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影响因素分析
及对策研究
——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
陈玲玲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行业迎来各项政策利好,发展十分迅猛。酒店行业作为
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柱,近来来呈现持续爆发式增长趋势,酒店行业对毕业生需求量十分巨大。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之后从事酒店行业的却不到30%,远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从教育资源方面来看,由于大量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并没有从事酒店行业,因此专业教育资源也存在很大的浪费。本文从酒店行业发展现状、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探索提高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对策。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
1
酒店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旅游行业持续迎来各项政策利好,加上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动旅游业发展迅猛,作为消费者衣食住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店行业市场需求不断扩大。1.1行业发展前景持续向好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酒店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旅游行业持续增长的预期,截止到2017年中国酒店行业交易规模达到5760亿元,2017到2023年间,酒店行业有望保持8.5%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到了2023年中国酒店行业交易规模将达到9380亿元。
带来的舒适和便利,以扩大酒店销售业绩、改进服务质量、降低管理成本和提升客户满意度为新法宝,以此来增强酒店的核心竞争力。酒店在物耗、能耗、人员成本等方面也降到最低。随着消费群体的改变,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的普遍应用,“智慧酒店”将成为未来发展新趋势。旅客在预订、入住、休闲、娱乐、离店等全流程可在网上自助办理,不但节省相应的人力成本,还优化了顾客的入住体验。在智慧酒店的发展过程中,酒店对一线从业人员的要求不再是“服务员”,而是需要集服务、信息处理及应用、人工智能为一身的跨界复合型人才。2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2.1一线从业人员薪酬待遇普遍不高
虽然酒店行业除了货币化薪酬以外,还为员工提供多种多样的非货币化的间接薪酬,比如食宿、服装,解决了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相比其他行业就业压力相对较低。但酒店行业一线从业人员薪酬待遇普遍不高,与其他行业相比有较大差距。
2.2不同层次的酒店对从业人员要求不一
酒店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基层员工劳动强度较大,对于生活在物质水平比较优越的90后毕业生来说,难以适应该行业的高强度劳动;目前酒店从业人员的行业标准可用三句话描绘“传统酒店起点低、标星民宿难经营、智慧酒店需跨界”。说通俗点,传统型酒店在招聘一线工作人员的时候并不看学历,社会人员简单培训即可上岗;发展势头强劲的民宿需要用心、用情经营,但这往往是最难投入的;智慧型酒店从业人员的要求已不止是对酒店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使用了,更多的是需要掌握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等。
2.3社会对酒店业从员人员的偏见
在我国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酒店行业从业人员一直被认为是“服务员、伺候人、看人脸色”的行业,加之个别酒店开设了一些非法服务项目,被社会各阶层在传播过程中无限放大,因此社会对酒店从业人员长期以来都存在偏见。
通过以上原因分析得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不会选择酒店行业就业;选择酒店行业就业的学生,也因为目前行业需求的变化,对毕业要求已不再是“服务员”而是需要掌握行业标准、行业技能、用情经营及信息智能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难以胜任。故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酒店行业大学生员工的流失率一直较高。
本文通过对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学生、长期合作的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调研和访谈,从大学生择业心理、高校课程设置以及酒店专业学生流失率高的现状及流失产生的原因等方面,对酒店专业大学生的对口就业率进行了探讨。旨在通过研究提出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建议,推进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促进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人才供需的良性发展。
3提高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方法研究
为切实提高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了解行业及企业对人才
2013-2023年中国酒店行业交易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1.2行业消费主体向中端及经济连锁型酒店变化
高星级酒店在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了酒店行业很大的市场份额。近年来国家政策限制了三公消费,一定程度影响了高端酒店的客户量,多数高端客房下沉到中端酒店消费。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上升,在消费升级背景下,中端酒店越来越受到欢迎,“高端消费下沉,大众消费中端化,中端酒店受益”成为酒店业消费现状之一;随着80、90后成为旅游业的主力军之后,他们向往自由、更追求个性、时尚的生活,出游往往不会选择跟旅游团,而是以家庭或朋友一起自助游为主。经济型连锁酒店锁定了这部分消费群体,且他们的消费理念和价值观念也在影响着即将成为消费主力的00后,因此经济型连锁酒店将会占据酒店行业的主体市场。1.3“智慧酒店”应运而生,行业急需跨界复合型人才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的政策扶持,消费群体对新兴事物的好奇,“智慧酒店”应运而生。所谓智慧酒店是指酒店拥有一套完善的智能化体系,通过数字化与网络化实现酒店数字信息化服务技术,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个人隐私、个性化的需求,同时让旅客感受到高科技
作者简介:陈玲玲(1978-),女,湖南湘潭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收稿日期:2019年11月2日。104
2019年第12期
教育实践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积极
心理品质培养研究
