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豳蕾■■-■ 建国以来,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走出了一条作文 训练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道路,对小学作文训 练的写实性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肤浅到深刻 在 1950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小学语文 课程暂行标准(草案)》中就提出,作文教学的任务是 “使儿童通过说话、写作的研究、学习.能正确地用普通 话和语体文表达思想感情”:具体要求一年级记叙日常 生活,看图记叙;二年级练习写日记或周记 记叙简短 的故事;三年级创作故事,练习写便条、布告、通知、书 信等应用文;四年级开始拟题作文(命题作文),练习写 会议记录、工作报告、墙报满说稿等应用文;五年级除 了继续拟题作文外,练习写计划书、拟订章则、摘录新 闻、听讲记录等应用文:我们暂且不论其要求的广度、 深度如何.从中电可见当时的小学语文教育大纲已经 开始涉及到小学作文写实的练习,作文的要求较多地 和学生生活发生关系.侧重于应用文的练习。主张小学 生多写记叙文、应用文 有助于促进作文和学生实际生 活相结合,使作文为生活服务,为学生今后踏上社会提 供帮助。可见,50年代的小学作文教学领域已经蕴涵 着写实训练的成分 到1956年颁发的《小学语文教学 大纲(草案j》对小学作文训练的写实性作了明确的提 示,表现在将作文教学的任务划分为口头作文和书面 作文。其中口头作文侧重于“用几句话说一件事.讲个 故事、打个电话、传达十通知、说明一幅或一套看过的 画 描写叙述观察或参观所见的自然景物或劳动场面, 讲述一篇儿童报纸的论文和新闻,直到独立地作发言、 演说、报告”等一系列内容与小学生生话非常接近的口 头表达练习 书画作文则要求“用几句话记一件事,把 观察所得写在自然所上,把生物角、实验园地、乡土研 究的[作做成记录,给图画加标题或写说明,根据读过 的作品写一篇东西,把一篇文章改写 等一系列能够反 映小学生真实的日常生活内容的练笔一大纲的提示对 加强小学生作文围绕l牛活来展开练习.培养求真写实 ● 的文风有根强的指导意义。由于历史原因,这一要求没 有得到全面贯彻 小学生写实训练未能落实到位 后来 叉相继出台的几部大纲没有很好地坚持和发展“小学 生作文求真写实”的要求,却提出了小学生作文“文学 化”、“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爱好”、 初步培养准确、鲜明、 生动的文风”等要求,这无疑淡化了小学生作文训练的 写实性。 1996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 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要求.前国家教 委颁发了《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重申了小学生 作文的写实性,明确指出“作文教学要从内容^手,指 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写自己熟悉 的事物.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这一提法不仅强调r 教师要重视小学生作文求真写实的练习,而且强调了 在方法操作上要“从内容^手”, 选择有意义的内容”, 写自己熟悉的事物 ,“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即“我 手写我口” 在继承以往大纲的优点基础上,前国家教 委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了《九年 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于1993年秋季 开始在全国实旌。新大纲把小学生作文定义为“小学生 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亲 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l{来” 这一定 义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小学生作文的写实性就是以“自 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为 内容,以“恰当的语言文字”为形式进行练笔,这无疑告 诉我们小学生作文的写实贵在求真,以实写真,以真求 实。 追溯小学生作文训练的写实性理论研究 我们从 中会有所启发 教育家徐特立先生历来主张,作文要与 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 并把“作文要与生 活联系”的要求列^作文教学两大原则之一 他曾要求 命题 尽可能涉及到学生曾经历过的事情,参加过 的活动,接触过的人 体验过的感睛 甚至思考过的问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Education Exploration No.6.200Oo● 题。只有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才会有东西可写,有 话可说,而且愿意写,乐意说;才会有效地调动他们作 文的积极性,写得具体、真实、生动。棘老这一观点有效 地促进了小学生作文写实性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教育 家陶行知先生在生活教育的理论研究中,大力倡导人 人树立 与生活相沟通的写作艇”.并指出作文与生活 相沟通的最有效途径,就是坚持写日记。他认为日记 “是学做文章的一个最好方法”.