/2A 660V(380V)/36V JDB—80 JZ7—44 AC36V LA10 数量 1 1 1 1 1 2 RL5-2/ 1140V(660V)/36V 备注 1L1JDB4A1112131412131413A2L2SA2L3KASSKM1112231134141358KA24TCSFKM23QSKAKMFU2122461140V(660V)36V230V924660V(380V)KTPE1FU12139135KM246135KA1222122111KAKTJDBKM11123493311246RCUVW 2120-02 ZBZ——4.0M 矿用隔爆型 照明信号变压器综合装置 产品使用说明 书 甘肃容和矿用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 1. 产品型号和含义 Z B Z —— □ M 照 明 额定容量 综 合 隔 爆 型 装 置 2. 执行标准 JB6312-92《矿用隔爆型煤电钻变压器综合装置》 Q/RH003-2008《()/660(380)M系列矿用隔爆型照明信号变压器综合装置》 3. 防爆型式及标志 防爆型式:隔爆型; 防爆标志: ExdI . 4. 用途及适用范围 用途 本装置是适用于煤矿井下127V照明及信号负载的电源控制,并具有短路保护、漏电闭锁、漏电动作及电缆绝缘危险指示等综合性保护功能的隔爆型电气设备。本装置可以代替旧式、4KVA干式变压器及手动隔爆开关的多体控制方式。 使用条件 4.2.1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米; 4.2.2周围环境温度不高于+40℃ ,不低于 -5℃ ; 4.2.3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时); 4.2.4在有沼气爆炸性混合物的矿井中; 4.2.5在无显著摇动和冲击震动的地方; 4.2.6与水平面的安装倾斜度不超过15°的地方; 4.2.7在无破坏绝缘的气体和蒸汽的环境中; 4.2.8在无滴水及其他液体侵入的地方; 4.2.9安装类别Ⅲ 类;污染等级为3级。 5. 技术特征 主变压器(干式)参数 项目 额定容量 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 接线方式 允许温升 绝缘等级 单位 KVA V A ℃ 660,380/133 , Y,△/△(Y) 85 B 4 660,380/133 , Y,△/△(Y) 85 B 照明短路保护参数 保护距离(m) 电缆截面 mm 电流整定值11A 6 4 1 1100 650 450 300 200 电流整定值18A 700 450 250 150 100 2 信号短路保护参数 保护距离(m) 电缆截面 mm 电流整定值4.5A 6 4 1 1800 1500 1100 750 500 电流整定值5.5A 1800 1400 850 600 400 2 照明短路保护时间小于250ms;信号短路保护时间小于400ms;漏地保护动作时间小于250ms; 漏地电阻整定值Ω(—3KΩ可调); 漏地闭锁电阻动作值3KΩ±1KΩ;电缆绝缘危险指示值10kΩ±2kΩ;工作电压允许波动范围Ue±15%。 6 外行尺寸及质量 外形尺寸:ZBZ—2。5M 485×580×605 ZBZ-4。0M 605×580×605 质量:125(105)Kg。 7 结构概述 本综合装置的隔爆外壳为圆形,具有凸出的底和盖.壳盖与壳体采用转盖止口结构. 外壳上部有一接线箱作为引进和引出电缆用.外壳右侧装有操作隔离开关的手柄和试验短路、漏电保护系统是否有效的试验按钮.并有可靠的机械联锁装置,保证当隔离开关闭合时,壳盖打不开;壳盖打开时,隔离开关不能闭合.壳盖上方有一小透明窗,可以从外面观察状态指示灯.机芯与机壳连接采用滑道结构,电子线路部分采用线路板插接方式,以方便检修。 主要元件作用: 1、 隔离开关1K:正常情况下作隔离电源之用,不允许带负荷操作。在故障情况下可分 断主变压器的6倍额定电流3次。 2、 一次熔断器FU1、FU2:对主变压器作短路保护。 3、 二次熔断器FU3、FU4:127V系统后备保护。 4、 控制电路熔断器FU5:保护控制变压器。 