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描写自然和人文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其中,地名作为描绘自然和人文的一种方式,在古诗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诗中常见的地名吧。 一、山川
1、泰山:《登泰山》:“泰山黄叶至,下有千载人。” 2、华山:《游子吟》:“峨峨华山西,秦淮楚水东。”
3、嵩山:《登鹳雀楼》:“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4、黄山:《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5、庐山:《庐山谣》:“庐山谷中道,独往还独愁。”
6、衡山:《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峨眉山:《梦游天姥吟留别》:“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江河
1、长江:《登高》:“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黄河:《登高》:“少室山,北斗七星高。处士采薇真。黄河东流去,白日悲歌行。”
3、汉江:《忆江南》:“南楼十二楼,风景千古令人愁。黄梅时节家家雨,青春不负天上若。”
4、松江:《江南逢李龟年》:“家住江南,才下南陵又北去,十年生死两茫茫。” 5、秀水:《钓舟》:“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沖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袍。”
6、浔阳江:《南歌子词十首·其九》:“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三、城市
1、洛阳:《卜算子·咏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开封:《示儿》:“山门迥似风,庭户细如线。云树初含子,潭石乱迷心。开封九月秋凉夜,从翠微中来信。有意共摩怀,无言各想君。”
3、长安:《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杭州:《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江都:《江都行》:“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四、名胜古迹
1、故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故国神游多少事,空悲切。”
2、长城:《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3、大雁塔:《赴汉上流》:“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鼓浪屿:《长恨歌》:“秦女何处人,玉楼了无故人。空馀岁月催人老,华发寂寥缘底事,西南有鸟不知名,机杼滴血成双泪。”
5、伏羲庙:《贵阳山中》:“落红过处,相逢几许雪。半壁江城瑟瑟,万家灯火。” 以上便是古诗中常见的地名了。这些地名不仅仅在古代具有重要地位,如今它们依然是各个旅游景点中的热门场所。在透过古代诗歌中的描写,我们更可以感受到中国历史文化之源远流长的底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