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永不凋谢的玫瑰》心得札记
高尔基先生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书籍的世界里,没有嘈杂与喧嚣,它很安详,是精神放松的的场所;培根先生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多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拓宽我们的视野,我喜欢阅读,书籍是我的良师益友。暑假里我读了很多课外读物,其中《永不凋谢的玫瑰》让我感触颇深。
它讲述的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记下了这样一则真事,校园的花房里开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同学们每天都来观赏。直到有一天早上,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摘了下来,同学们都很气愤。苏霍姆林斯基校长走向那个小女孩,问她为什么,她说要把这朵最大的玫瑰送给生病的奶奶。校长和同学们都明白了原因,校长没有责备小女孩,还摘了两朵大玫瑰送给她,并夸奖她是个懂事的孩子。每每读到这里我都感慨万千,这个小女孩虽然只有三四岁,但是她却非常的懂事孝顺,和她相比我不由得自惭形秽,因为我经常会与爸妈无理取闹,也很少关心他们。我本以为当校长发现小女孩摘花,会严厉的批评她,没想到,校长没有生气,反而言语温柔去问小女孩为何这样做,知道原因后他还奖励给小女孩两朵花,我们应该向校长学习,学习他的宽容理解,学习他基于事实做事情。我忽然明白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不正是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吗?
说到这里,不禁让我想起钟南山爷爷,尽管他已经80岁的高龄,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他敢医敢言,提出“人传人”的现象,强调严格防控,在战疫一线坚持到最后。还有李兰娟奶奶,她也已经73岁了,不惧病毒,勇敢奔赴抗疫前线,我总能在电视上看到她和终南山爷爷的身影,他们向所有人展现了爱的伟大,他们的爱心就像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花,那样单纯,那样善良,是什么花都比不了的。我们应该向那些有爱心的人学习,学习他们的真诚和善良,我们也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把我们的爱心也奉献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