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用医药2018年lO月第13卷第29期China Prac Med,Oct 2018,Vo1.13,No.29 ·127· 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 于淼张丽延 【摘要】目的分析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血瘀型子宫肌瘤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米非司酮口服,观察组患者予以中医活 血化瘀法辨证施治。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无一例不良反应发 生,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8例(25.8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0.65%(25/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39%(15/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中医活血化瘀疗法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且具有 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活血化瘀;子宫肌瘤;月经过多 DOI:10.14163 ̄.cnki.1 1-5547 ̄.2018.29.071 子宫肌瘤是临床上女性常见的一种生殖系统肿瘤疾病, 鸡血藤10 g、当归10 g、淫羊藿15 g、台乌10 g。将所有药 是由于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而出现的,病情主要发生在育龄 物选择采用1000 ml水煎至400 ml,1剂 ,d,早晚分服,连续 期女性群体当中,而且临床上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大多数病 治疗3个月。 情为良性…。导致这种病情发病的原因有很多种,所以患者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 病因比较复杂,一般是因为基层细胞突变导致患者病情发生。 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痊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 所以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有腹痛和经期延长的情况,一般情况 症状消失,子宫肌瘤体积减小>75%;显效:治疗后,患者的 下患者也存在有腰痛和经量异常增多等症状,这对女性的生 临床症状消失,子宫肌瘤体积减小50%~75%;有效:治疗结 育能力和患者的健康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影响。本研究基于此 束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退,肿瘤体积经过检查减少25%~ 主要分析中医活血化瘀方法对于子宫肌瘤进行治疗的效果, 49%,患者的肿瘤病情能够得到控制;无效:治疗后,患者的 并将主要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症状基本未改变,肿瘤体积经过检查没有减小,并且存 1资料与方法 在有加重的迹象 ’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 1.1一般资料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4月~2017年 例数×100%。 1月因月经过多就诊于本院的62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 象,中医辨证分型为血瘀型,患者子宫肌瘤最大径为5.o ̄7.5 cm, 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 平均0:8±0.)cm,所有患者均拒绝手术治疗,签署治疗同意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检验。P<O.05表示差异有统 书。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年龄 计学意义。 31 2岁,平均年龄05.4±8.1)岁;观察组患者年龄33~43岁, 2结果 平均年龄(34.6±9.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 观察组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8例 计学意义(尸>0.05),具有可比性。 (25.8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1.2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米非司酮5 m 口服,连续 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0.65%(25/31) 3个月。观察组患者予以中医活血化瘀法辨证施治,选择的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39%(15/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药物方剂主要为:桃仁10 g、红花10 g、丹皮10 g、香附10 g、 <0.05)。见表1。 薏苡仁25 g、茯苓10 g、赤芍10 g、桂枝10 g、枳壳10 g、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 <0.05 3讨论 复发率较高,很多患者最后不得不选择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 子宫肌瘤属于中医“瘾瘕”的范畴,于30—50岁女性多 疗。尽管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的达到根治的效果,但机体会产 发,患者常伴有月经量多、疼痛及压迫症状,可以选择手术 生损伤,也加重了患者心理和经济负担。本研究分析了临床 治疗,也可采用药物干预 。米非司酮为目前临床常用的 中中医活血化瘀疗法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子宫肌瘤患者常 减小肌瘤体积、改善临床症状的口服用药,但是治疗过程中 有阴血耗损和正气消耗等情况,中医活血化瘀治疗的同时, 患者容易出现潮热、头晕、性欲减退等症状。患者停药后, 根据患者症状辅以益气养血、温通经脉等中药,可进一步提 高疗效。中医活血化瘀疗法能够使子宫肌瘤体积显著缩小, 改善患者月经过多情况,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推广应 作者单位:1 16000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 用 。而本研究也表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 ·128· r}中国实用医药2018年1O月第13卷第29期r; ChinaPracMed,Oct2018。V01.13.N0.29 l 1 2 3 4 、J5 ]J 6 1J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 有统计学意义 <0.05)。说明了中医治疗效果显著,且具有 较高安全性。 指南,2013(1)1250-251. 复医学,2015,6(1 1):56—57. 效率80.65 ̄(25/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39%(15/31),差异具 [7]杨蜀雅.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按摩与康 [8]张忠杰.