5、 交流接触器KM用于控制127V负荷的通断。 6、 电流互感器TA1、TA2:用于照明系统保护取样。 7、 电流互感器TA3:用于127V信号系统短路保护取样。 8、 主变压器T:127V电源。 9、 控制变压器:保护系统的低压电源。 10电子线路插件:由保护电路电子元件组成,实现装置的各项保护功能。 11控制试验按钮SS、SF:用于控制负荷的接入和分断,以及试验保护功能是否正常。 12、发光二极管LED1-5:用于正常工作及故障状态指示。 13、直流 信 (黄) 号 照 (红) 明 运 (绿) 行 漏 绝 (红) (黄) 电 缘 继电器J:作为保 护电路终端执行元件。 8 电气原理(见附图) 本装置电气线路由主电路和控制、保护电路组成。 主电路 由隔离开关1K、一次熔断器FU1、FU2、主变压器T、二次熔断器FU3、FU4、交流接触器KM等部件组成。 控制电路 由交流接触器KM线圈、控制继电器常闭点J(11、12),送电按钮SF(13、14),停电按钮SS(11、12)等组成。装置投入工作时,首先闭合1K,使主变压器T及控制变压器TC有电工作。此时运行、发光二极管LED3(绿色)通电发光。在127V网路负载侧无漏电状态下可按合送电按钮SF,给KM线圈通电,KM吸合主接点闭合,127V网路负荷得电工作。停电时,可按SS,KM断电释放,断开主接点。 保护电路 8.3.1稳压电源: 电源变压器TC(一次电压127V、二次电压20V),整流桥堆QSZ、R1、C1、C2、集成稳压器W1等到元件组成。 控制变压器TC输出20V交流电经整流桥堆QSZ变为直流脉动电流,经R1、C1、C2、π形滤波和集成稳压W1稳压后,输出+15V直流电压,作为保护电路的稳压电源。 8.3.2照明短路保护电路: 由集成电路T1的二分之一及其管脚8、9、10、11、13、14所接半导体元件组成。 当照明短路任意两相发生短路故障时、TA1、TA2产生较大的电压信号,电压信号由TA1、TA2→D4→D5→R21→R20→电源负极D3→插件16→SF(11、12)→SS(13、14)→TAO,形成回路。在R20产生的压降信号由T1管8脚输入,触发T1,内部翻转导通。其输出端管脚13由高电位降为低电位。三极管BG1e极到b极通过R33→D13→T1管脚13→负电。流过基极电流。BG1e极对C极开关导通。继电器J吸合,其回路为正电→BG1e极→C极→插件2→J→插件5→负电。J(11、12)接点断开KM接触器回路而释放。KM主回路断开,切断127V主电源。 与此同时,发光地二极管LED2导通发出红光,给出短路故障指示信号。 T1触发导通后可实现自锁,只有解除故障后,将1K组合开关分断停电,然后重新送电方可正常工作。正常工作时电流传感器之信号电压不足以使T1触发翻转动作。 8.3.3信号短路保护电路: 由集成电路T1的另二分之一部分电路及管脚1、2、4、5、6、7所接半导体元件组成。当信号负载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互感器TA3产生较大电压信号。电压信号由TA3→插件20→D6→R22→负电→D3→插件16→SF(11|12)→TA0形成回路,并在R38上产生电压降信号,由T1管脚6输入触发T1内部翻转导通,其输出端脚2由高电位下降为低电位,BG1通过e极→b极→R33→D15→T1管脚2→负电,流过基极电流,BG1开关导通。继电器J吸合,J(11、12)接点断开KM接触器线圈回路,切断主电源:同时发光二极管LED2导通发出黄光,给出故障指示信号。 由于规程规定打点信号回路必须声光具备。又因光信号的白炽灯丝由冷态变为热态, 其电阻相差很大。在启动的瞬间电流之大相当于短路,因此在打点瞬间有可能产生误动作,所以在信号短路保护电路中,设置有充电延时,放电加速电路(BT1、C9、R23等元器件组成)。 在信号打点的瞬间,电流传感器的信号电压在R38两端电压(BT1控制极与阴极间电压)高于C9两端电压(BT1阳极与阴极间电压)即BT1的控制极高于阳极电位,BT1处于截止状态,R23、C9充电延时,打点与打点的停顿之间,电流传感器之电压信号降低,此时C9两端电压高于R38两端电压,即BT1的阳极电位高于控制极电位。