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欧得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论文)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论文)

来源:欧得旅游网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企业赢得竞争胜利和保持优势的可靠保证。目前,我们的企业管理还过于粗放、松弛、缺乏科学管理,远远适应不了市场形势的发展要求,因而加强和创新企业管理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创新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方法创新。观念创新是动力,制度创新是前提,技术创新是源泉,方法创新是保障。 一、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特点 如何创新,首先必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发展的特点。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项目管理尚处在较低水平,主要问题是未能在项目中全面系统地采用项目管理这种先进管理方法,没有形成专业化。近年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每年的社会投资都达数万亿元。申奥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又将带来新的一轮投资项目的热潮。而实施项目管理已几成国际惯例,如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和金融投资机构的项目,都要求应用项目管理。因为实施项目管理,可以在保证项目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预防和控制风险等诸多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瞄准全球化,与国际接轨 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知识与经济的全球化。因为竞争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促使了项目管理的全球化发展。具体体现是: 国际间的项目合作日益增多。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往往都是通过具体项目实现的。通过这些项目,使各国的项目管理方法、文化、观念也得到了交流与沟通。 国际化的专业活动日益频繁。现在每年都有许多项目管理专业学术会议在世界各地举行,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吸引着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 项目管理专业信息的国际共享。由于Internet的发展, 许多国际组织已在国际互联网上建起了自己的站点,各种项目管理专业信息可以在网上很快查阅。例如美国PMI 的\"A Guide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整本书都可以从网上查阅或下载。 项目管理的全球化发展既为我们创造了学习的机遇,也给我们提出了高水平国际化发展的要求。 2、学科专业化 为了加快项目管理专业的发展,我国于近期在北京的几所高校先后开设了项目管理专业,这标志着项目管理正式被纳入到学位教育体系.同时,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美国PMI从1984年提出至今,数易其稿,并已将其作为该组织专业证书制考试的主要内容。欧洲IPMA和其他各国的项目管理组织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体系。可以预计中国在借鉴国际通行的项目管理规范和指南的基础上,依靠自身的教育体系,将会使我国的项目管理专业化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3、培训 + 认证制度 由于项目管理从业人员日渐增多,培训的需求急骤增长,世界各国的学校,专业学术组织,专业培训机构,咨询公司等,纷纷提出可以满足各种层次需求的培训计划和方案。例如单是美国PMI从1998年到起,每年都安排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举办的研讨及培训班,与专业证书考试相结合,两者是相得益彰.同时,国内以推进证书制为突破口,促进专业人员水平的提高与学科发展。从国外发展经验看,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做法,它完全靠专业的权威性吸引着广大项目管理从业人员真正为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而努力。目前PMP考试的急剧升温就是很好的证明.。 4 . 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 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面对各种复杂的项目有大量的信息、数据需要动态管理,要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使用先进的方法和工具,有数据表明,在美国项目管理人员中有90%左右的人已在不同程度上使用了项目管理软件,有面向计划与进度管理的,有基于网络环境信息共享的,有围绕时间、费用、质量三座标控制的,有信息资源系统管理的等等。在我国, 项目管理人员也逐步使用项目管理软件来帮助他们进行有效的项目管理.目前使用较多的项目管理应用软件是Microsoft Project2000,它是针对每一个项目本身来进行跟踪和管理的,在它的新版本2002中是针对企业级的,但是在目前阶段,它还是可以胜任大多数的企业业务环。 二、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 建筑工程项目作为企业施工的主战场,不仅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造就和培养企业管理人才的摇篮,更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所在。为了确保安全、优质、按期向顾客提供产品,同时为了实现效益目标,施工企业一般都会及时组建集团指挥部、子公司项目经理部及其所属施工队的分级管理机构。实践证明,这样的管理模式在施工管理、质量监控、安全保证及资金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也存在管理人员冗余、机械设备和资源不能有效配置等问题。随着生产日益复杂化,项目管理也变得更加复杂。鉴于这种情况,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进行创新,不断深化施工管理改革。 1、观念创新是动力 当前,随着市场竞争白热化,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强大的挑战,特别作为长期依赖铁路施工的传统企业,由于市场发展趋势,铁路、公路、水利、市政等工程建设,工程造价和单价大幅度降低,提质不提价,使得企业运作成本加大,利润所剩无几,甚至是亏本经营。为此,企业必须适时调整战略,更新观念,加大管理力度。特别是各级领导必须牢固树立坚持做大做强主业的思想不动摇的经营战略理念,高度重视经营开发工作,要把经营开发工作作为企业发展第一要务,要在集团范围内形成全员经营、全方位经营的浓厚氛围。各级组织要在加大经营开发力度和优化配置配强经营管理班子和经营队伍的同时大力加强经营网点、区域阵地建设,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经营战略目标和措施,努力构筑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化的“大经营”网络格局。在经营管理方面要做到五要:一要关注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市场趋势,不断调整和完善适应本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二要把经营开发工作和资本运营、多元经营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主业精、多元经营为第二支柱产业的发展态势。三要重视发挥技术创新和人才效应在经营开发中的作用。要通过重点工程建设,通过高、精、尖、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建设,培育一批科技拔尖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显示出企业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良好的企业形象。在技术装备上要从经营战略上来考虑,超前谋划争取尽早进入新的施工领域。 2、制度创新是前提 项目管理制度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立了科学高效的项目管理制度,项目才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效益,并开拓源源不断的市场。科学合理地设置项目部,做到人员精干高效,协制有力,实现项目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设备资源等要素的最优组合,强化以责任成本管理为中心的各项管理,是创新工作的难点,其重点是要加强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创新,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核心是全面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强化工程项目过程控制,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监督机制。