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大家健康 旬刊,2017(6):41—42. 综上所述,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法进 行治疗,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高,缓解患者 临床的症状,并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9]张海燕,吕美.中医辨证治疗子宫肌瘤.河南中医,2013, 33(10):1713-1714. [1O]陈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中国现代药 物应用,2014,8(1 1):235—236. [11]肖海涛.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中医临床 蒋文蔚,黄学锋.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 果及安全性分析.辽宁中医杂志,2014(10):2161—2163. 吴珂.分析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中国现 代药物应用,2016,10(6)1251—252. 马丽华 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实用妇科 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1 1):23—24. 宋晔晔.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分析.心理 医生,2017,23 ̄):122—124. 研究,2015,7(33):60-61. [12]樊瑶,樊成华,秦岭,等.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治 疗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评价.中国医药指南,2015(15)1206— 207. [13]毕宝泉,牟秀霞,朱磊.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治疗 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9):165. [14]牛月华.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初步研究.中国 继续医学教育,2016,8(21):166—167. [15]刘立鑫,刘立华.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和 黄雯雯.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安徽卫生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4】:142—143. 王晋生.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中国医药 临床治疗效果.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16):41.42. [收稿Et期:2018—05—10]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辅助疗法的效果比较 来璇 【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EM)行腹腔镜手术后配合不同辅助疗法的临床效果。 方法134例OEM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根据术后联合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I组06例)、Ⅱ组(34例)、 Ⅲ组(3O例)、Ⅳ组(34例)。I组患者给予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商品名:曼月乐)治疗; Ⅱ组患者给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商品名:曲普瑞林)治疗;Ⅲ组患者给予孕三烯酮 组治疗;Ⅳ组患者不使用任何辅助治疗。观察比较四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卵巢储 备功能指标[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抗缪勒管激素(AMH)、窦卵泡计数(AFC)、卵巢体积、 糖链抗原125(cA125)、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四组FSH、 E 均较术前降低;II组E 与Ⅲ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O.05);II组FSH与Ⅳ组比较差异具有统 计学意义(P<0.05);Ⅲ组E2与Ⅳ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1I、11I组AMH与1组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尸>0.05);I、Ⅲ组AFC均较术前减少,Ⅱ、Ⅳ组均较术前增多;前三组卵巢体积均较 术前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CA125均较术前降低;四组组间CA125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四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O.05)。结论OEM患者在行 腹腔镜手术后应当进行辅助治疗,能够降低对卵巢功能的损害,还可防止子宫内膜异位症(EM 的复发。 LNG—IUS较适合无生育要求患者;GnRH—a类药物副作用较孕三烯酮小,更适合有生育要求患者。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孕三烯酮 DOI:10.14163 ̄.cnki.1 1-5547&.2018.29.072 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是指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 可生长到子宫体以外的全身任何部位。EMT可分为腹膜型、 术后极易复发,且手术对卵巢实质组织和血管的损伤是必然 存在的,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卵巢储备功能。本文旨在探讨 卵巢型、阴道直肠膈型、盆腔外型,其中以卵巢型最为多 分别对OEM行腹腔镜手术患者联合LNG—IUS、GnRH—a、 见¨ J,即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EM),俗称巧克力囊肿, 孕三烯酮以及不使用任何辅助治疗四种方法进行治疗,观察 约占17%一44%-4 。由于EMT是激素依赖型疾病,所以高发 比较其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年龄亦是在育龄期,76%在25 ̄45岁之间。目前腹腔镜手术 已成为诊断EMT的金标准和首选手术方法 。但EMT具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l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进 较强的种植、侵蚀以及转移能力,单纯的手术治疗效果不佳, 行检查且行腹腔镜下OEM剥除手术的患者134例,所有患 者年龄25~44岁,平均年龄(33.34±7.35)岁。根据联合治疗 作者单位:27700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四组:I组(36例)、Ⅱ组(3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