BT1阳极对阴极击穿导通,C9两端电荷迅速放电,从而防止子连续打点C9两端产生积累电压大于BT1触发翻转电压而产生的误动。 8.3.4漏电保护电路 由集成电路T2的二分之一及其管脚(8、9、10、11、13、14)联接元件组成。127V照明与信号线路未送电状态下,网络存在漏电故障时保护电路可实现闭锁。其动作回路为电源+→D2→插件4→故障点→U(或V、W)→插件12(或13、14)→R2(或R3、R4)→D9(或D8、D7)→R24→R25→负电,R25上的信号电压由T2管脚8输入触发T2翻转,管脚13由高电平转为低电平。电源+→BG1e极→BG1b极→R33→D11→T2管脚13→T2内部→负电。BG1开关导通,继电器J吸合,断开KM线圈回路,切断127V主电源。同时发光二极管LED4发出红光指示。 127V照明与信号网络在送电状态下,网络漏电时保护器可实现动作跳闸。其动作回路为:U(或V、W)→插12(或13、14)→R2(或R3、R4)→D9(或D8、D7)→R24→R25→负电→R29→R28→D16→插件11→漏电故障点→U(或V、W)。R25上的电压信号触发T2翻转,BG1导通J吸合,KM释放,切断主电源。同时LED4发出红光信号指示。 由于电路具有自锁功能,当排除故障后,切断1K开关再重新送电方可正常工作。 8.3.5电缆绝缘危险指示电路 由集成电路T2的另二分之一及管脚4、2、5所联接元件组成。 电缆绝缘危险指示的漏电触发电路与漏电保护电路相同,只是漏电动作值不 同(漏电动作值Ω,绝缘危险值为10KΩ±2KΩ)。 电缆绝缘电阻降到10KΩ±2KΩ时,漏电电流在R25的压降信号由T2管脚4输入,触 发T2翻转,管脚2由高电位变为低电位,电源+→插件17→LED5→插件1→R7→T2管脚2→T2内部→负电源,LED5发出黄色指示信号,当绝缘故障排除,电阻值大于危险值时,LED5熄灭,解除危险指示信号。 动作试验电路 8.4.1短路动作试验:按下按钮SS,其回路为电源+→插件17→SS(13、14)→TA0→电流传感器→TA1(TA2、TA3)→插件18(19、20)→D4(D5、D6)→R21→R20、R22→R38→负电。R20、R38得到信号电压,T1两半部分同时翻转,继电器J动作,同时给出指示信号。 动作试验为检验回路试验。 8.4.2漏地动作试验: 按下SS(23、24)、SS(21、22)其回路为:电源+→D2→插件4→KM(11、12)→主接地极→大地→辅助接地极→SS(23、24)→插件15→R5→U相→R4→D7→R24→R25→负电。R25得到信号(动作)使T2触发翻转。管脚13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继电器J动作,同时给出指示信号。 9安装使用与维修 严禁带电开盖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应有剧烈的振动、冲击和倒放。 产品不得爆晒、雨淋,并应存放在空气流通、温度不高于+40℃不低于-10℃和相对湿度不大于95%及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设备拆箱后,应检查各电器元件,有无在运输途中受震损坏脱落和受潮现象。如有上述情况发生,需经处理后方可使用。 接线方式:出厂产品主变压器均按高电位方式接线。如在低网路工作时需按图所示进行改接。 综合装置应可靠接地,辅助接地应在主接地点5米以外处。 装置接入网路后,应先进行三次短路及漏电动作试验,每次均应可靠动作并给出灯光信号指示。其中保护部分如产生拒动,此时机内的短路及漏电试验按钮同时被压接闭合,接通两种试电路,当装置的短路保护及漏电保护试验功能正常时,各相应发光二极管给出信号 指示,同时KM自动释放,表明动作正常。按钮释放后发光二极管LED1~2、LED4仍能发光,否则表明各保护电路自锁功能失灵。同时,当试验按钮压入后若出现发光二极管(一个或几个)不亮时,说明其对应的保护电路功能失效。此外,在上述试验正常无误后还应在KM主接点未闭合(即127V线网路无电)状态下,做一次漏电闭锁试验,方法同前,仍将SS按钮压下,此时发光二极管LED4发光。并当SS复位后,发光仍能保持,说明漏电闭锁电路工作正常。SS压入时LED5发光指示,SS复位时,LED5不再发光。 