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稳妥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下面就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敬请领导批评指正。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省九次党代会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旨在提高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工作。这项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开拓性工作,目前没有一个现成的路子和模式可以借鉴,我们只能是边探索边推进,边学习边推进,边总结边推进。
我认为做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突出抓好规划
规划是引领,规划是引导,没有高水平的规划,不可能有高水平的建设。所以,在规划问题上,必须形成共识。规划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如果没有搞好规划,以后各项工作推进就会走弯路。一是完善城乡体系规划。按照的要求,将中心村、基层村重新规划成新型农村社区。进一步完善城镇规划体系,整体上把新型农村社区布局好,规划好,摆布好,要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稳步推进,不能急于求成。二是做好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在做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时,要通盘考虑,要集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规划于一体,同步考虑,特别是要把产业发展规化作为重点,作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既要安居,更要乐业。三是做好职能部门衔接性的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实现集约节约发展,主要是从土地方面来考虑,同时还要考虑到其它公共资源的配置,特别是公共服务设施。如果我们现在的职能部门的规划与我们的学
校、道路、敬老院、医疗室和新型农村社区不配合,这将是一种最大的浪费。
二、着力破解瓶颈
破解土地瓶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最大制约和核心制约就是土地。没有土地,我们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就没有载体,我们规划的再好也只能是一张白纸,所以我们首先必须设法解决好土地问题。一是盘活存量。作为城乡结合部,特别是城郊乡,可以通过平房建楼房、低层建高层改造,提高单位面积容积率,提高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率。同时,我们还要加大空心村整治力度;二是扩张增量。第一要眼睛向上,尽力争取上级的倾斜。第二要内部挖潜,加大土地综合整治的力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是要建,二是要拆,三是要控。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过程要控制辖区内各村的乱搭乱建问题,完成土地整理任务。
破解资金瓶颈。新型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我认为应该从几个方面筹集资金:一是引导,整合资源。加大引导性投入,借鉴外地经验,拿出相当数量的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加大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支持力度。二是鼓励农民投入。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设,积极鼓励农民投入资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三是金融部门支持。要加大与金融机构的协调和对接,扩大他们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金融产品的开发,最大限度的争取银行部门的扶持。四是整合涉农资金。要整合发改、国土、农业、教育、文化、卫生、交通、水利等部门涉农资金,打捆使用,最大限度地整合与倾斜,集中投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五是探索市场运作。产业集聚区在解决区中村整体搬迁的同时,可以适量地整合一部分资源,改变集体建设用地性质,走商业开发的模式,以土地换资金;六是吸纳社会资金。通过企业帮扶、村与村帮扶、企业家投资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这是一种“能人带动”型模式,由企业承担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费用。七是减免相关费用。规划、财政、税务等部门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项工作,要从整体大局出发,对于产生的相关费用,能减的坚决减下来,能免的坚决免掉,让农民群众能住得起、住得进、
生活得开心。
三、解决好就业、保障问题
(一)解决好就业问题。我们进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改变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使之达到“居住环境舒适化,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服务社区化,生活方式市民化,就业渠道多元化”的效果,这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规划时把产业集聚区带进来,再由积极创造就业机会,加强人员培训,优先考虑区中村群众的就业问题。
(二)解决群众保障问题。一是动力保障。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积极稳妥地推进;二是收入保障。对农民居住的房屋进行权属确认,积极探索城乡、城郊的无证件、无产权居住房实现价值化,形成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资产性收入;三是制度保障。对失地农民,符合低保条件的纳入低保,该纳入养老保险的纳入养老保险。四是服务保障。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变革,通过居住方式的改变,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积极探索新型农村社区的管理模式和管理。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虽处于探索阶段,但农村社区建设的前景是广阔的,在的积极引导下,在农村居民的广泛参与下,我相信,农村社区建设一定能够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vod.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4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