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长春双阳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路径 文/夏青松石立妹郭振武 态乡村休闲游和温泉康体度假 游为辅的旅游发展格局,但在 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中还面临 诸多问题。 ●旅游产业概念缺失,缺 少大旅游意识 长春市双阳区乡村旅游起 步较早、类型较多,虽然个别 旅游产品已经创出了品牌,但 整体发展缓慢。各乡镇发展不 平衡,品质不足,西部、南部 长春市双阳区作为全国休 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 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长春市双阳区是长春市幅 员面积最广、人口密度最小的 城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网 络畅通、自然资源丰富、人文 景观独特、生态环境优良、特 资源好,东部、北部发展好。 双阳虽有真山真水等优势自然 资源,但始终没有脱胎于传统 农业。大项目、大投资、大建设、 大景区、大旅游的观念还没有 形成共识。除了“吃”和“游” 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 全域旅游示范区,把打造“长 春生态涵养发展区、东北亚休 闲康养目的地”作为定位,在 实现景区品质、景观环境、行 色资源突出,是国家最早命名 的“中国梅花鹿之乡”,具有 两要素发展相对成熟,“行、游、 购、娱”各环节均存在协调不 业素质和群众收入上下功夫, 积极打造乡村旅游知名品牌。 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条件和潜 力。基本构筑了风格独特的以 足的问题,与游客的休闲性、 体验性、互动性需求还存在一 定差足巨。 一、长春市双阳区乡村旅 自然山水观光游为主体、以生 2016 6 7 ●旅游产品雷同,缺少文 化内涵和特色 动“三大转变”,即旅游产品 成为都市人群向往的近郊精品 乡村游线路。 ●产业融合,放大空间 由单纯观光型向休闲康体转变, 旅游收入由单纯的门票收入向 旅游产业多元收入转变,旅游 管理由部门推动向社会综合管 理转变;同时实现“四大提升”, 即加快景区品质提升、景观环 境提升、行业素质提升、群众 目前,双阳区的乡村旅游 产品大多集中在大众化的农家 加快双阳全域旅游示范区 饭、采摘、垂钓等常规活动, 缺少自身特色。没有把传承民 俗、民风等文化脉络作为支撑, 可观可玩的东西少,旅游资源 的利用和产品开发质量不高。 发展,打造东北亚休闲康养目 的地,必须放大双阳乡村旅游 空间,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依 托双阳独特的区位、生态优势, 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文化体 收入提升,努力打造乡村旅游 知名品牌。 ●科学规划,:住确定位 缺乏高质量的、特色鲜明的、 知名度高的旅游产品。 ●旅游产业基础设施薄弱, 功能配套不强 育、观光体验等深度融合,做 好“农土俗、新奇特”这一文章, 旅游发展规划滞后、盲目 开发、破坏性建设不仅影响了 双阳区乡村旅游产业的健康成 长,也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后 续发展增加了建设成本。双阳 区要科学规划,对全区旅游资 结合中国梅花鹿节、草莓音乐 节、葡萄音乐节等创意品牌活 动,发展内涵丰富的农业嘉年 政府对旅游基础设施投入 较少,造成道路、旅游标识等 硬件设施不完善。景区道路没 能及时维护。城乡道路路标不 华活动,打造“永不落幕的农 博会”。抓好主题突出、特色 鲜明的“美好农庄”建设,带 动“标准化农家乐”协同发展, 明确,景区没有环道,一些景 源,包括山、水、鹿、温泉和 文化等资源全面进行整合,实 施一体化管理,聘请外脑,委 托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机构, 成立团队,编制出高水平的国 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和 核心景区详细规划。近期要重 区内部交通道路建设及服务设 施建设标准不高,设施配套不 推动农产品深度转化,提高农 业综合附加值。同时。乡村旅 健全,影响接待能力。 ●经营管理粗放,服务不 到位 游业与优势明显的工业集群、 旅游商品制造业结合,突出产 品生产工艺文化;乡村旅游产 由于部分经营者管理理念 和方式落后,接待水平不高, 一业与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产 业深度融合,突出休闲康养功 能。全域、全产业融入旅游元素, 形成真正的全域旅游大产业格 局。 点培育打造“户外运动和生态 休闲养生旅游产品”,中长期 以打造“东北亚休闲康养目的 地”为总体定位,以各种旅游 资源、旅游元素为依托,重点 些乡村旅游景区很难让游客 满意。乡村客房卫生条件达不 到预期标准。