上述试验每进行一次后,必须将隔离开关1K分断一次,解除自锁,然后方能再次试验或投入工作。 使用中如出现误动作或按下试验按钮产生拒动时,可更换晶体管线路板插件试之。 本产品连续使用时,每班应做一次保护性能试验。 装置应进行定期检修。KM接触器触头有一定使用寿命,损坏严重时应及时更换。 装置在安装使用前应检查隔爆面是否完好,间隙是否符合要求。 10. 易损件及备件 序号 1 2 3 4 5 6 7 元件名称 接触器 熔断器 主变压器 综合保护插件 隔离开关 继电器 按钮 图号或规格 CJT1—20(40) AC127V RL1-15 660V 2A 660(380)V/127V ZBZ—M HZ10—10/152E JTX-3C DC12V LA18—22 数量 1 1 1 1 1 1 2 备注 11. 订货须知: 订货时必须说明 综合装置型号及名称,主电路工作电压; 订货数量。 12 附录:电路工作状态时主要测试点电压 电源: 整流桥交流输入20V、直流输出C1。2两端28V左右,因随电网波动而变化。 集成稳压器W1(7、8、15)输出+15V电压。 短路保护: T1的管脚8、9、10、11、13、14所属内部的两个比较器,以及所接外部元 件组成照明短路保护电路。T1的管脚1、2、4、5、6、7所属内部的两个比较器以及所接外部元件组成信号短路保护电路。 T1各管脚电压值如下: 管脚号 短路动作前电压 (V) 短路动作后电压 (V) 0 0 15 0 > > 5.4 0 0 0 0 15 15 15 15 < < 5.4 15 0 15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漏电保护及绝缘危险指示:T2管脚8、9、10、11、13、14,及其内部的两个比较器与外部所接元件组成漏电保护电路。T2管脚2、4、5及其内部的一个比较器与外部所接元件组成绝缘危险指示电路。 T2各管脚电压值如下: 管脚号 短路动作前电压 (V) 短路动作后电压 (V) 0 15 >4 4 >5。4 5.4 7.5 0 0 0 0 15 15 <4 4 <5.4 5.4 7.5 15 0 15 15 2 3 4 5 8 9 10 11 12 13 14 2122-02 ZBZ—— 矿用隔爆型 煤电钻变压器综合装置 产品使用说明书 甘肃容和矿用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 1. 产品型号和含义 Z B Z —— □ Z 煤 电 钻 额定容量 综 合 隔 爆 型 装 置 2. 执行标准 JB6312-92《矿用隔爆型煤电钻变压器综合装置》 Q/RH004-2008《ZBZ系列矿用隔爆型煤电钻变压器综合装置》 3. 防爆型式及标志 防爆型式:隔爆型; 防爆标志: ExdI . 4. 用途及适用范围 用途 本装置用于煤矿井下127V手持式煤电钻或岩石电钻的远方控制,具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及电缆绝缘降低危险指示。系统是外壳、干式变压器、控制及保护三合一式的隔爆综合装置。 使用条件 4.2.1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米; 4.2.2周围环境温度不高于+40℃ ,不低于 -5℃ ; 4.2.3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5%(25℃时); 4.2.4在有沼气爆炸性混合物的矿井中; 4.2.5在无显著摇动和冲击震动的地方; 4.2.6与水平面的安装倾斜度不超过15°的地方; 4.2.7在无破坏绝缘的气体和蒸汽的环境中; 4.2.8在无滴水及其他液体侵入的地方; 4.2.9安装类别Ⅲ 类;污染等级为3级。 5. 技术特征 主变压器(干式)参数 项目 额定容量 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 接线方式 允许温升 绝缘等级 单位 KVA V A ℃ 660,380/133 , Y,△/△(Y) 85 B 4 660,380/133 , Y,△/△(Y) 85 B 保护性能参数 短 路 保 护 保护距离 出厂规定 值0-150m 漏 电 保 护 电缆绝缘 危险指示 10KΩ±2KΩ 过 载 保 护 倍 动作时间 整定值 动作时 间 闭锁值 < Ω < 3KΩ±1KΩ 注:如需保护距离0—300米时可与厂方联系 短路保护:电子式的载频保护。