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 简析后现代主义在影视作品中的体现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具有后现代主义特点的事物也开始在我国出现,人们开 始对这些现象有了新的思考和理解。影视作品中后现代主义现象的出现是时代发展 的产物,分析后现代主义在针对文本方面表现出的抛弃作者、重置读者等特点有助 于我们探究观众在后现代影视中的作用,也有助于了解人们为何对体现后现代主义 题材的影片产生兴趣的原因。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影视作品 读者 观众 【DOI】10.3969 ̄.issn.1002 6916.2010.14.007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影 种可以替代性的学说,而是要确立 的话语和文本意义,后现代主义者 视作品的发展日新月异,近年来, 切的不可能和不确定性,是对从 不关注作者赋予文本本身的意义或 人们对电影的关注与日俱增,因此, 前合法事物的消解。后现代主义建 是人们依据作者对文本增加的新的 中国的票房也走势见好。在人们关 立的这种不可能性使得很多事物有 内涵,后现代主义的目的是抛弃作 注的影视作品中,怀旧影片受到了 了重新构建的可能。 者,重新回到文本本身,让读者对 人们的爱戴,普通老百姓也试图不 第三,后现代主义表现为一种 文本进行重新解读,人人都有解读 断走上荧屏来展示自己的形象,形 新的生活方式。后现代主义者厌倦 的权利,在文本形成的那一刻起, 成了各类山寨版的作品,人们开始 了快节奏的现代的都市化生活方式, 作者就不再存在,留下的只是有待 渐渐摆脱自己对偶像的崇拜,拥有 更加向往现代之前的田园生活,期 读者去解读的文本,大大增加了作 自己的看法和表达形式,人们的视 望不受现代性事物的困扰,渴望自 为读者的话语权。 野不断开阔,思想观念也在逐渐发 由自在。 二、后现代主义的作者、文本 生变化,不知不觉步入一个新的时 2.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点 和读者 代,即后现代。 第一,后现代主义的反叛性。 后现代主义大大削弱了作者的 一、后现代的实质及主要特点 这种反叛精神主要体现在面对现代 重要性,并以作者的死亡彰显了读 历史的发生有先有后,作为“后 权威性的事物,敢于对其提出挑战 者的重要地位,文本的意义也并不 现代”,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现 并对其加以否定。后现代主义认为 是在文本之内,而是在文本与读者 代之后,而后现代主义并非如此简 现代未必就优越于过去,也未必胜 的相互作用之中,后现代主义甚至 单。所谓现代就是对前一个时代的 过前现代,后现代更加注重被现代 认为读者是由文本创造的,文本是 否定和超越,后现代也是如此。一 抛弃的非理性、情绪、个性和传统 由读者写就的,完全抛弃了作者。 切“后”的东西都是对以前事物的 的东西,后现代主义者常常以怀旧 后现代主义者之所以会抛弃作者, 否定,后现代就是对现代的否定, 的心态看待过去,对以往的经历乐 赋予读者重要的地位,主要原因还 后现代的反叛精神正是它的内涵所 于以浪漫的方式去体验。 是基于他们与现代精神相悖,藐视 赋予的。 第二,后现代主义的创新性。 现代所带来的一切权威性的事物。 1.后现代的实质 后现代主义除了否定现代生活事物, 1.现代主义认为作者是权威的 首先,后现代主义是一场抛弃 还主张标新立异,无拘无束,后现 代表,而后现代主义重点的批判对 现代性的文化运动,后现代主义一 代主义不在乎事物是否具有统一性, 象就是权威性事物。在现代社会背 开始就是对西方高度发展的资本主 即使是东拼西凑的东西在他们看来 景下,作者、文本和读者三个角色中, 义的反叛,是对现代文明的激烈批 也同样是优点,因为每个人都可以 最重要的当属作者。作者的角色是 判。现代文明是悠久的历史积累所 从这种复杂多变中找到自己认可的 受到总体认同的,多数的作品都被 得,已经确立了其在社会和人们心 东西,这也就能使后现代主义者不 人们看作是“天才之作”,是不可 目中至关重要的位置,后现代对现 畏习俗和理论,能够依据自己感觉 侵犯的,读者们都带着一种崇敬的 代的反叛显然是对现代权威地位的 来评判任何事物,形成不同于任何 心理去拜读文本内容,就使作者本 挑战。 人的见解。 来有的权威得到了巩固,读者读到 其次,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理 第三,后现代主义注重话语权。 的永远是作者所力图表达的涵义, 论形式,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的各种 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社会强加给人 即使读者带有怀疑的精神去读文本, 世界观都提出诘难,而提出诘难的 们的所谓科学、真理和理性,后现 也难免受到作者本来权威地位的影 同时后现代主义并非是为了寻找一 代主义主要针对的是可供人们选择 响,因为最终的意义决定者还是作 l堡!l ■■■■■■■■■■■■■■■■■■■■■_冒霍霎鬻雪邕鬯曩璧重墨蔫雪—■■■■■■■者。后现代主义颠覆了这一传统的 现代说法。后现代主义认为解读文 本与作者本人毫不相干,本不应该 赋予作者如此重要的权力和地位, 摆脱作者的权威就要给读者更多的 权力,而不是要读者去当作者权力 的工具。 