同时,由于部分 经营者聘用的服务人员没有经 过专门培训,文化素养不高, 整体素质偏低,在形象礼仪、 经营理念、创新意识、服务水 平等方面存在缺陷,无法满足 ●突出特色,打造精品 打造生态观光、休闲康养、购 物娱乐、风情体验“四大休闲 双阳要打造“国家全域旅 游示范区”“东北亚休闲康养 目的地”,占领东北亚乡村旅 品牌”,全面扩大“全域旅游、 全景双阳”的对外影响力。旅 游部门要协调大型旅行社把双 阳的乡村旅游与电影城、东北 游的制高地,需发挥双阳独特 的区位优势和真山真水的资源 优势,加强对各种功能景区的 规划,着力打造“四大品牌”。 一游客的需求。 二、推进双阳全域旅游示范 区建设的路径 双阳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未来发展的总体思路要着力推 虎园、净月潭风景区及吉林、 四平地区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 是生态观光品牌。开发观湖 进行整合,把双阳打造成“东 北亚休闲康养目的地”,使其 泛舟、滨湖康养等双阳湖旅游 风景区,打造国际化登峰观景、 58 2016 f】 长春i 委党校学报 溶洞探险、高山滑雪特色的神 鹿川国家旅游度假区,推进缘 山湖等景区建设,让游客真切 感受到移步换景、人在画中的 双阳北、中、南三大核心景区 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力度,既 是双阳乡村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的前提基础,也是增强双阳区 乡村旅游业整体素质的重要一 环。要加强对旅游企业从业人 相继建成后,形成强劲的拉动、 带动和辐射作用,充分融合“吃、 住、行、游、购、娱、体、学、研、悟” 旅游业十大要素,提高双阳旅 游的生命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把双阳打造成东北亚区域服务 业发展的一颗“璀璨明珠”。 ●建设环道,改造设施 山水风光。二是休闲康养品牌。 突出温泉、冰雪、都市农业等 特色,建设国信南山旅游度假 区。打造全域性的万亩采摘园、 千亩花海、百亩垂钓湖。探索 度假养老、应季养老、乡情养 老等模式,加快建设“健康休 闲绿港”。三是购物娱乐品牌。 放大“旅游+”叠加效应,打 响“舌尖双阳”“购物天堂” 员的在岗培训『、岗前培训和持 证上岗工作,坚决杜绝无证经 营、无证上岗现象的发生,推 进旅游服务业的标准化、规范 化建设。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 基础设施的提标改造是全 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人气商气 聚集的重要前提。长春市双阳 区委区政府要抓住东北新一轮 振兴的良好机遇,调动农民投 资积极性,在全区公路主干线 提标的基础上,加大对通往景 素质的培养,锻造一支服务水 平高且业务能力强的经理、导 游员、服务员队伍,注重提高 旅游从业人员的市场意识,提 等特色品牌,使双阳成为长春 南部娱购商贸最佳地。四是风 高服务水平。 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是长春市双阳区转方式、调结 构,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双阳 情体验品牌。深度挖掘民俗、 梅花鹿等特色文化内涵,高标 准建设北山旅游综合体、东北 民俗农耕文化馆和双阳国际梅 花鹿展馆。同时重视核心景区 建设,创造旅游精品。一是围 绕国信南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区的道路建设和通讯、水电等 基础设施改建力度。要重点对 进入景点的道路、餐厅、超市、 娱乐设施、接待中心、客房、 厨房、卫生问等硬件设施进行 改造。建设环城环景区绿道, 无缝连接双阳各大景区,线上 对外形象之需,也是富民强区 之举。对长春建设东北亚区域 性中心城市发挥重要的承接、 补位、支撑的重要作用。 整合国信温泉+冰雪、奢岭老 街区综合改造、农业嘉年华、 布点。让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 相互串联。围绕双阳湖建设内 外环公路,内环近水,外环在 一作者简介 夏青松。双阳区委党校高级讲 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党 的建设; 石立妹,双阳区委党校教员, 研究方向:党的建设; 奥特莱斯综合体等项目整体开 发,打造国际一流水准的精品 景区。二是围绕吊水壶国家森 林公园,做好“神鹿川”的定 公里之外,形成环区旅游绿 道。发展便利的交通工具出租, 如自行车、自驾车等,同时, 乡村旅游设施建设的档次不能 走高低两极端,既不过分追求 高档次,也不过分追求所谓的 位,统筹考虑山河、太平及周 边水库村屯整体规划,把绿宝 石山庄、柳树水库、长山古榆 郭振武,双阳区委党校教员, 研究方向:党的建设 等资源打造成生态山水画廊, 休闲养生天堂。三是双阳湖风 “原汁原味”,应保持乡村旅 游的品位。 景区建设要先搭好“架子”, 做好规划,统筹考虑北山公园、 圆通寺、卧龙湖和双阳湖的一 体开发建设,用“大景区”的 概念打造双阳特色的湖光山色。 ●强化培训,提高素养 良好的人文环境、优质的 服务水平是乡村旅游企业提高 竞争力的无形品牌。强化旅游 服务意识,加大对管理者和从 责任编辑王宝珍 2016.6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