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来源及途径
作者:刘晓明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3年第06期
摘 要: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点就是承接的工程项目所创造的效益。本文主要探讨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企业经济效益的来源点和如何实现更高更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管理过程;实施途径 一、企业经济效益的来源
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没有经济效益,就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入,企业的发展就会萎缩,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就会削弱,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就会减弱。经济系统主要是在建筑施工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 对项目正在进行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高效的成本管理和控制系统, 经费的统计和核算必须要和项目同步进行, 才能准确地把握成本支出所带来的效益性。而企业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工作也是相辅相成只有在良好管理的基础下, 才能够实现对成本更好的控制; 也只有实现了对成本的稳定控制,才会为企业代理经济效益。
一个项目的经济效益往往不是合同内的工程价格部分的利润,而是通过合同外的经济签证来实现的。虽然合同的价格较低,不能给企业带来利润,但是如果合同外的部分足够的大,利润足够的高,最后通过结算,施工企业照样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如果施工单位在一个项目中想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就必须重视签证,派遣强有力的经济核算管理人员主抓现场的经济工作,而经济工作的重点就是现场隔离签证的办理,当然重点是经济签证的办理。 二、把好工程投标报价关
投标报价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对那些大型复杂的工程项目,仅仅依靠单一的报价方法和思路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在准确把握工程本身实际成本的基础上,全面测算影响工程造价和费用开支的各项费用,有时甚至这个部分的开支要大于工程本身的实际造价的。这就要求企业在对所投标的工程编制标书时,对建设单位的资信评估不能少,现场考察不能走过场、流形式,编制标书时不能漏项和缺项,所采用的各种费用标准必须切合实际,这样做出标书的标价才能切近实际标底。另外,为了确保中标,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降低金额的范围,在确保本单位利益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进行一定比例的降低,但不能盲目降价,攀比降价,而不能为了中标而降价,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不会使企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蒙受巨
大损失。同时,还要做到信誉低的工程不投,资金不落实的工程不投,巨额垫资的工程不投,项目相关手续不全的工程不投,经济效益预测不佳的不投,防止工程一开始隐藏亏损隐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抓好施工企业成本管理
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在项目管理中的地位项目成本控制指在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中,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
项目部的成本管理与控制,应抓好三个层次的工作。第一,项目领导(特别是项目经理和主管工程师)应抓好成本的分解,建立横向到部门,纵向到班组的控制网络,落实责任制。加强检查、考核,按期组织经济活动分析,及时制定相应措施。其次,应在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成本控制体系,按内部岗位和作业层进行成本目标分解。同时应明确各管理人员和作业层的成本责任、权限及相互关系。第二,相关业务部门按费用额制定开支,加强实物消耗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建立控制台账,及时提出市场动态分析与对策。第三,作业队和班组在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控制实物的消耗,建立日核算、月分析制度。所以我们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项目成本控制,成本核算过程与施工生产过程同步进行,在时间上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项目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才能真正做好项目成本控制,最终实现项目盈利目标。