义对旧事物有美好的留恋之情,其 实质也是对现代社会纷繁复杂的社 会境况的不满意,是人们精神疲惫 后为寻求心理寄托的表现。下面主 要就影视界出现的两种现象进行后 现代主义的分析: 1.“山寨版” 2.后现代主义赋予文本以特权。 后现代主义认为文本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元的,一个文本越是多元, 就意味着读者越不可能发现文本的 原意,就连作者本人也不能,因此 后现代文本为文本赋予了更多解释 的可能性。也正因为如此,后现代 主义的文本不存在任何一个原版, 所有文本也是其他文本的重复,而 后现代主义者也认为文本中也有没 有表露出来的意义,存在隐含在其 中的没有表达出来的含义,文本创 造了它意义的多元性,就连文本自 己也无法澄清,而在这期间,读者 也只是见证人。 3.后现代主义重置读者。现代 作者的权威致使读者一直是处于被 动接受的地位,甚至读者成为作者 所精心制作文本的潜在牺牲品,而 后现代主义的读者因作者地位的削 弱转化为文本的制作者,文本的意 义源于读者对其接受的结果,读者 有权对文本进行任何解释而不受任 何因素的制约。后现代主义的读者 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利,能够更加自 由地理解文本的意思和对文本进行 自由解释,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 己的见解而不受任何权威的压制, 也不再是作者的潜在牺牲品和仅仅 针对文本去解读作者本意的权利工 具。 三、解析后现代主义在影视作 品中的表现 后现代是对现代的否定,是人 们对现代的一种反叛精神。表达了 人们对现代之前美好事物的怀旧之 情。中国正在逐步进入后现代,我 们对电视电影的欣赏也进入了一个 新的阶段。后现代主义在当今影视 作品中的表现主要是因为后现代主 人们在不同时期心目中都会有 特定的偶像,可能是某个令自己敬 重的人,也可能是让人畏惧的人或 物。随着中国影视的发展,崇拜影 视明星的人也越来越多起来,因此 而形成了一个特别的群体叫做“追 星族”,追星的人们被称为某某明 星的粉丝。这两年,又兴起了一个 响亮的名词叫做“山寨”,“山寨版” 的事物不断出现,在影视圈也引起 了不小的震动,这个词一时间可谓 家喻户晓。人们对“山寨”的理解 也各不相同,有的人认为它就是人 们效仿影视作品来自娱自乐或为大 家娱乐的方式,有的人觉得山寨的 东西经不起考验,登不上大雅之堂, 甚至有很多人早已把它视为盗版、 假冒的代名词,对冠有这样名称的 东西一向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但是, 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来看,山寨版 的出现就并非像批判者说的那样一 无是处。表面上看,影视界一系列 山寨版的事物似乎均出自对知名影 视作品或是知名人物的模仿,但从 深层次看,这些山寨版的作品也由 最初的单纯模仿到不断探索和追求 新的形式,在真正明星和拥有雄厚 资金与宏伟制作的影视作品面前, 他们敢于不断摸索和尝试并不断登 上属于自己的文艺舞台,演绎属于 自己的文化生活,这早已超越了人 们所说的效仿,体现了人们敢于追 求新事物的勇气,也是挑战现代影 视偶像至上的表现,是老百姓敢于 直面权威,塑造自身形象的勇敢尝 试。 2.怀旧影片 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的未必就 是胜过前现代的,在很多方面具有 怀旧情感,留恋以前的事物,这也 是怀旧影片之所以如此受欢迎的原 因。当前我国正值改革开放和市场 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期,政治、经济 和文化事业都有前所未有的发展, 但人们整体的文化生活水平并没有 和实际物质生活水平同步发展,尤 其是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自由竞争机 制,使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也与日俱 增,淡忘了从前提倡的集体主义和 无私奉献的精神。现实让人们不得 不进入快节奏的生活步调,忙碌之 余人们的内心却逐渐变得空虚和无 助,虽然现实中娱乐方式变化多端、 趣味横生,但久而久之就显得俗套 乏味。于是很多人开始怀念倒退几 十年的状态,渴望曾经那种山花遍 野,绿草盈盈的纯朴生活。此时, 怀旧影视作品恰恰迎合了众多人的 心理,影片对以往田园式的生活展 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们回到期望的 起点,走进美好的回忆,同时影视 作品本身的视听效果,也能够使人 们更好地表达内心世界的彷徨和失 意,容易使影片的内容和人们的内 心世界产生共鸣,唤起人们心底至 善至美的情感。 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是时代发展 的必然结果,人们之所以能够理解 和接受后现代所带来的东西,也因 为后现代本身有值得人们吸取的内 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后现代的迹 象将会在更多领域出现,对人们的 影响也会更加广泛。当然后现代主 义的事物也并非尽善尽美,在对待 出现的后现代主义现象时,我们还 应仔细分析,不断探讨。 I!塑!!!l