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京亭赋话(三)

来源:欧得旅游网
I盆I古都记忆- 万春亭 “何处望神帅『?满眼风光 北固楼。”这是宋词巨擘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中的名句。在学赋咏北京万春亭 时,忽然记起,便在赋的首尾窃 用。现在镇江北固山的名楼,是 游人热衷饱览长江的景点。学来 的句子说: “何处望京城?无限 风光万春亭”,也属实话。可是 不觉引动本人的一些感慨。现在 登上景山万春亭,最抢眼的是向 南眺望, “满眼风光”尽被炫目 的金黄色占尽,那是故宫浪涛般 的御用黄琉璃瓦。往别的方向最 醒目的“无限风光”,是“欲 与天公试比高”的广厦千万间 也。而能够让不只是北京人, 也不只是中国人,可以说能让全 世界的人发出扼腕浩叹的,是从 这里再也看不见一个人类文明的 奇迹,举世无匹的最大最规整的 建筑奇迹:北京城!我的同辈 人,当年十七八岁,如今七八十 岁的,是亲眼见过北京城的,当 然也就赶上看见它被拆毁。很久 以后才知道,上世纪5O年代,还 发生过一场是拆城还是保留城墙 的大争论。我还读过一位建筑大 师为保护城墙上书政府的文章, 上面还有他精心设计的如何利用 城墙,用来修造环城公园的模拟 图……如今,一切成逝波。关于 北京城的故事,也有学者详论在 京亭赋话(三) 文/图◎昊继路 著作里。而 今的人们, 在游景山, 登临万春亭 激赏“满眼 风光”的首 都,以及遐 想神州的时 候,还是更 用心、更着 眼于光辉的 未来吧。下 面赋的尾部 南乡子》词,正是 禁,金浪掀舞,熠熠云霓喷吐。 这么写的。 骋目抒怀,游人浩叹,宏丽冠今 古。对称布局,棋盘阵列,合城 【万春亭赋】 历历在目。万春亭,中轴之中, 引:新手作赋,心中无数。 俯览佳处。 暗祷祖先,蘧然有悟。诗赋词 [永遇乐】 曲,脉缘同族。小子不才,窃词 五亭成局,乾隆年建,景山 入赋。请,[南乡子]前后把门, 高点。四亭旁列,形制有别,分 二[永遇乐】,权置中腹。倘贻笑 六角与圆。 “观妙” “同赏”; 大方,祈批评帮助。 “辑芳”“高览”,名称可谓尽 【南乡子] 善。拱万春,规整谨严,总体独 何处望京城?满目风光万春 异堪赞。远瞻亭群,巍峨雄健。 亭。景山南门君请进,攀登,绿 主亭石基如磐。三十二柱,双 阴遮护阶经通。 健步跃极层, 围挺撑,三檐穹顶灿。 京都亭 目不暇接且莫惊,方制长亭览四 魁,居高临下,风采万春独占。 面,放松,京华全貌揽怀中。 景山游,不登巨亭,终当遗憾。 【永遇乐】 [南乡子] 中华盛族,青史悠久,故 何处望京城?无限风光万 都多处。首都北京,五百年间, 春亭。而今兴会逢千禧,恭迎, 可独称翘楚。规模设计,超常气 景山新貌更提升。游人织如锦, 魄,举世谁堪为伍?中轴线,纵 绿阴处处赛歌声。待到五月牡丹 贯南北,永定直达钟鼓。皇城紫 盛,请颂:春用万字岂堪称? 古都记忆JIO9 古都记忆 陶然亭 中国有历史久远,内蕴丰 厚并且举世独存的亭文化。国内 以亭命名的公园就有若干处,著 名的如苏州的沧浪亭,南昌的孺 子亭,滁州的醉翁亭等。陶然亭 得天独厚,地处首都,就更有资 格作亭文化的“代言”。或许自 觉到此种特殊价值,上世纪8O年 代,特辟地建设了一座园中园, 名为“华夏名亭园”,将各地一 些重要名亭,依原形制仿建,供 游人观赏。这件事值得称道,可 谓弘扬中华亭文化的创举。 单就陶然亭本身的阅历看, 它诞生以来目睹三个世纪的天地 翻覆,风雨苍黄,世事变动的 关键时刻接纳过诸多英杰人物。 听说已经有人以“陶然亭”为线 索或背景创作影视节目,这显然 是一个颇具眼光的选题,值得期 待。从历史观察,新世纪伊始的 今天,无疑是陶然亭有史以来 最兴盛发达,最引人瞩目关心的 时期;作为北京南城的文化园 林中惹人眷恋的眼睛, “美目盼 兮”,尽情展现人间和谐景象: 如诗如画的绿岛,陶然亭告别了 IIO 北囊纪● 凄楚悲凉的“城南旧事”,它应 吾不是丹青手,写出秋声夜听 该也一定能够建设成使近处居民 图”。后人熟诵,仍感同情。 以及四方游客尽享赏心乐事、良 “陶然”一语,缘于何典?后有 辰美景的园林。 好事者,曾锐意寻踪。晋陶潜渊 明,号隐逸诗宗。有名篇日《时 【陶然亭赋】 运》,诗句铮铮有声: “人亦有 人类文明,林林总总。诸般 言,称心易足。挥兹一觞,陶然 建筑,称集大成。西人热颂,日 自乐”。学而不厌,亦乐无穷, “凝固的音乐”,我祖有语,赞 且附小赋,谅可宽容。 “鬼斧神工”。荦荦大者,硕然 星移物转,沧海桑田。二十 城宫楼殿,醒目寺塔桥陵。而形 世纪莅临,事变震古铄今。陶然 制非巨,构造简约,万态千姿, 亭曾经屡毁屡建,拓为公园乃华 风情万种者,首善当归于亭。亭 丽转身。百年前,变法首脑聚会, 历时悠久,触处可见,遂凝为特 秘议国运维新。更有革命领袖, 异文化,乃华夏之所独钟。域内 策划扭转乾坤。想屋前辽金石幢, 园林,以亭命名者多处,得天独 应聆康(有为)、梁(启超)、谭 厚,首居一指陶然亭。 (嗣同)宏论;料古刹老槐配殿, 话说十七世纪,大清雄踞 摄存李(大钊)、邓(中夏)、毛 盛世,康熙大帝,热衷工程。汉 (泽东)身影。陶然亭亲历建国 阳名士江藻,诏授工部郎中。奉 大业,屡经弃旧图新。当年周总 旨监制砖瓦,敬业莫敢懈松, 理提议,云绘楼、清音阁迁至园 城南黑窑、址, 近慈悲庵,为 内;更早执行园林规划,掘湖塘、 利督责,郎中结庐人境。修造陋 堆丘冈赏碧波茂林。新时期,首 室,始曾称轩,就势修亭,雅集 创华夏名亭园,弘扬亭文化;重 赏景。忆及乐天佳句: “更待菊 民本,筹设综合游乐场,百姓得 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舒心。古旧亭阁,感昔感今感后, 遂取“陶然”二字,题额为亭雅 今日陶然,乐天乐地乐人。固 名。亭主适意,邀友共享,作 (编辑0王文娜) 《陶然吟》,畅抒逸兴: “愧 锄wangwenna@yeah.net 陶然亭公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