电钻不工作时发生短路,可实现短路闭锁,工作时发生短路可实现动作跳闸,并可自锁,且设有熔断器作为后备保护。 漏电保护:电钻不工作时发生漏电可实现漏电闭锁,工作时发生漏电可实现跳闸切断电源。 过载保护:可防止电钻常时间超负荷运行而烧坏。 电缆绝缘降低危险指示:电钻电缆绝缘电阻降低。小于10K ±2K 时给出指示信号。 远方控制停送电:远方控制开停电钻,不打钻电缆不带电。 6 外行尺寸及质量 外形尺寸:ZBZ—2。5Z ( 485×580×605) ; ZBZ-4。0Z ( 605×580×605 )。 质量:125(105)Kg。 7 结构概述 综合装置的隔爆外壳为圆形,具有凸出的底和盖。壳盖和壳身采用转盖止口结构。外壳 右侧装有操作隔离开关的手柄和检查短路、漏电保护系统是否有效的试验按钮,并有可靠的机构连锁装置,保证当隔离开关闭合时,壳盖打不开;壳盖打开时,隔离开关不能闭合。壳盖上方有一小透明窗,可从外面观察状态指示灯。 主要元件的作用: 1.隔离开关1K:正常情况下作隔离电源之用,不允许带负荷操作。在故障情况下可分断主变压器的6倍额定电流3次。 2.一次熔断器FU1、FU2:对主变压器作短路保护。 3.二次熔断器FU3、FU4:127V系统后备保护。 4.控制电路熔断器FU5:保护控制变压器。 5.交流接触器KM用于控制127V负荷的通断。 6.集成电子线路板插件:由保护电路电子元件组成,实现装置的各项保护功能。 7. 控制试验按钮SS、SF:用于控制负荷的接入和分断,以及试验保护功能是否正常。 8.主变压器:127V电源。 9.控制变压器:保护系统的低压电源。 10. 发光二极管LED1-5:用于正常工作及故障状态指示。 过 ○ 载 11.电流互感器:过载保护的电流互感器及先导回路的感应隔离变压器。 12.继电器J:保护电路及控制电路的执行元件. 短 ○ 路 运 ○ 行 漏 ○ 电 绝 ○ 缘 8 电气原理(见附图) 本装置电气线路由主电路和控制、保护电路组成。 主回路 由隔离开关1K:一次侧熔断器FU1、FU2,主变压器T:二次侧熔断器FU3、FU4,交流接触器KM组成。 控制回路 远方自动停送电。由集成电路T2及管脚8、9、10、11、13、14联接元件组成。 电钻启动:闭合电钻手柄开关2K,控制变压器TC二次电压由20V→KM(11,12)→b相→2K→绕组→a相→TA4→TA3→20V构成回路。二次绕组得到的感应电压,由TA1→D11→R28→负电→TAO,在R28上形触发T2的翻转电压。由T2管脚11输入,T2内部电路翻转,管脚14由低电位升为高电位、晶体管BG2导通,继电器J吸合,J(13,14)接通KM线圈,主接点闭合,主电路导通,电钻运转。同时KM(11,12)断开,切断先导回路。此电T2的维持翻转电压由TA2→D8→D10→R28→负电→TAO,在R28上得到的信号电压来提供。同时发光二极管LED3导通发绿色运行信号。 电钻停止:电钻手柄开关2K断开,主电路电流中断TA无输出,T2失去维持翻转的电压信号恢复初始状态。管脚14降为低电位。BG2截止,J释放,KM释放,切断主电源。电钻不打钻时电缆不带电。 D8、D11为整流二极管。D9为过压保护二极管,C14为滤波电容,R29、R30、R31、R32为分压电阻。R27为负载电阻。 保护电路 8.3.1短路保护 由集成电路T1、BG1、L1、L2、C5等主要元件组成。系统是利用载频信号对电缆阻抗进行检测的方法进行保护。BG1、L1、C5等元件组成电感三点式振荡器,振荡频率(25KHz左右)通过L2、C7、C8、R15、R16、C9接于127V三相电网上。 在电缆未发生短路故障时,网络阻抗较高,振荡器负载较轻,振荡器电压经D2整流在R6上产生的压降信号由T1管脚脚6输入,此时管脚14为高位。对T2管脚9不闭锁,允许停送电,控制电路正常工作。 一但电缆发生短路故障(无论送电情况下还是不带电情况下)网络阻抗降低,振荡器负载加重,从而停振,管脚14降为低电位,通过D5将T2先导部分控制电路闭锁。 