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摘要:地基基础工程是建设工程最基本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建设工程基于地
球表面的前提条件,是建设工程与地球表面联接、保持相对稳定、同步运动的 媒介,通过这个媒介,使所有建设工程所承担的荷载和谐地传递给地基持力层,使其稳固地固结于地表之上,发挥其必要的使用功能。 关键词:地基基础;质量;工程质量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是建设工程质量的基石,没有地基基础工程可靠的质量保证,基于其上的建设工程就失去立根之本,就无从谈起建设工程结构安全,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建设工程的使用功能,地基基础工程质量的可靠性,是建设工程整体安全可靠性的基源。为了保证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有必要研究和认识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问题的内在特征,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督。
1、地基基础工程问题具有高度复杂性
地基基础工程的复杂性包括三层含义: 一是地基本身的复杂性。二是基于地基之上基础工程的多形式复杂性。三是人们对地基本身认识的片面性、误导带来设计的困难性和动态复杂性。地基本身的复杂性是指地球表面结构自然形成和其结构组成形式是复杂多样性的,它不像人工合成的物体,其组成成分、组成结构是历史演变的结果,没有均匀固定的模式。因此,对地基本身性能的认识和探索具有局部性和不安全性; 基础工程质量问题的复杂性,是由于地基本身组成的复杂性和建设工程的多样性所决定的。基础工程一要基于地基之上把建设工程的全部荷载平稳牢固地传给地基持力层,保持相对稳定运动; 二要与上部结构可靠联接,承担所有建设工程的荷载。建设工程要满足各种各样人们生产、生活活动的需要,客观上必然有千姿百态的类型、形状、规模,基础工程必然根据这些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这样一是满足与地基共同协调工作的需要。二是满足稳定传递上部荷载的需要,必然决定了地基基础工程设计的复杂性。人们对地基本身的认识一般是通过对建设场地基础的勘察分析得出的结论,由于地基本身构成的不均匀和复杂性,任何一项建设工程场地勘察都是基于勘察取样分析归纳得出的结论,勘察点的局部性和地球表面结构组织变化的异常性,即使再详细的勘察也不可能绝对全面反映地基组成及其结构的全貌,通过地基勘察报告的结论使人们对地基的认识具有不完全性和阶段性,作为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依据—地基勘察报告结论的不完全性,必然构成地基基础设计潜在的复杂性。既要依据勘察报告提供的结论,又要结合地基开挖后的现场勘测,及时根据现场情况,修正原勘察报告中考虑不周的地方,把设计与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地基基础设计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2、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的多发性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的多发性一是由于地基基础质量形成多阶段、影响多因素所造成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阶段易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地基土的扰动,雨水浸泡,地基土受冻等处理不当,经常引起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地基基础一旦形成,埋藏于地下,与地球表面连接成一体,建筑物周围的其他干扰易引起地基基础的伤害,使用过程中,各种不利环境的侵蚀也是造成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问题的潜在因素,再加上地基基础工程是地下工程,出现质量损伤,难以及时发现,因此,在多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它是易于发生工程质量事故的重要部位,具有质量事故多发性特征。地基基础工程质量多发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建设主体认识上的忽视,造成各阶段质量投入不足所致。业主对勘察单位选择不重视,勘察单位责任不强,能力不足,管理不善,认为地基勘察对工程质量没有直接责任,忽视勘察活动中的人力、技术、设备投入,分析不详尽准确,形成地基勘察质量问题,这是酿成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问题的根源。
3、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的潜在性
2
一是指它的发生往往带有间接的隐蔽性,其潜在的原因是由于地基勘察认识的不完全性,设计考虑因素的欠缺,施工过程中潜留的隐患,使用过程中的各种不利环境的侵蚀,使用不当以及地表本身无规律的运动等因素造成的,它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发现的特点。二是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具有明显的隐蔽性,从地基处理到基础工程,最终将会埋藏于地表以下,一旦建设工程竣工交付使用,都将不再暴露于外面,其质量监测工作存在难以观测到,而且建设工程交工后投入使用期间的质量问题往往难以及时发现,一旦发现,往往就已经危及主体结构或使用功能,常常酿成无法修补的质量事故。从工序连接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后一道工序都是完全覆盖前一道工序,质量具有明显的隐蔽性。因此说,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具有潜在性。
4、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的连锁性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的连锁性是与地基基础本身的地位和作用密切相关的,所有建设工程质量都是基于地基基础之上的,地基基础一旦出现质量事故问题,势必直接影响与其紧固连为一体的主体结构的质量,轻者引起主体结构裂缝,局部破坏,重者使主体结构失效,丧失承载能力,致使建设工程全部报废,甚至倒塌。在20 世纪80 年代初期我国连续不断发生的房屋倒塌事故中,由于地基基础数不少,尤其是由于地基基础引起的承重结构主要部件的失稳,更会涉及较大范围的主体结构破坏。
5、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的严重性
不管是选择场地、设计,还是施工质量问题,地基基础工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往往会引起地基失稳,建设工程整体结构的破坏,引起建设工程致命的、毁灭性的重大质量事故,不仅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而且直接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由于地基基础承受所有建设工程的全部荷载,因此一旦出现局部损坏,其损坏程度扩散很快,其事故的发生又往往是突发性的,常常不易被人们发现,这就更加剧了其危害性和严重性。一定程度上讲,建设工程一旦建设投入使用,地基基础出现质量事故问题往往是无法弥补的质量问题,由它所带来的损失,远比地基基础工程建设必要的投入要大得多。
6、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责任的多元性
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分析从其形成的时间阶段上看,可能发生在勘察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使用阶段,以其形成的原因看,可能是勘察主体、设计主体、施工主体、业主主体、材料供应主体、施工监督管理主体的失误所致,仅就一个主体的责任分析,可能是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的责任,可能是技术、管理、经济上的问题,可能是材料、设备、人力投入问题,也可能是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一旦地基基础工程质量事故酿成,又往往涉及多方面的主体和多方原因,其质量责任具有明显的多层次多元性特征。
参考文献:
[1] 时艳芳. 建筑工程基础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32)
[2] 建设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刘惠珊.地基基础工程283问[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 江正荣.建筑钢结构进展[A].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手册[M ].2005.
[5] 叶书麟.地基处理工程实例应用手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5] 王雷,刘芳. 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分析 [J]. 民营科技. 2009 (04)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