因为日记是每天生活 的写真,“每天的生活不同,就能够使每天的文字不 同”:陶先生这些主张体现了作文教学与生活相沟通的 生活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写实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出发 点和归宿:叶圣陶先生则从更深的层次理解小学生作 文的写实性,认为“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要求学生说 老实话,绝不容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 ,就是让学生把 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练习 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他还强调“教学生作文. 老师自己先要明白为什么作,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作文 不是生括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作文就是说话,用 笔来说话” 医此,叶老率先提出了作文教学要从内容 八手,强调作文教学的“根本在于学生有没有意见要发 表.有没有情感要抒发”,写实是作文训练的根本。名人 专家为我们提供了指导学生作文写实的理论依据,使 我们对小学生作文训练的写实性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生作文训练的根本 仍旧是写实训练.指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 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 表达出来。只有反映小学生日常生活的写实训练,学生 的作文才能有话可写,有话要写,即“言之有物”;只有 被身边的事、人所感动的写实训练.才能表达出真情实 感,避免无病呻吟.即 言之有特”;只有用具体的内容 来训练组织语言文字的能力,才能正确地运用恰当的 语言文字,即“言之有序”。那么,我们怎样进行写实训 练,写实 练的标准卫是什么呢? 就作文的内容来说 学生作文训练的标准是“言 之有物”。小学生作文练习,首先要解决作文训练的材 料关。小学生作文写实训练的材料应该而且必须来源 于他们的生活。他们看到的、听到的、经历过的多了.可 供选择的作文材料也就多了,作文的内容也就容易丰 富起来。因此.教师既要重视作文指导课上的选材指 导,教会学生怎样选材,选什么材料,更要注重平时丰 富学生的生活和知识积累.日积月累地引导他们热爱 生活,善于观察.让他们对周围的世界有兴趣,积极去 观察、思考和分析,注意培养学生写日记或周记的良好 习惯。实践证明,写日记不仅练习了书面表达能力,更 重要的是积累了许多写作的材料,写起作文来就可随 ■堕 手拈来.有的放矢.不用再愁无事可选无舌可写 其 次.在作文命题方面教师必须从学生生活积蓄出发。平 时善于观察学生,测知学生胸中已有的材料,根据学生 的经验和兴趣,撇到命题切舍学生已有的生活积蓄,切 合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以引起学生表达的欲 望.诱导他们尽量地把积蓄吐出来。再次,在作文批改 及讲评方面.教师应当看作文是否反映出学生的实际 生活,是否反映学生真实的思想感情.始终坚持 言 之有物”为标准。 就作文的思想感情来说,小学生作文圳练的标准 是 言之有情”。《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 纲》指出: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能力的体 现。”其中“认识水平 ,放在首位一因为对某些事物 景 物、人物的认识不清楚.就写不明白;认识不准确.就写 不正确;认识不深^,就表达不出情思。作文教学理论 研究和实践结果表明,表达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认识能 力的高低,认识能力的高低对作文的优劣起决定作 用。因此,作文教学要从内密^手.指导学生认识所看 到、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激发他们的表达欲 望.鼓励他们动笔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做到思想朴 实,感情真切、自然,“为情而造文”。“言之有睛”除了在 作文中要有真情实感外,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想认识 要正确,思想方法要对头,写出有意义的东西,所 平 时教师还要教育学生树立关心别人、美心集体和热爱 生活的好思想,不断通过生活和读书的襁蓄来丰富自 己的思想感情。 就作文的条理来说,小学生作文训练的标准是“言 之有序”。小学生作文的条理要求首先要掌握先写什 么,再写什么,最后怎么写,前后怎样连贯等方法.筒而 言之,就是有一定的顺序,使人看得清楚明白。因此,教 师要培养学生想清楚后再写的好习惯.作文指导时要 进行序列指导,按照作文训练的顺序,从说到写,由易 到难,逐步到位;重视列提纲的练习,平时注意与阅读 相结台,学会吸收阅读中“怎么写 的养丹,运用到作文 中。“言之有序”在于条理清楚.句子通顺.语言朴实.并 非追求华丽、典雅的词句.玩弄文字技巧 参考文献 1.是忠豪:《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概述》,上海社会科 学院出版社.I996年版。 2轼浩奎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史}.山东教育出版社, I996年版 3庄宗沛:《写实{小学作文训练的根奉》,截 福建教 育》.1998年第6期 4.田丰娜:《学习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笔记》.栽《福建教 育》 1998年茅9朝、第10期 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市第六小学 f责任编辑酆芳启 ●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