此时,若是在送电情况下,则BG2截止,J释放,KM切断127V电源。 若是在未送电情况下,则由于电路闭锁而先导回路不能工作。 与次同时,发光二极管LED2通过T1管脚14而导通发红光,给出短路故障指示信号。 T1与所接元件组成的电路具有自锁功能,只有短路故障排除后,将主电源分断再重新 送电方可工作。D1、D2、D3为过压保护二极管,R11、C6为防干扰延时环节。R7、R8、R9、R10为分压电阻。R12为负载电阻,D4为隔离二极管。D5为或门二极管。 8.3.2过载保护 由集成电路T2及管脚1、4、2、5、6、7所接元件组成。电流传感器TA2提供过载电流信号。 主电路过载的情况下,TA2信号电压增大,此信号电压由TA2→D8→R26→R24→负电→TAO。R24上的电压信号触发T2内部翻转,管脚1电位降低,通过D7管脚9也降为负电位,BG2截止,J释放,KM分断127V主回路。 与此同时,发光二极管LED1通过T2脚1而导通发黄光给出过载指示信号。 本电路动作后,等一段时间,电钻散热后可自动恢复工作。 R22、C12为过载延时电路。R18、R19、R20、R21为分压电阻。R26为负载调整电路。D7为或门二极管。 8.3.3漏电保护 由T3管脚8、9、10、11、13、14所接元件及D15、D16、D17、D19等组成。 在电缆未送电时可对网络进行漏电检测。其回路:正电→D19→KM(21,22)→主接地→Da相(设Da相接地)→R47→D15→R46→R42→负电。R42得到检测电压信号,由T3管脚8输入,触发T3翻转,管脚13电位降低,T2管脚9也降为负电位,并且电路自锁,使先导回路不能工作而实现闭锁。 在电缆供电的情况下,127V直接检测,检测回路:由127V(Da、Db、Dc三相)R48(R47、R49)→D16(D17、D15)→R46→R42→负电→R44→R43→D18→网络漏电处→127V→(三相)电源。R24得到检测信号,触发T3翻转,管脚13电位由高降低,T2管脚9也同时降为负电位,管脚13电位降低,BG2截止,J释放,KM断开127V电源。与此同时,LED4通过T3管脚13而导通发红光,给出漏电指示信号。 R35、R36、R37、R38、R39为分压电阻,R41为负载电阻,D13、D18、D19为隔离二极管。D14为或门二极管。 电路具有自锁功能,只有解除漏电故障后,重新送电方可使电路解锁而重新工作。 8.3.4电缆绝缘危险指示 电缆在受潮等情况下,绝缘电阻降低时可发生危险指示信号,其检测回路与漏电回路相同。在电缆绝缘电阻降低到10KΩ±2 KΩ以下时,检测信号在R42形成的信号电压,由T3管脚4输入,触发T3翻转,管脚2电位降为负电位,LED5通过T3管脚2而导通发黄色指示信号。 因在R42上的电压信号比漏电动作信号电压小,故漏电不动作。 8.3.5保护装置的试验电路 短路试验:由试验按扭SF(13,14)闭合接通电容器CO,将载频信号短路以达到试验之目的。 漏电试验:按合试验按扭SF(33,34)、SF(23,24),接通R50试验电阻,(相当于Dc相漏电)形成漏电回路,漏电动作过程与漏电保护电路运行过程相同,从而达到试验之目的。 8.3.6低压电源 控制电源由控制变压器127V/20V经由QSZ整流,R1、C1、C2滤波,稳压器W1输出+15V直流电压,另外20V电压供先导回路之用。 9安装使用与维修 严禁带电开盖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应有剧烈的振动、冲击和倒放。 产品不得爆晒、雨淋,并应存放在空气流通、温度不高于+40℃,不低于-10℃和相对湿度不大于95%及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设备拆箱后,应检查各电器元件,有无在运输途中受震损坏脱落和受潮现象。如有上述情况发生,需经处理后方可使用。 接线方式:出厂产品主变压器均按高电位方式接线。如在低网路工作时需按图所示进行改接。接线前用500兆欧表测量高低压侧绝缘电阻值,应不低于5MΩ。 综合装置应可靠接地,辅助接地应在主接地点5米以外处。 装置接入网路后,应先进行三次短路及漏电动作试验,每次均应可靠动作并给出灯光信号指示。