韩东云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451191)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高职院校学生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以来,中国与国际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也对大学生的英语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普遍存在学习情绪不高,厌学、弃学现象愈加严重,学习动机和积极性不高、英语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较差等消极的英语学习心理问题。众多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品质对学生学业成功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培养学生积极的英语学习心理品质,因此,本研究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探索高职学生积极的英语学习心理品质的培养策略,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成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积极心理品质
前
言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的不断扩大,不断壮大的高职院校毕业学生也将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提出及发展以来,中国与国际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对具有高水平技术的跨国型应用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这就对大学生的英语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普遍存在学习情绪不高,厌学、弃学现象愈加严重,学习动机和积极性不高、英语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较差等消极的英语学习心理问题(赵庆云2011),也反映出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心理品质方面存在严重不足。
当前国内学者大多将研究焦点放在某一特定学科的学习心理状况
或某几种特定学习心理问题的研究上(邹庆玲2009),忽视了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特征的发掘和培养,这种消极的研究取向导致学生负性心理特征被过度关注,以致高职教师和学生更多的关注消极的学习心理,降低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众多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品质对学生学业成功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研究在归纳和整理以往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探索高职学生积极的英语学习心理培养策略,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成功。1积极心理学
上个世纪末,美国APA主席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了积极心理学学说,该理论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的关注,并蓬勃发展,研究领域也
作者简介:韩东云(1989-),女,河南平顶山人,硕士学历,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收稿日期:2019年11月25日。
的需求,促进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在酒店行业任职及发展,提高酒店管理学生就业质量,提高专业就业对口率,为学生打造良好的职业通道,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储备人才。2019年6-7月,笔者对酒店管理专业近三年毕业生进行调研,全面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对我院毕业生的总体评价。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电子邮件等方法向用人单位及毕业生进行调查,讨论、研究并撰写了此报告。3.1调查结果3.1.1企业:招人难、留人难,离职率高
笔者此次走访了万豪酒店集团、雅高酒店集团、华住酒店集团旗下,包括奢华五星级酒店、精品五星级酒店、四星级酒店、商务经济型酒店等不同档次共12家。通过访谈形式,了解到星级酒店大学生员工比例不到30%,商务经济型酒店更低,且年流失比例高达60%以上。3.1.2毕业生:不认同、不从事,转行多
笔者在2015-2018届毕业生中做了问卷调查,只有13%的学生是因为对酒店行业有兴趣填报的该专业,其他的学生大多都是因为酒店专业单独招生录取分数线低填报或调剂到该专业的。加上社会上普遍对酒店行业就是服务员、低人一等的认知,学生家长对此专业也不认同。因此学生毕业后从事酒店行业的不到30%,5年内转行率超80%。3.1.3学校:招生好、培养成本高,对口就业率低
因酒店管理专业单独招生或分段录取形式,录取分数线低,故每年招生和报到情况很好。基于酒店行业的特殊性,教学过程中实际操作比理论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入学后的大量课程需要在模拟仿真实训室里进行,如中西餐摆台、客房铺床、鸡尾酒调制、咖啡调制等课程都需要实际操作,且需要大量教学,因此培养成本相对较高。但由于学生及家长对行业的不认同,社会对行业的偏见,2015-2018届酒店管理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不到30%。3.2对策研究
3.2.1新生入校即进行行业认知教育
学校应强化学生入学后的行业认知教育,邀请学校教授、企业专家、
优秀毕业生对新生进行行业认知教育,消除学生及家长对行业的偏见,
跳出酒店管理就是“服务人、伺候人、看人脸色”的行业认知,了解现代酒店运营的智能化模式,并清楚在酒店业长期发展的优势。3.2.2改革培养模式,切实打通服务行业职业发展通道
对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来说,如只选择在高星级酒店任职,由于学历及英语水平的限制,可能会遇到难以突破的瓶颈。学校可采取多种模式培养,如开设中小微企班,对调酒、烘焙有兴趣的学生将来可自主创业;连锁经济型酒店长班,经济型酒店对人员学历和英语水平相对没那么高,学生在连锁型经济酒店可得到较好的发展;高星级酒店管培生班,针对英语基础好、有学历提升意向的学生,将来可在高星级酒店发展为中高层管理人员。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开设各类订单班方面已比较成熟,且订单班学生对口就业率、收入水平、学生满意度等明显高于普通酒店管理班。3.2.3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学校应更加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
在人工智能的大趋势下,自助入住、VR选房、手机开门、智慧客房、语音交互控制等越来越被消费群体青睐。据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全国主要城市的酒店客房智能化改造市场超过1000亿元,且每年还在以及20%左右的速度增长,未来智能系统应用于酒店改造上前景非常广阔。“智慧酒店”也将是未来酒店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但传统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酒店管理人才显然难以适应当前新业态,在这种情况之下,学校应改革课程体系、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培养行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实现院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对接、供需匹配、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参考文献
[1]https://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458/181127-b8b7c3a2.html前瞻产业研究院产经资讯《酒店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智慧酒店有望成为未来新趋势》
[2]https://wenku.baidu.com/view/ee3d5b2b04a1b0717ed5dda3.html《我国酒店业现状分析》
2019年第12期
1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