四、加强现场经济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重理轻文是所有建筑施工企业的通病。从事技术、安全、施工管理的人才在企业和项目中得到重视,但是从事预算、计划、物资等经济管理工作的人才往往得不到很好的重视。这里面有两层的原因:一是因为社会发展的进步,对人生命的尊重意识的进步有很大关系。无论国家层面还是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严厉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对于施工中的安全和施工质量考核极其严格,项目上一旦出现重大安全质量事故,不但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安全员第一时间被问责,有时还要要追究刑事责任。当事故超过一定标准,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以及总工程师都会被追责。因此,从个人利益层次考虑,无论项目负责人还是企业领导层都相当重视项目的安全和质量管理,这个方面的人才自然受到重用,得到更快的发展和晋升。另外一个原因是,经济管理人员在项目中的比例很小,职务也偏低。而且无论从国家还是企业对项目经济指标的考核的重视程度远远没有安全重要,即使项目干亏了,甚至亏的很严重,也很少有人受到处分。这不但是因为亏损的原因不好界定,缺乏权威的原因分析报告,更是因为缺乏科学有力的考核指标和执行力度。合格的经济人才才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⑴身体健康,责任心强。施工企业的经济人员是个任务和工作比较繁重的岗位,每逢紧张的投标、结算或者出报表等,往往需要连续加班,并且需要长期在驻扎工地。因此,没有良好的体魄是不行的。其次涉及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大量的资料的汇集和数据计算,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做事马马乎乎也是不合格的。
⑵现场经验充足、造价理论扎实。在工程造价理论非常先进的英国,工料测量师要求是工科毕业的学生,具备现场实际施工经验多年以后才能参加考试或者评审。因为工程造价是个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践性很强的专业,如果现场经验不足,理论不扎实,对现场发生的成本根本无法理解和核算,那么就无法正确计算和记录项目的成本情况,更谈不上应对建设单位经济人员对签证的严格审核了。
⑶思维敏捷,逻辑性强。一个良好的经济管理人员,不但能核算好项目成本,尤其是合同外部分的经济签证,最关键工作是与业主或者第三方审计人员核对这些经济数据。如果你计算的经济数据既缺乏合同依据,又没有国家相关政策文件支持,又无法说明事实情况实质,那么你这份签证就是无效的签证,业主或者第三芳就不会认可,也就无法给公司创造效益。 ⑷谦虚谨慎、勤奋好学。工程现场的经济工作涉及的专业多,术语多,不象做技术的,从事机械的就管机械,从事电气的就管电气。但是,做经济工作的人,不但同时要懂机械,还要懂电器、钢结构、建筑、装修、消防等等。并且对项目上所有的施工工艺都要做到基本清楚。对于项目涉及的各种各样的材料物资也要熟悉掌握他们的特点、规格型号、以及适用的专业、工艺等。因此,如果不谦虚谨慎,不懂得去多看,多做,多问,多学,那么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工程经济管理人才。
五、把好材料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在工程建设中,工程项目材料物资直接构成工程实体,是工程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70%~80%,直接影响项目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有较大的节约潜力。材料成本的节约,是工程成本降低的关键,需要从材料用量和价格两方面人手。一是材料用量控制。要坚持按定额确定材料消耗量。严格执行限额供料制度,由旄工技术部门根据施工预算,按施工进度,计算出工程所需材料数量,并考虑一定的降耗指标后提供给材料部门,分期、分批组织材料供应。严格控制进场材料,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防止材料剩余造成转运退料损失。在施工过程中。各分项工程都要控制材料的使用,为了降低损耗,可实行限额配料,实行包干使用,节约有奖,超额则罚,使材料消耗数量与个人经济利益挂钩。与此同时实行三级收料,即班组或分包单位清点数量并记录签字,材料部门建立材料明细账。领料时施工作业班组应点清并确认。严格按照领料手续,杜绝浪费和盗窃漏洞。库存量和材料用量比例要合理,要减少现场材料过多而造成的管理麻烦和仓储费多支出,使资金流动使用更合理。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要合理调度妥善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堆放保管,避免二次搬运和损耗浪费。二是材料价格控制。材料价格的控制主要由采购部门在采购中加以控制。物质的采购要选择质高、量足、价低、运距短的供应单位,实行由三家以上单位参加竞争投标的。政府采购”供应机制,采购过程中坚持比质、比价、比运距,算成本的。三比一算”的原则,货比三家,择优购料。在施工过程中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力求用低价材料代替高价材料,加强周转材料的管理,尽量减少损耗并加以整修和充分利用。 六、结束语
一个施工企业,最主要的经济效益来源就是施工项目,而一个项目的主要利润点,合同外的经济签证又是最重要的一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各方面全体人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共同努力,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问题。如果不重视工程经济管理,就无法实现项目的利润,如果所有的项目没有了利润,施工企业就难以生存了。 参考文献:
[1]周桂华.浅谈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J].价值工程.2010(36). [2]盛玉丰.建筑工程企业成本控制问题及方法[J].现代商业.2011(29). [3]郑述杰.论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3).
作者简介:刘晓明,男,大专学历,现在工作于茂名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从事财务方面管理工作已经20多年,有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