综合装置下井使用前需在地面上进行检查试验。应分别在电缆(150米)末端做短路试验及漏电试验,保护装置均应正常动作,方可下井。(如要求动作距离300米,可与厂方联系)。其中保护部分如产生拒动,此时机内的短路及漏电试验按钮同时被压接闭合,接通两种试电路,当 装置的短路保护及漏电保护试验功能正常时,各相应发光二极管给出信号指示,同时KM自动释放,表明动作正常。按钮释放后发光二极管LED1~2、LED4仍能发光,否则表明各保护电路自锁功能失灵。同时,当试验按钮压入后若出现发光二极管(一个或几个)不亮时,说明其对应的保护电路功能失效。此外,在上述试验正常无误后还应在KM主接点未闭合(即127V线网路无电)状态下,做一次漏电闭锁试验,方法同前,仍将SS按钮压下,此时发光二极管LED4发光。并当SS复位后,发光仍能保持,说明漏电闭锁电路工作正常。SS压入时LED5发光指示,SS复位时,LED5不再发光。 上述试验每进行一次后,必须将隔离开关1K分断一次,解除自锁,然后方能再次试验或投入工作。 使用中如出现误动作或按下试验按钮产生拒动时,可更换晶体管线路板插件试之。 本产品连续使用时,每班应做一次保护性能试验。 装置应进行定期检修。KM接触器触头有一定使用寿命,损坏严重时应及时更换。 装置在安装使用前应检查隔爆面是否完好,间隙是否符合要求。 10. 易损件及备件 序号 1 2 3 4 5 6 7 元件名称 接触器 熔断器 主变压器 综合保护插件 隔离开关 继电器 按钮 图号或规格 CJT1—20(40) AC127V RL1-15 660V 2A 660(380)V/127V ZBZ—Z HZ10—10/152E JTX-3C DC12V LA18—22 数量 1 1 1 1 1 1 2 备注 11. 订货须知:订货时必须说明 综合装置型号及名称,主电路工作电压; 订货数量。 12 附录:电路工作状态时主要测试点电压 远方控制停送电 由T2的管脚及管脚10、11与13两个比较器及其所接元件组成的电路。各管脚电压如下: 管 脚 号 127V送电前电压V 127V送电后电压V 8 9 0 14 10 11 0 >0 12 负电 负电 13 0 14 14 0 管脚11电压测试时在D9负极测试。 载频短路保护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L1、C5两端交流电压9—11V,停振时两端无电压。BG1电流值为振荡时5mA,停振时为9mA。振荡频率约25KHz,接通127V电路时频率有所改变。T1及所联结的所有元件组成载频保护电路。 T1各管脚电压如下: 管 脚 1 号 振荡时电压V 停振时电压V 管脚6测电压时,测D3负极。 过载保护 由T2的管脚7、6与1及5、4与其所接元件组成的电路,各管脚电压如下: 管 脚 号 1 过载前电压V 15 停振时电压V 0 2 0 上升 3 15 15 4 5 ※ ※ 6 0 上升 7 12 12 14 空 15 空 空 0 0 14 13 负 0 0 0 空 15 空 空 3 15 0 13 负 15 1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管脚5电压测D6负极端。过载时电压超过8V。调整电阻R26,可改变倍数。 漏电保护 由T3的管脚8、9与14及10、11与13两个比较器及其所接元件组成的电路。 各管脚电压如下: 管 脚 号 漏电动作前电压V 8 〈 9 10 11 15 12 13 14 15 负电 15 漏电动作后电压V > 0 负电 0 0 管脚8、9电压为大约数值,因电网电压波动。未送127V交流电压检测时电压值,与送上127V交流电压时,电压略有不同。 绝缘危险指示 由T3管脚5、4与2一个比较器及所接元件组成。其检测部分与漏电保护电路公用。 各管脚电压如下 管 脚 号 指示前电压V 指示后电压V 1 空 空 2 15 0 3 15 15 4 〈6 >6 5 6 6 6 空 空 7 空 空 因电网电压有波动,管脚4、5电压有所波动。 稳压电源 整流全桥交流输入20V。(因电网电压波动有变化)C2两端电压28V,直流稳压梳+15V。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