主要措施是实施项目动态管理和弹性用工制度,强化质量、效益意识,提高责任成本管理水平,立足于项目,着力于项目管理,使项目成为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 审视我们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其低效、亏损的根源,管理落后是重要原因,尤其是管理制度的落后,导致了项目管理的失控,“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如现场管理 混乱,材料浪费丢失;工程质量管理把关不严,返工现象时有发生;人工费超支,工资含量居高不下;工程预结算工作松散,分包工程管理、材料设备管理不到位,使施工企业竞争力受到严重制约。所以,通过项目管理制度创新,着力解决项目管理水平低下、项目管理风险加大等问题,已刻不容缓。要创新项目承包考评制度。完善项目承包管理制度,加强对项目责任制的考评,以此来规范项目部及项目经理的责任范围和行为。要建立健全风险抵押金制度。推行项目经理责任承包,必须逐步建立“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机制,由项目经理按工程产值的一定比例,拿出一定量的风险抵押金,对项目全责经营,赢利重奖,亏则重罚,形成一种“责任、风险、权利、利益”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要完善项目成本管理制度。目前的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基本上停留在“事后”被动控制为主,尚未建立起较科学的成本控制体系。因此,要侧重于对实际成本的控制,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和牵制制度,抓好项目成本管理与核算的基础工作,强化项目成本费用的日常管理,实施对施工现场成本管理的过程控制,建立成本考核的预警机制,保证项目承包责任制落实到实处。 3、技术创新是源泉 当今的世界,已进入科技昌明的时代。项目管理要创新,离不开技术创新。首先要积极推广新技术应用。建设部推广的十项新技术,是国内建筑业技术创新的集大成者,我们在许多项目工程中已应用推广。昌吉世纪花园工程,2003年荣获自治区优质工程建筑工程天山奖,因在施工中广泛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被建设部授予“国家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和“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妇保院二期扩建工程,应用了新技术,被评为浙江省科技示范工程,该工程继获得市优、省优工程后,已申报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其次是项目中开展群众性的QC攻关活动,是技术创新的又一重要手段,我们在这方面常抓不懈,取得显著成果。到目前为止,已有5项成果获国家级奖,11项成果获省级一、二等奖,成果获市级一、二、三等奖。其三是加快人才培养,为项目技术创新提供保证。为适应建设项目领域不断发展和项目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的需要,必须加快高新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以重点工程为舞台,加快培养青年人才群体,委派他们担任项目经理助理、项目工程师等职务,让他们在施工第一线挂职锻炼。 4、方法创新是保障 管理方法创新是项目管理有机处理和协调好工期、质量、成本多项目标的关键,是项目管理成败的重要保证。 进度控制手段创新。作为进度控制来说,任何一个项目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必须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工程项目各个阶段性的控制点,并从阶段性的成功取得最后的成功。 质量管理方法创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要获得市场主要靠质量。质量控制核心是落实质量责任,严格执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坚持做到时间再紧程序不超越,任务再重标准不降低,条件再差要求不放松。通过质量控制手段和管理方法的创新,实现不断创优和铸造精品工程的目标,赢得客户满意,从而不断开拓新领域,占领新市场,最终达到市场创新的目的。 成本控制措施创新。项目是成本中心,成本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成本”是企业绩效管理的核心问题,绝大多数管理活动都是围绕成本而展开的。成本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从投标承揽任务开始到工程竣工验交,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要事先预测,认真核算和监控。完善的项目合同管理也是成本控制的一项关键因素。 5、加强管理创新训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其重点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项目经理职业化队伍,这是我们当前要解决好的最为关键的问题。目前集团项目经理的现状是:数量不少,结构失衡,素质参差不齐,培训使用脱节,特别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项目经理不多,以致在选用项目经理时,经常是捉襟见肘。 项目经理,他上对企业法人代表负责,下对作业层负责,在企业法人代表的授权范围内,对外与业主打交道。同时,他是项目管理全过程所有工作的总负责人,是生产要素合理投入与动态管理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因此,项目经理必须利用企业法人代表授予的权力,来实现企业法人代表委托的责任。在项目施工中,项目经理其管理主要内容是做好“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等方面的工作。所谓“三控制”是指工期的控制,质量的控制,成本的控制。“两管理”是指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一协调”是指组织协调,组织生产要素的运行。与此同时,我们各级组织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重视培养项目经理的素质和能力;二是把好选拔任用关。要把那些有本事、靠得住的优秀人才,选拔充实到项目经理岗位上来。选好用好人是项目管理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三、结束语 创新是项目管理永恒的主题,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不断改进和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项目管理的理念指导项目管理的组织和实践。同时也祝愿我国的项目管理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参考文献: 1、《工程项目管理》【著者】梁世连 【出版日期】2004年1月 【出版社】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有效的项目管理》【译者】李盛萍 常春【著者】罗伯特·K·威索基【出版日期】2002年8月【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著者】苟伯让【出版日期】2005/01/01【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4、《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著者】中国建筑业协会、清华大学、中国建筑总公司合编【出版日期】2004年4月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新项目管理》【著者】(美)J.D.费雷姆. 【出版日期】2001【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社, 6、《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问答实录》【著者】王恩茂 编辑【出版日期】2008年【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7、《国际工程管理概论》【著者】刘尔烈 主编【出版日期】2008/04/01【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8、《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著者】丁士昭【出版日期】1987【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为出版社 9、《现代工程项目管理》【著者】王祖和【出版日期】2007.01【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10、《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指南》【著者】郭汉丁【出版日期】2005/06/01【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11、《项目整体管理》【著者】赵涛,潘欣鹏【出版日期】2004【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